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 何雪春
[摘? ? ? ? ? ?要]? “學技先學德”是中國沿用多年的教育理念,思政教學在每個教育時期都具有重要意義。近幾年,各大高校開始引入課程思政,就是指挖掘其他課程中的道德教育元素,將思政教學融入整個教育體系中,更好地開展思政教育。
[關? ? 鍵? ?詞]? 混合教學模式;國際貿易課程;思政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42?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1)20-0044-02
一、在國際貿易課程中引入思政教學的必要性
當前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高校學生是即將投入社會建設中的接班人,也是我國未來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高校思政教學直接決定了學生的道德品質,也影響著社會的發展。當前國際貿易相關專業的學生受到國外各種世界觀的影響,思想較為活躍,再加上通信技術發達,他們接收到的信息量十分龐大,觀念受到影響,導致部分學生道德思想水平較低、自我約束力較差,不利于以后的發展。在國際貿易課程中引入思政教學,能夠幫助高校學生理解是非觀念,完善道德品質,對于價值觀方面能夠導向正確的發展方向,也有利于高校學生為社會建設添磚加瓦。因此,在國際貿易課程中引入思政教學已經成為必然趨勢。
二、國際貿易課程中引入思政教學的重要價值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對外貿易發展越來越成熟。國際貿易課程是對外貿易相關專業的重要課程,在國際貿易課程中引入思政教學,能夠進一步推動我國對外貿易的健康發展。思政教學在國際貿易課程中的價值體現主要有三點。
一是從國際貿易課程角度分析,該項課程的主要內容是研究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方向,分析各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研究對外貿易的相關技能。從課程性質來看,要想讓學生在實際的外貿交易中有所表現,促進社會發展,就要培養學生的人格素養,開展思政教學能夠培養具有綜合素質的外貿人才,幫助我國確定對外貿易體系的發展戰略。
二是國際貿易課程與實際生活十分貼近,教學內容緊跟國際貿易發展而改變,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講解當前的貿易時事,幫助學生了解我國貿易發展狀況,為以后在外貿行業工作奠定基礎。思政教育可以培養學生的道德意識,這種道德意識在學生工作以后能夠轉化為職業意識,幫助學生更好地發展,也促進著對外貿易體系的發展。
三是國際貿易課程中的思政教學不同于傳統的思政教學,該課程可以引入很多時政新聞案例,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便塑造完善的人格,對于思政教學的開展有著較強優勢。國際貿易課程內容涉及我國在國際市場的發展,還能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幫助學生提高民族自豪感,培養自信心。
三、混合教學模式下國際貿易課程的思政教學設計分析
(一)從學生角度進行教學設計
在混合教學模式下國際貿易課程的思政教學首先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進行設計,主要是改變以往對學生的管理模式。在實際執行過程中,應當根據學生學習的實際狀況對管理模式進行調整,在課堂上營造真實的貿易往來環境,讓學生體驗外貿公司的職業化氛圍,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國際貿易課程的相關技能,還能鍛煉學生的職場適應力,對于學生以后投身外貿行業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
外貿企業的管理模式引入課堂設計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還要從學生行為方面進行管理設計。例如,制定國際貿易課程規章制度,確保每一名學生都能夠遵守,培養學生不遲到、不早退、不缺課、不逃課的學習態度,能夠幫助學生在以后的職場上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在國際貿易課程上課前,學生要主動預習課程相關知識,在課堂主動與教師積極溝通,在課程結束后做好總結并完成作業,能夠幫助學生以后在崗位上積極發揮自身的能力,對于工作內容有序推進,提高工作的完成質量,在職場上能夠具有出色的表現。
(二)從教師角度進行教學設計
高校教師應當有強烈的使命感,因為高校學生在畢業后大部分直接進入職場,這個階段的思政教育十分重要,決定了學生以后在社會中的發展情況。國際貿易課程的教師在開展思政教學的過程中,主要從兩個方面來完善自身:一方面是要在國際貿易課堂上體現出良好的內涵,采用理性的辯論、邏輯性的說法、真實的案例教訓來進行思政教育,將思政教學引入國際貿易課程內容中,以完善學生品格為重心,不斷培養具有正確思想的外貿人才。另一方面是教師的外在形象,教師是學生潛移默化模仿的對象,教師應當不斷完善自身的外在形象,在講課過程中舉止端莊大方、談吐禮貌優雅、神態淡定從容、講解富有活力,給學生樹立良好的德行榜樣,才能夠進一步開展思政教學,對學生的未來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三)從教學內容角度進行設計
在國際貿易課程中引入思政教學,要挖掘國際貿易教材中的思政元素,結合教材中的思政元素不斷優化教學內容。民族自豪感的教育意義在于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很多學生在初入職場時,會因為缺乏自信而無法展現出自身能力水準,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自我認可度,也有利于以后在職場中更加適應崗位。
國際貿易課程中具體的教學內容設計首先要確定好課程的指導思想,在每一堂課開展之前根據課程內容的性質和特點來確定本堂課的主要思想,然后確立完整的教學目標,國際貿易課程的教學目標包括知識目標、能力目標以及素質目標。知識目標就是要讓學生掌握并理解國際貿易相關的理論知識;能力目標主要是讓學生掌握各種對外貿易的實際技能,包括貿易政策的運用以及各種關稅的運用等;素質目標就是要讓學生樹立行業道德觀念,提高創新意識和職業意識,培養綜合素質較高的外貿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