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海波
摘 要:信息技術與物理建模方案的融合,能夠明確信息技術在物理教學中的操作方法,有效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積極創設信息技術與物理建模融合的教學體系,信息技術在物理實驗教學中的融合,可以實現高中物理學習新模式。
關鍵詞:高中物理;信息技術;操作方法;激發興趣;實驗教學
一、明確信息技術在物理教學中的操作方法
為學生創設多元化的學習環境,引導學生通過數字信息、DIS 實驗等綜合技術的運用,進行物理專業知識的學習,使學生物理學科素養得到全面提升。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物理“彈簧振子”教學中,由于這一章節知識的抽象性,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通過信息技術的融合,為學生演示DIS實驗,學生在實驗觀察的過程中可以清晰地認識到彈簧振子的變化,掌握基本的實驗原理。而且在該實驗教學中,教師以及學生在學習中可以不用花費更多的精力進行數據的記錄、統計等,這樣可以節約課堂時間,同時為學生提供充足的自我探究環境,為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提供支持。對于高中物理教師而言,在信息技術教學方法運用中,一定要掌握信息技術專業知識、網絡知識以及教學軟件的操作知識等,課堂上通過Powerpoint、Flash等軟件的運用,展現物理知識的變化過程。而且教師也應該不斷拓寬知識面,結合新課程的教學標準,在課程開始之前進行教材內容的認真審視、分析等,之后構建科學化的課程教學創新發展,為高中物理課堂注入新鮮活力。
二、有效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信息技術教育與物理教學融合中構建多樣化學習模式。例如,在高中物理理論知識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物理課程的特點,讓學生主動搜集相關物理數字資源并進行學習,與學生以及教師進行分享、討論,有效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通過這種自主性教學方法的構建,可以將學生作為主體,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興趣,使學生的專業能力以及物理素養得到全面提升。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物理“電磁學”知識總結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可以通過電子信息技術的運用,進行電量平分原理、電場強度、電阻、定量等概念的再探究并總結,明確知識的重點以及相關內容的聯系,提高學生的知識儲備能力。又如,在物理知識拓展中運用信息技術。可以為學生拓展學習空間,學生通過教育視頻、教育影片的觀看,可以加深對物理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提高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認識,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三、積極創設信息技術與物理建模融合的教學體系
信息技術與物理建模方案的融合,可以實現高中物理的深度教學,引導學生及時發現課程教學中的重點、難點,使學生通過建模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例如,在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力的分解”課程教學中,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通過信息技術的運用,為學生播放動畫視頻,如小朋友拉書包。學生在觀看動畫視頻時分析力的方向,之后讓學生分析力是否可以分解,之后鼓勵學生進行模型結構。通過這種教學方法的創設,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力的基本知識,通過這種建模方法的構建,可以將學生作為主體,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使學生通過物理知識的學習以及相關知識的總結,進行物理知識的建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物理能力得到全面提升。而且,在該種物理建模教學中,教師也需要通過信息技術的運用,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又如,在“電場強度”課程教學中,由于知識存在抽象性,教師在教學中通過信息技術的輔助,可以為學生創設活動空間,并有效掌握電場中檢驗電荷的力學特征。學生在視頻觀看中,可以強調自身的主體地位。在活動中將學生作為主體,并分為不同的小組,小組成員在活動討論中可以針對課程內容,對課程知識進行綜合性、客觀性的評價,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實現課程教學探究的最終目的。通過小組合作,學生在最后討論中可以進行知識的歸納及總結,認識到電場是一種非實體粒子所組成的特殊物質,加深對電場專業知識的認識,展現信息技術與高中物理教學的融合價值。
四、信息技術在物理實驗教學中的融合
在物理實驗教學中融合信息技術應該做到:第一,通過信息技術進行物理實驗的演示。對于高中物理而言,存在教學的知識點以及實驗內容由于一些實驗項目的抽象性,無法在課堂上進行演示,若教師在教學中只是采用單一的教學方法,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學生也難以對知識內容進行理解,影響課程教學的整體質量。通過信息技術的融合,可以增強課程的創新效果,實現實驗內容的動態化演示。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曲線運動”的課程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利用微視頻展現“曲線運動”的活動過程,引導學生通過觀看視頻掌握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方向判定方法以及物體做曲線運動的基本條件等。播放視頻時,教師應該將視頻控制在20min以內,讓學生自主觀看視頻,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要注重對物理知識的親身體驗及觀察,通過“生活中的圓周運動”“平拋運動”等試驗的研究,認識到運動合成以及分解的方法,提高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解決能力。同時,學生在微視頻資源利用中,當遇到不懂的問題時,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反復觀看,加深對物體曲線運動的認識,逐漸提升物理與信息技術融合的價值,為高中物理課程的教育創新提供參考。第二,通過信息技術進行實驗數據資源的總結。針對高中物理課程教學現狀,在傳統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會讓學生對實驗過程以及實驗結果進行記錄,之后總結實驗操作的基本方法。在實驗操作中,學生不僅需要關注課程的進度,而且需要分析實驗的結果,在這種復雜的實驗狀況下,會影響實驗的教學效果,無法滿足高中物理實驗課程的教學需求。將信息技術運用在實驗總結中,可以減少復雜的實驗分析過程,提高學生對實驗數據的總結能力,引導學生掌握更多的實驗操作方案,為學生物理實驗技能的提升提供支持。
總而言之,多樣化信息技術與高中物理課程教學深度融合剛剛起步,也會一直在路上,愿與同行積極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