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光華
【摘要】長期以來,線描在中國人物畫上的運用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弱化,尤其在現代水墨的種種探索影響之下,傳統的中國畫線描在中國畫專業的教學中是相對薄弱的環節,加強中國畫專業學生理解與掌握線描在中國人物畫中的運用衍變過程及其審美品格,進而創造性地將之應用于少數民族題材的中國人物畫創作是十分必要的。因此,要強化學生對線描表現的掌握與探索能力,突出廣西美術的地域性,就要將少數民族題材融入到線描教學中,加強教學課程建設與深挖少數民族特色的力度,這樣才能培養出具有廣西特性與廣西地域情懷的藝術家。
【關鍵詞】人物畫;線描;教學;廣西少數民族題材
線條是中國畫的生命,因此我們在中國人物畫教學中,必須要積極引導學生系統地學習線條,做到靈活運用線條。這樣既能夯實學生們的人物畫線描基礎,又能激發他們對人物畫線描創作的強烈欲望,對藝術學院培養出具有基礎扎實、創新意識強的高水平藝術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系統教授學生掌握人物畫線描是十分必要的。中國人物畫從來沒有把對外在形貌精準的描繪作為最高境界,而是通過抓住人物的神(本質特征)來傳達人物的精神情感,將追求人物的內在神韻作為衡量中國人物畫作品水平的終極標準。從古至今,歷來皆重視線條的運用,畫家們以“線”為造型,塑造出了以線描為基礎的人物畫經典佳作,并形成了在線描中蘊含畫家豐富情感的美學意象。中國畫傳統線描簡潔、樸素、直接、洗練的藝術表現形式極大地豐富了中國畫的形式和內容,涵蓋了中國歷代文人對審美情感的追求和表達。中國畫的線條作為情感的表達方式與象征性符號的表現語言,畫家將主觀審美意識與客觀人物形象特征進行創造性融合,用線造型,充分地表現人物外在形貌與內在情感,使畫面具有深厚的情感意蘊。中國傳統人物畫在塑造畫面時,時時強調線條的表現,注重線條的流暢性。
線條是線描藝術的一切,是極其重要的表現形式。它的作用一般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在定義對參照對象的場景時,它顯示了對象本身的紋理、動態、體積。線條作為中國畫最基本的造型方法之一,表現在線條本身的美感和抽象上。線條的疏密、節奏、長短等變化,都能引起人的視覺感知的變化,引起觀者對現實生活中各種物體形狀的美感聯想。第二,“以書入畫”的書寫性理論強化了線描人物的內在力量。也就是說,在運用線條作畫的過程中,畫家的情感和興趣是通過線條的提按頓挫,從而進行有條不紊地抒情即興、托物言志、灌輸思想的。因此,加強人物畫線性素描、白描人物臨摹、人物畫小品練習等課程建設是十分必要的。只有掌握中國人物畫線描的知識體系,才能有效地進行中國人物畫的創新性實踐。中國美術史上大量的人物經典作品有著豐富的繪畫語言體系,值得我們對其進行傳承與創新。因而,讓學生系統地掌握線描的屬性、類型及其與藝術風格、文化內涵的關系,進而提高學生對藝術作品的欣賞水平,創造性地開展藝術實踐,是每一位中國畫教學工作者應該要思考的問題。
廣西是少數民族聚居區,我們在進行中國人物畫線描教學中,可以很好地將廣西少數民族題材融入對學生的日常教學中。廣西畫家對少數民族題材人物畫線描的探索,能夠豐富和完善現當代中國人物畫表現語言,對廣西少數民族人物題材的藝術創作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古人在深厚的生活經驗中不斷探索,最終總結出了關于表現人物畫的具有典型性的表現筆墨線描的方法,即“十八描”,線描儼然成為了畫家們進行藝術創作的表現性符號。深入挖掘廣西少數民族題材,進行藝術創作,促進廣西美術的更好發展是廣西畫家義不容辭的責任。在高校的中國人物線描的教學中,也應要將廣西少數民族人物題材充分融進在教學過程中,帶領學生深入考察少數民族人民的生活,體驗他們的生活方式,了解他們的生存狀態,與他們進行深入交流,了解他們的情感特征與訴求以及他們的形象特征,同時也要充分了解不同的民族的服飾特征,這樣才能充分掌握所要描繪的人物對象的精神氣貌與獨特的形象氣質,在進行人物線描創作時,才能準確地描繪出他們的形象特質,充分展現出他們的情感世界與精神面貌。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出少數民族人物的形象特質,然后再經過藝術創造,以手中之筆創造出既具有民族特性,又蘊藏著自己對于少數民族人民生存狀態與情感的理解和對廣西這片土地的熱愛之情的線描作品。
將少數民族題材融入人物畫線描教學中,應該要引導學生特別注意對不同對象的描繪不能一種表現方法吃遍所有,需要因對象的不同而異。由于人的身體形態不同,服飾風格多樣,中國畫的線描技法也相應不同,因此,在教學中對中國人物畫線描藝術的開拓與創新,也是教給學生一種方法,使他們學會尋找中國畫線條的組織規律,從而創作出豐富多元的少數民族題材的中國人物畫作品。
隨著廣西少數民族題材中國人物畫的創作與挖掘,中國傳統線描不能很好地表現我們在采風和寫生中所見到的各式各樣的少數民族人物形象,在對傳統線描藝術進行傳承的基礎上更需要我們大膽創新。傳統“十八描”是建立在對傳統人物形象藝術語言的提煉之上,同時也是建立在對傳統人物精神世界和理想追求的概括之上,這與我們所描繪的廣西少數民族形象有所不同。并且當代少數民族人物畫的藝術形象和藝術語言跟以前相比也發生了變化,當代的少數民族人物形象在傳統服飾上也已與時俱進。線描繪畫語言不僅是簡單的藝術構成元素,它還有其系統的理論知識及豐富的文化意涵。所以線描的研究對于少數民族題材中國人物畫的創作與研究有著極強的現實價值。題材的時代性和民族性使得我們要在對中國人物畫線描傳承與創新的基礎上繼續開拓新的天地。
在線描教學過程中,藝術院校要加強具有針對性的教學課程建設,注重挖掘少數民族特色融進創作中的有效性。古人在線描理論上,注重書法用筆,在技法上總結出富有表現力的“十八描”。特別是在教學演示中,采用雕版線的線描,使得線描成為中國畫第一步最重要的基礎課。
首先,中國人物畫線描課程的建設,有助于培養中國畫專業學生對傳統線描以及當代線描衍變的研究興趣,并提高他們對于線描在少數民族題材中國人物畫中運用的審美能力。這樣不僅可以激發中國畫專業的學生對少數民族題材中國人物畫的美術創作及理論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從中獲得正確科學的繪畫創作手法。對于構建線描課程的藝術創作實踐和中國人物畫研究課程體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而切實提高中國人物畫相關課程的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其次,對于線描在廣西少數民族題材中國人物畫中的開拓和成果有利于推動廣西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也有利于保護和開發廣西少數民族文化遺產,它更好地展示了廣西地域人文風情與民族特色,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的和諧發展。中國少數民族題材人物畫的創作也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廣西少數民族繪畫的表現語言需要不斷創新,在創新的過程中要融入時代意識。在表達少數民族地域特色的同時,既要有筆墨特色的表現,又要有人性精神內涵的張揚,從而能更加突顯出廣西人文風情與地域特色。
少數民族題材往往是最適合表達藝術家情感的,也是最重要的文化元素之一。少數民族發展迅速,也豐富了創作的元素,在當今的繪畫領域占很大比例。藝術來源于生活,藝術經驗也來源于生活,創作者有著自己的個人感受和經歷。廣西少數民族的人文地貌有著特殊的結構美、造型美、色彩美、意境美、氣質美等豐富的美學元素。這些具備獨特魅力的元素為藝術家提供了廣闊寬容的創作環境和創作素材,容易激發藝術家的創作靈感和激情,也給廣西人物畫教學提供了較寬廣的素材。
再次,線描不僅是中國人物畫的生命力所在,也是整個中國畫的生命力所在。1949年后,“徐蔣體系”下的中國人物畫學科建設,雖然極大地改變了近現代中國人物畫由傳統演變過來的歷程,但線描的生命力依然在促進中國畫的發展上起著重大的作用,使得中國人物畫能夠擴展到少數民族題材而煥發新彩。近年來,在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主旋律下,線描相關課程的建設對于整個中國畫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對于線描的傳承與創新研究以及所取得的成果,對完善美術學課程體系建設也是極其重要的。
廣西少數民族服飾豐富,用裝飾手法來表現中國現代人物畫的豐富性是很好的選擇?,F代畫家對色彩和線條的理解比古人更全面。在充分了解裝飾色彩和線條的藝術特點后,在塑造人物和環境的造型上更注重裝飾感、形式感、程式感。利用中國畫線描特征的獨特表現力,可以為廣西少數民族人物畫的創作和教學找到新的發展思路。
廣西少數民族的節日盛裝更是五彩斑斕,因此中國畫在色彩方面,人們往往強調色調和畫面氛圍,不受客觀物體本身色彩的限制。目的是充分合理地利用色彩之間的對比和協調產生畫面效果。中國畫強調和突出畫面的色調傾向,單純的、裝飾的、深沉的、華麗的,都是根據畫家的主觀意圖而加強的。在色彩的匹配關系中,用色鮮明、風格清新、畫面要富于生活氣息,找出與畫風一致的匹配點。當代人物畫家充分利用這一獨特的條件來豐富自己的繪畫語言。當代的人物畫家對廣西各民族的人物造型、精神面貌、服飾變化、器物形式、建筑風格以及動物形象都充滿了興趣。他們通過細致的描繪,展現了八桂大地各族人民的生產生活場景,創作了許多具有濃郁現實生活氣息、風格鮮明的地方和民族特色作品,對廣西當代中國人物畫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廣西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區,許多居住在這里的少數民族都能歌善舞,這已成為廣西中國人物畫創作和教學的一個重要主題。正是因為這種特殊的民族特點,少數民族人民能歌善舞,造就了一大批熱愛廣西少數民族題材的中國人物畫家。例如陶義美的《壯家妹子曬幸?!凡捎镁€描與工筆畫技法來表現廣西少數民族悠久而神秘的八桂文化和豐富多彩的民族風情滋養了廣西中國人物畫的發展。
要培養好學生的人物畫專業水平,需完善好線描課程教學,將地域特色題材融入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利用好廣西少數民族資源,同時也要打開藝術視野,博采眾長,這樣才能創作出具有廣西少數民族特色的現代化線描藝術。正如20世紀70年代末至90年代末的廣西中國人物畫,基本反映了改革開放以來廣西藝術發展的新成就。各種藝術觀念的碰撞、藝術形式的探索,使廣西的中國人物畫構建出了一個少數民族題材獨特且完整的語言和價值體系,在理論與實踐之中確立了在畫壇的地位,也使得廣西少數民族人物畫呈現向新的高峰發展的跡象。在線描教學中,只有關注本土并關注時代,開闊視野,勤于深度思考,敢于深度改進教學,才能培養出一代又一代的優秀藝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