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麗梅
摘 要:在目前的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轉變傳統觀念,充分認識到文化與語言知識之間的密切關系,不僅讓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英語理論和英語知識,更需要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和跨文化交際意識,并通過英語課堂向學生傳授更多的西方文化知識。英語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還存在大的局限性以及諸多問題。主要對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提升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進行研究。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跨文化交際能力;途徑
在當前英語課堂當中,為了促使學生跨文化交際水平和交際能力得到提高,教師不僅需要讓學生具備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同時也需要讓學生充分掌握和了解英語文化,進一步加強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綜合素養,這不僅是當前社會對英語教師的一大要求,同時也是新課程改革的需要。英語教師需要發現教材中所蘊含的文化元素,并且進一步增強學生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另外,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因材施教,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以及實現教學的生活化。
一、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現狀
對于英語這一門學科而言,其本身屬于語言類學科,為了能夠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和學科素養,這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轉變學生傳統的認知模式,并且要進一步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以及生活體驗。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所涉及的內容較為龐雜而豐富,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普遍存在一定的難度。為此在當前課堂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英語教師將所教學的英語知識和現實生活相互融合,這樣才能促使課堂教學更加具有靈活性和科學性,同時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掌握所學知識。在英語教學程中,其主要的內容包括結構知識、語法知識和單詞等,這些內容都需要學生牢牢記憶。英語和漢語也存在著極大的區別,學生在音調和發音過程中往往存在一定偏頗,經常容易混淆,這也是目前教學過程中需要考慮的重大問題。針對這種情況,需要學生學會西方文化知識,并且也需要具備良好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和交際意識。
二、提高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途徑
(一)轉變教學理念以及創新教學方法
在結合當前教學實際進行分析研究的基礎上,大多數教師仍然堅持傳統的教學理念,不能真正理解跨文化交際的意義,更不能真正掌握跨文化交際的基本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進一步地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同時要做到以學生為主體。為了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還需要促使教學內容得到進一步改良和優化,需要靈活地采取各種合適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包括使用互聯網技術以及多媒體技術。通過利用各種信息技術,創建出更加生動的情景,同時也可以營造出良好的語言環境,這對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創設文化背景以及設計豐富的活動
為了能夠在課堂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貫徹以及落實跨文化的思想理念,就需要教師促使教學活動得到進一步豐富。尤其是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收集大量相關資料,并且要讓互聯網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的重大優勢得到充分發揮。教師要通過使用視頻、音頻以及圖片等方式給學生展示西方文化特點以及內涵,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逐步得到提高。此外,對于當前的英語教師來講,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也需要開展諸如西方文學作品交流會以及英語角等活動,這可以幫助學生對西方文化進行更加深層次的了解,同時也可以促使學生的視野得到進一步開闊,還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獨立思考能力。
(三)加強教材文化內容的開發
在當前英語教材中涉及較為豐富的內容,尤其是知識相對龐雜。課堂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當中,英語教師需要轉變傳統的思想觀念,不僅僅應當意識到要讓學生充分了解和掌握基礎性語言知識,同時也需要幫助學生對西方風土人情以及西方文化進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另外,在課堂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英語教師還應當將英語文化和英語教學相互融合,也需要明確給學生講述中西方的文化差異,避免學生在運用英語知識的過程中出現混淆,還應當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這對于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生動性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綜上所述,在當前英語課堂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教師也需要采取合理及科學的措施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尤其是教師需要高度重視對學生的文化意識進行合理及科學的培養。對于當前的社會來講,迫切需要更多高素質、高水平的人才,尤其是人才要具備跨文化交際的能力,才能夠為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英語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展過程當中,需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方法以及教學理念,同時也需要探究教材中的文化內涵和文化元素,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和交際能力,這對于學生今后健康穩定地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顧玉珍.探究中華傳統文化與初中英語教學融合路徑[J].海外英語,2019(22):202-203.
[2]張道新.初中英語教學中提高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探討[J].華夏教師,2019(11):19.
[3]張永芳.非漢語環境下的中國文化教學:以美國初中級漢語教學模式為例[J].國際漢語教學研究,2019(2):56-64.
[4]徐娟.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1):3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