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蓮
摘 要:隨著初中語文教育教學模式的不斷發展,分層教學也逐漸應用到語文教學中。教師在長期的教學實踐和經驗中探索出的這種分層教學模式是一種高效的教學形式,主要是指老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分層,對學生的知識水平、智力水平、年齡階段、學習能力等方面進行考核,通常把各方面條件類似的學生分為一層,并為他們設計相應的教學方法。另外,這種分層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還是會根據學生后期的變化進行調整。根據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用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和探索。
關鍵詞:分層教學法;初中語文;應用探索
一、前言
在教學中,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要正視并分析學生的差異性,根據學生的差異進行分層,分別進行不同層次學生的教學,也是當前一種較為有效的教學方式。為相同水平的學生設計統一的教學方式,能夠幫助各個階段的學生熟練掌握語文知識,在教學的難度、強度上都能夠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和需求進行靈活調整,能夠根據不同層次學生設定不同的教學目標,使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和手段,從他們的身心出發,保證每一位學生的健康發展。
二、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1.為學生科學分層
為學生分層并不等于為學生分組,不是每個組需要固定多少人,讓大家一起學習,而是老師需要通過對學生仔細認真地觀察之后,也就是對每一個學生的基本情況掌握后,將學生分出不同的層次,并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特點,分別采取適合他們的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當然,在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中,每位學生的層次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因此需要教師對學生細致地觀察、系統地分析,根據學生發生的變化,學生的分層也要隨時發生改變。初中語文教師在分析學生情況的時候,可以從學生的課堂表現、回答問題的表現以及作業呈現出的效果來進行評判。對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才能夠因材施教,讓每個學生都能夠最大限度地掌握語文知識,更好地成長。
2.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合理的教學目標
要想在初中語文教學上有所突破,分層教學法能夠真正發揮作用,需要對分好層次的學生設置一個科學合理的學習目標。每天的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都要有針對性地設置,避免使接受較慢的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恐懼感,不愿意參與練習,失去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同時也要避免表現較好的學生由于教學進度較慢每天接受不到新鮮內容從而失去學習的興趣。
3.在課堂中分層提問
由于每個學生的語文學習基礎不同、家庭情況經歷不同以及綜合素質也不同,因此每個學生在初中語文學習中也會出現良莠不齊的情況,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提問中,更要注意到如何平衡不同層次學生的情況。比如對于一些基礎較弱但記憶力較強的學生,可以提問他們一些背誦問題,或者是簡單的問題,讓他們也能夠在語文課堂中獲得一種成就感,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對于一些理解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提問他們一些關于閱讀表達的問題,讓他們既能夠掌握基礎的語文知識,也能在這個基礎上獲得一些拓展和提高,促使他們更加積極主動地思考并逐漸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運用這樣的教學方式以及提問形式會很好地對班級里各個不同層次的學生做到平衡,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在課堂中有所收獲。
4.分層考核
對于教師來說,為不同層次水平的學生布置不同層次的考核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不同層次的學生能夠針對自己薄弱的部分進行練習,大大提高了他們對語文學習的把握能力,更好地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和信心。對于初中語文這門學科來說,學習的熱情十分重要,尤其是對于學習能力較弱、對語文學習有恐懼心理的學生來說,學習語文具有一定的困難,但是教師一旦為學生賦予學習的信心,鼓勵他們去學習,讓他們在基礎簡單的考核中不斷地摸索,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讓這部分學生能夠更好地投身到語文的學習中去,對他們未來的學習生活都是十分有幫助的。教師在今后的語文教學中,改變傳統的多考核任務的方式,進而變為更適應學生的“分層式”考核方式是值得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推廣的。學生在不同學科的學習中都可以用這種布置作業的方法進行學習,也是減輕學生學習負擔的一種重要方法。對于提高語文總體水平來說,分層布置考核任務的方式是十分有效的,可以很好地讓不同層級的學生提升語文學習能力,以此追求整體的進步。
三、結語
在當前的初中語文教學中,分層教學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獲得不同的成就感,提高每一位學生對語文學習的激情,而且還能夠讓各個層次的學生獲得學習的成就感,因此,這種教學方式值得教師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不斷摸索實踐。
參考文獻:
[1]尤鳳光.淺析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正確運用分層教學法[J].情感讀本,2018(5):87.
[2]金晶.淺析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中學),2017(1):72.
[3]李紅.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中),2016(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