王蔚杰
摘 要:雖然教育教學改革在不斷深入,但是仍舊存在一些教學資源閑置的現象。就如何整合利用小規模學校的教學資源促進學生數學能力的提升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整合利用;小規模學校;教學資源;數學能力
近年來,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廣泛普及。許多學校都已經意識到傳統的教學模式無法滿足當下時代的要求,為了滿足新社會的需求,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式是響應教育教學改革、滿足社會需求、提升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之一。但是,如何使用新時代下的新技術、新理念、新方法,如何培養學生在數學課程教學過程中的學習興趣,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如何科學有效地開發現有的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資源是目前小規模學校需要面對的問題。
一、資源整合應用的注意要點
為了培養學生適應新時代的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是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首要難題。因此,在資源整合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幾點要求。
1.課程導入需要緊扣主題
在情境化教學的過程中,針對數學教學內容必須明確數學課堂的教學目標以及數學教材的內容,在保障教學任務順利完成的情況下,添加簡練而不失幽默的教學話語,來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提高數學課程的教學質量。
2.精簡課堂教學的講解和無關緊要的“知識拓展”
在現今的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在課堂上處于主導者地位,大部分話語都是由教師發出的。因此,在進行口頭數學知識傳輸的過程中,數學教師應該注意數學教學的課堂氛圍,同時要對知識內容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解,盡量減少不必要的話語,將課堂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積極的思考與發現,同時倡導學生積極發言,闡述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并進行討論和交流,加強學生對數學課堂教學的參與感,保障數學學習的熱情一直持續。
3.建立平等的合作學習關系
在過去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在學生心目中一直都是刻板、嚴厲的人物形象。這種人物形象潛移默化地疏遠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對教師產生了恐懼感,害怕和教師進行學習的交流。因此,數學教師應該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放下“教師”的架子,和學生建立一種和諧、平等的合作學習關系,在課堂上積極開展情境化教學,利用現有的教學器材和教學設備進行互動式的教學活動,讓學生能夠結合實際生活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同時,拉近數學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讓數學教師能夠在與學生互動的情況下對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進行引導,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數學邏輯思維[1]。
二、整合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習興趣
在過去的傳統數學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一般都是單方面進行數學知識的講解。在這種單向式傳輸數學知識的模式下,教師和學生并沒有太多的互動。并且,在一些小規模學校里,部分學生來自農村,成長環境導致其數學抽象思維能力以及數學觀察能力較弱,對數學知識的反應力極其有限,尤其是在數學幾何圖形教學內容方面,對于圖形的理解較為依賴教師的引導和講解。因此,數學教師在數學教學課堂上,需要整合多媒體技術,盡可能給學生提供直觀、有效的教學素材,并在有限的教學素材上對學生進行引導,幫助學生清晰地理解數學知識要點。例如,在“長方形與正方形”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可以通過課本教材上的正方形和長方形進行概念性講解,然后可以通過現有的教學設備來進行圖形的具體化展示。如正方形是指每條構成圖形的線都是相等長度的,就好像老師手上的粉筆盒,同時運用多媒體技術,將手中的粉筆盒進行視頻投影,勾畫出四條相等長度的線條,進行連接后構成和實物一樣的物體圖形。而長方形的長和寬是不相等的,就好像老師手上的黑板擦一樣,它的長和寬都不是相等的。通過實物講解,將抽象的幾何圖形以具體的物體展現出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的學習內容。
三、靜態內容動態展示
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靜態課程是數學教學的主要內容之一。數學教師經常會以直觀的教具和具象化的教學材料為支撐點,來進行動態形式的展示。用動靜結合的方式,通過多個感官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促使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例如,靜態課程內容包括周長、重量等數學概念性知識點[2]。單純地依賴數學教師的口頭講解,學生是很難理解到底什么是周長,什么是重量單位。這個時候,就可以利用教材的具象化展示,以動態教學形式來闡述靜態教學內容。數學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在屏幕上畫上一條線,當這條線沿著某個軌跡進行移動時,會形成一些圖形,如正方形,那么這條線的長度就是正方形的周長。通過靜態教學內容的動態形式展示,降低數學知識的難度,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抽象性思維能力。
四、總結
綜上所述,新時代的教育教學改革,要求教師必須重新樹立教學觀念,樹立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轉變重視知識講解、輕視學生思維發展的傳統應試教育思想,積極改進教學方式,優化教學手段,充分整合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科學、合理地運用新時代下的新技術,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學環境,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學習到的知識。
參考文獻:
[1]劉殿忠.如何利用數學遠程教育資源促進學生發展[J].魅力中國,2017(26):77-80.
[2]姚國成.淺談如何有效提升農村小班額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新課程(教研版),2019(7):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