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麗

[摘? ? ? ? ? ?要]? 從強軍夢到核能夢,中國人在短短半個世紀的時間里實現了“兩彈一星”和中國大陸核電“零的突破”。“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正是由于歷屆黨中央領導的遠見卓識、科學家的杰出貢獻以及參與中國核工業發展的各行各業基層工作者的默默付出,才有今天中華民族的和平強盛,才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華龍一號”第三代先進壓水堆。學生在系統學習核電理論知識的同時,更應該學習各路英雄的愛國情懷和奉獻精神,培養求實創新的科研能力和勇于擔當的敬業精神。豐富的思政元素探索和融入對實現核電工程的思政教學目標至關重要,以核電工程為例,淺談專業課程教育中思政元素的探索和融入。
[關? ? 鍵? ?詞]? 核電工程;學習強國;云實習
[中圖分類號]? G641?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1)20-0046-02
從鈾礦的勘探開采到核燃料組件的加工制造,再到乏燃料的處理;從核設備的制造到核電廠的安全運行及核輻射防護;從核電廠運行的管理規范編制到核事故的預防與應急管理等:核工業涉及領域非常廣泛。專業課程思政元素的挖掘離不開對課程內容和教學目標的深度解讀。核電工程是面向“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開設的專業選修課,系統闡述了世界核電工業的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核電廠工作原理、控制與運行、安全性以及核輻射防護基礎知識等,內容覆蓋面較寬且有一定的深度。通過該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了解并掌握原子核物理和核反應堆的基礎理論,掌握不同類型核反應堆的基本結構、工作原理和運行特性,了解核電發展的現狀與前景,最終使學生對核電工程有清晰準確的認識。
核電工業的發展歷史是一部中華兒女艱苦奮斗的歷史,是中國強大的見證,通過了解我國的核工業發展歷史,可以學習核科學家“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為國鑄核盾的精神;通過了解原子能的探索歷史,可以認識科學研究“求實創新”的精神;通過了解核安全常識和核事故分析,可以認識核工業崗位的責任和擔當。根據核工業發展的歷史和課程的思政目標,核電工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可以從三種精神入手:深藏功與名的奉獻精神和家國情懷、求實創新的科研精神和勇于擔當的愛國敬業精神。這三種精神又可以分解為幾個小的目標,共同構成了本門課程所有章節的思政教學目標,如圖所示。
思政元素的探索與融入需要考慮幾個問題:思政元素從哪里來?思政元素如何融入課堂中?思政元素之間有什么關聯?思政元素如何做到與時俱進?教學一線的老師應該都有了解到,現代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和形式變得更加豐富,學習途徑由原來的課堂式教學增加了很多線上以及線上線下結合的課程,學習的媒介包含電腦、手機App等,因此學生對課堂教學的關注和重視下降很多[1]。在這樣的背景下,課堂教學中引入思政元素需要考如何讓學生接受和對知識點感興趣。不論是專業目標還是思政目標的實現都需要學生的認可,因此組織思政教學內容需要對學生“投其所好”,從學生喜歡聽的內容入手逐步引入思政元素和專業知識點。
核電工程中思政元素的素材筆者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搜集:訂閱“學習強國”核電相關的強國號,追蹤中國核電技術的最新進展;關注國際上與核能相關的時事新聞,尋找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加強與合作企業的聯系,關注核電企業機組建設新進展,共同推出核電教學新模式。為了吸引學生眼球,這三個方面的思政素材都有一個特點——“新”,這就為后續的課堂教學帶來一個“過時”的問題。因此,思政元素融入教學內容后,每一次授課都要重新編輯和探索新的時政元素,重新思考已有思政元素是否符合教學目標。思政元素要有吸引力,能夠活躍專業課程的教學氣氛,提高學生專業課程的參與度。另外,思政元素的篩選還要考慮學生的背景。同一門課程、同一個專業不同年級的學生對同一思政元素的接受度差異也可能比較大,因此,同一思政元素的加入方式和節點也要因學生而異。
“核”這個關鍵字貫穿核電工程的每個環節,因此思政元素之間也應該是有關聯的。不同的思政元素可以相輔相成構成一個有機整體,共同實現一個大的思政教學目標。核電工程融入的思政元素可以匯聚成三條線:福清核電站“華龍一號”首堆、日本福島核事故分析和輻射防護以及“兩彈一星”的故事。下文分別以這三條線為例,介紹專業課程中思政元素的探索和融入的方法。
一、以“華龍一號”為中心,進行科研創新精神和奉獻精神的思政元素組織
中國核電近年來發展迅猛,多種堆型的開發齊頭并進,尤其是由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和中國廣核集團共同研發的先進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技術“華龍一號”,已成為中國核電走出去的靚麗名片[2]。2020年11月27日,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清核電5號機組首次并網成功標志著中國打破了國外核電技術壟斷,正式進入核電技術先進國家行列[3]。福清核電站一直是我院新能源專業學生認識實習和畢業實習的重要實踐單位,“華龍一號”的相關技術和新聞往往引起學生的興趣,因此福清核電站和“華龍一號”的相關信息成為本專業核電工程中思政元素的重要來源。
自2015年5月9日“華龍一號”首堆——福清核電站5號機組示范工程開工建設以來,中核集團不斷更新的“華龍一號”新聞圖片為壓水堆核電廠的講解提供了最真實的核電站近景資料。另外,福清核電站的認識實習讓學生親自感受到核電企業管理的嚴謹性,核電機組的現場參觀學習讓學生感受到核電站設計和建造標準的嚴格,按比例縮小的M310和“華龍一號”兩代壓水堆機組模型讓學生直觀了解到壓水堆核電站的固有安全性。圍繞“華龍一號”這個基本點可以實現全課程的思政素材提煉,“華龍一號”國產化率達到90%以上,大量的高端重型設備的國產化能夠讓學生感受了不起的中國制造,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華龍一號”各種能動和非能動的安全措施可以讓學生知道我國對核電安全的重視;“華龍一號”的并網運行還涉及核燃料的加工和乏燃料的后處理。例如:在講到核廢料的處理時,可以把中國北山地下實驗室介紹給大家,為了解決核廢處置問題,有一群可愛的人在西北廣袤的戈壁上一干就是30多年[4],與漫漫黃沙為伴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他們艱苦奮斗的科研精神和為國無我的奉獻精神值得每一個青年學生銘記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