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芬蘭
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很多教師都會通過給學生創設問題情境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但是部分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時,沒有以學生的認知、數學水平為基礎,所創設的問題情境沒有促進學生思維發展,沒有起到幫助學生加強對知識理解的作用,這樣的問題情境沒有發揮教育價值。因此,教師需要深入分析問題情境的創設原則,并在數學課堂上為學生創設有效問題情境,提高小學生的數學能力。
關鍵詞:有效問題情境;小學;數學
當前,有很多的小學生由于在教學中被動式的學習數學公式和定理,導致他們對教材上的數學知識的理解程度不深,從而在面對很多生活現象時,無法用自己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可以通過有效問題情境的創設,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體驗數學知識的運用方法。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的原則
1.趣味性
小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發展特點決定了他們無法長時間的將關注教師所講解的內容,尤其是枯燥的知識。因此,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時,需要增加趣味性的內容,而且盡可能使用圖片、視頻、游戲等方式展示問題,這樣才能夠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2.層次性
小學生的學習能力、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在創設問題情境時,難度不能超出小學生的認知范圍,而是要層層遞進,啟發小學生,幫助他們理解并運用數學知識。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問題情境的創設
1.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
兒童在進入小學后就會開始接觸系統的數學知識,從最開始的1~10的數字、數字的加減法、常見圖形的認識再到數字的乘除、圖形面積的計算等。學生所學的數學知識都是最為基礎和常見的,且與實際生活中有密切聯系的。所以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時就需要結合實際生活中出現的問題和現象,這樣學生才更容易理解,才能知道在實際生活中遇到這樣的問題應該怎樣解決,才實現知識的深化、遷移。如在“倍的認識”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建立倍的概念,就可以拿出3根粉筆,6個本子,9個鉛筆,讓學生仔細觀察,并報出粉筆、本子和鉛筆的數量,然后再提問:本子、鉛筆和粉筆之間有怎樣的數量關系呢?讓學生分析粉筆、本子、鉛筆之間的數量關系,通過觀察、思考、分析學生就會對倍有了初步的認知。
2.創設實踐性的問題情境
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與被動接受理論知識這一形式相比,他們更喜歡親自動手實踐,在實踐的過程中加強對知識的理解。因此在創設問題情境時,教師就需要尊重學生的這一心理發展特點,創設具有實踐性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解決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如在“長度單位”的教學中,很多二年級的小學生沒有長度的概念,因此,如果教師單純地講解長度的定義,就不利于學生的理解。而如果教師給學生創設實踐性的問題情境,給學生展示不同物品,然后讓學生用尺子測量物品的長度,就能夠讓學生理解“1厘米”和“1米”的概念。
3.創設開放性的問題情境
小學數學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時,需要創設開放式的情境,不同學生由于思維方式不同、知識結構不同、數學知識水平不同,因此,在看待數學問題時,會從不同的角度和層次分析問題。因此,教師需要尊重這種認知差異,所創設的問題情境要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可以讓學生從不同的層次對問題進行思考和分析,并得出不同的答案。開放性的問題情境能夠讓學生突破自身的思維定勢,拓寬思路。如在“面積”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創設這樣一個問題情境:給每一位學生準備一張長方形的紙和正方形的紙,然后讓學生對比哪張紙的面積更大。有的學生會采取測量的方式,有的學生會采取對比的方式,不論是哪一種方式,都能夠很好地滿足學生的求知欲,還能夠活躍他們的思維,他們對“面積”這一概念有清楚的認知。
4.采取多種方式創設情境
教師需要采取多種不同的方式創設情境,如角色扮演、故事、游戲等方式創設情境。如在“位置”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先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在班級上的好朋友有哪些,然后讓每一位學生在紙上寫出自己朋友的位置,或者在方格紙上畫出自己好朋友的位置,然后由其他學生根據所畫的位置找到好朋友。通過這種帶有趣味性的問題情境,能夠活躍課堂的氛圍,還能夠讓學生深入理解怎樣用“列”和“行”表示位置。
5.創設激發認知矛盾的情境
小學數學教師要認識到創設問題情境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夠在教師提出問題后主動思考,并在思考的過程中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因此在創設問題情境時,教師就可以提出與學生的認知體系產生矛盾、沖突的問題,學生就會產生認知上的不平衡,激發他們的求知欲。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能夠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在觀察、思考中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在實踐中深化對知識的理解。但是,在創設問題情境前,教師需要深入了解有效問題情境的創設原則,并結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創設相應的問題情境,從而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志忠.創設趣味性問題情境讓小學數學課堂綻放活力[J].科技資訊,2020,18(11):154,156.
[2]高渴昕.淺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問題情境設定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職業技術,2017,16(9):74-76.
[3]廖香秀.豐富問題情境 創造精彩課堂:對小學數學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實踐探討[J].華夏教師,2017(6):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