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吉忠 邵士慶
【關鍵詞】信仰 信念 信心 學史增信
【中圖分類號】D261.4 【文獻標識碼】A

2021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考察時強調,學史增信,就是要增強信仰、信念、信心,這是我們戰勝一切強敵、克服一切困難、奪取一切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為從黨的百年偉大奮斗歷程中汲取繼續前進的智慧和力量,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鞏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激勵全黨全國人民滿懷信心邁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黨中央決定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是黨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正當其時,十分必要。通過對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成功推進革命、建設與改革的光輝歷程,成功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光榮歷史的學習思考,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增強信仰、信念、信心重要論述的學習領會,我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學史增信,因信而堅”。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語境下的信仰、信念、信心具有內在的邏輯統一性,共同架構起中國人民、中華民族攻堅克難、創造奇跡的精神世界。
信仰是人們對某種思想、理論、學說體系無條件地信服,將其作為自己整體性的行動指南并不懈踐行,舍生忘死在所不惜。信仰反映了人的崇高而系統的精神世界,會給人們帶來堅定而持久的精神力量。人們在建立了自己的信仰體系、信仰系統之后,就會對信仰產生敬畏之心,就會為其所信不惜犧牲和付出自己的一切,激發出崇高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從內在人格、精神面貌、實踐行動上都表現出為信仰而堅貞的節操,轉化出強大的實踐動能和物質力量。對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的信仰是迄今為止人類最先進的信仰形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全體人民只要堅守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的信仰,就會知道為什么出發、從哪里出發、最后奔向何方,就能形成一條心、凝成一股繩,立足中國大地之上,創造美好未來。
信仰帶來定力。回首百年路,中國共產黨遇到的艱難困苦難以想象,但是都能走過來,靠什么?靠的就是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仰支撐,因此能夠不懼風浪起、穩坐釣魚臺。習近平總書記說:“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必須知道自己是誰,是從哪里來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對了,就要堅定不移朝著目標前進。”這是信仰的力量,信仰的邏輯。在我們黨的歷史上,無論我們遭遇多么強大的敵人,遭遇多么巨大的風險挑戰,遭遇多么嚴酷的環境與艱苦的條件,都能取得勝利、創造輝煌,依靠的就是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信仰的定力。“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中國共產黨總是走在歷史的前面,對未來的風險難題總有預見性、能下先手棋,因此每次都能以自我革命化險為夷,靠什么?靠的就是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信仰的指引。這種幸運不是偶然的運氣,而是信仰的必然、信仰的力量。因為我們有信仰,我們有對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堅定信仰,我們就有思想指南針,就有指路明燈,就有幸運之星指引和照耀。
信仰帶來偉力。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至今已百年,奮斗歷程中經常遭遇巨大的困難、兇狠的強敵,但總能戰勝困難、打敗強敵、取得勝利,靠什么?靠的就是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信仰的偉力,因此總能搶關奪隘、無往不勝。習近平總書記說:“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為了追求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流血犧牲,靠的就是一種信仰,為的就是一個理想。”有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有遠大的共產主義理想,我們就會不怕犧牲,不惜犧牲,就能有如神助、勇創奇跡。這就是信仰的偉大力量。
信仰帶來動力。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是共產黨人的靈魂。“我們黨是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政黨,馬克思主義是我們共產黨人理想信念的靈魂。”無論何時,一旦背離、放棄或偏離馬克思主義,就會失去靈魂、迷失方向,就會走彎路、有損失,甚至可能犯下顛覆性的錯誤。馬克思主義揭示了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發展的普遍規律,堅持實現人民解放、維護人民利益的立場,以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和全人類解放為己任,反映了人類對理想社會的美好憧憬,體現了人類歷史發展規律的大邏輯、必然性。因此,堅持馬克思主義就是堅持真理,堅持共產主義必然走向勝利。
崇高信仰不會自發產生。只有努力學習,加強修煉,方能煉就“金剛不壞之身”,方能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不斷培植我們的精神家園。堅定崇高信仰,需要不斷地進行理論修煉與精神淬煉,筑牢我們的信仰根基,為此就要自覺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和創新成果,把對馬克思主義信仰牢牢地奠立在科學理論基礎之上。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看家本領,只有理論上清醒,方能做到信仰上堅貞、政治上堅定。
信念是堅信某種結果必定出現、某種目標必定實現并愿意為之付出一切的思想觀念。科學的信念尤其是理想信念能夠使人在實踐中對奮斗目標確信不疑,對實現奮斗目標堅定不移。為了理想事業,勇于面對艱險,敢于攻堅克難,不斷排除萬難,在大風大浪、風險挑戰中砥礪前行。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理想信念在激勵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砥礪前行中的重要作用,強調指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同心同德邁向前進,必須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撐。”因為前進的道路不可能一路坦途,偉大的事業不會總是一帆風順,我們要“讓理想信念的明燈永遠在全國各族人民心中閃亮”。只有我們信念堅定、行動堅決,方能戰勝艱難險阻、到達勝利的彼岸,方能成就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
信念產生支撐力。“只有理想信念堅定的人,才能始終不渝、百折不撓,不論風吹雨打,不怕千難萬險,堅定不移為實現既定目標而奮斗。”堅定的理想信念,能夠在人們的內心世界里形成強大的支撐力量,尤其是在面對困難、風險和挑戰時,理想信念能夠點燃希望之火、照亮黑暗之夜,支撐人們克服困難挑戰,走過艱難時分、走出至暗時刻,達至理想目標。習近平總書記說:“沒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沒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撐,要取得長征勝利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在新的長征路上,只要我們保持理想信念的堅定,不論環境有多嚴峻,不論條件怎么變化,都能做到風雨如磐不動搖,自覺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踐行者,朝著偉大的理想奮斗不止。“永遠為了真理而斗爭,永遠為了理想而斗爭。”這是信念的邏輯力量,是支撐我們克服千難萬險、越過千溝萬壑、取得最后勝利的強大精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