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敏麗
當今社會是一個高速發展的社會,科技發達,信息傳播速度快,人們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密切,生活越來越方便,大數據就是這個高科技時代的產物。對于很多行業而言,如何利用這些大數據是贏得競爭的關鍵。同樣,大數據對教育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它能夠幫助教師更為全面地了解每一個學生,有利于教師開展個性化教育,有利于教師根據學生實際學習情況選擇最合理、最容易讓學生接受的教學模式,還能夠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
以前進行卷面分析時,教師總是一邊翻看試卷一邊感嘆“怎么這么粗心,這么簡單都不會做”。分析交流后,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雖然緊盯問題點,但學生仍舊“粗心大意”。記得有一次月考,學生的成績很不理想,有些教師很苦惱,認為自己認真地上好了每節課,輔困工作也沒有落下,為什么學生成績總是不理想。這時,正在巡視的我了解了他們的困惑后,給他們介紹了大數據對教學的作用,讓他們根據這個思路將它作為一個課題去研究,用來解決教學中所出現的問題。教師的研究熱情被激發了出來,他們通過查閱資料、上網搜索等方式,對大數據有了一定的了解。于是,我決定帶領他們趁熱打鐵,把學生月考答題情況一一統計出來,因為數學教師對數字比較敏感,我決定讓數學教師先進行。
一、數據分析,發現問題,找到規律
教師通過統計,對學生的答題情況進行分析后,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沒有將分數計算結果約分成最簡分數;二是思維局限,基礎知識變換形式后的練習有待提高;三是答題習慣不好,看錯數字或書寫不規范。學生出現的問題很集中,相同知識點出題形式不同,尤其變換形式后有難度的題,學生出現的錯誤也很相似。于是,我們決定將學生的易錯題收集起來,繼續使用數據整理的辦法。蔣贏老師把五年級近兩年所有的數學試卷一一翻出來,將每道題逐一整理、統計后發現,這些易錯題總是變換數字出現在不同的試卷中。
1.考查分數的單位
的分數單位是(? ),有(? )個分數單位,1里面有(? )個。
2.考查分數的基本性質
5÷9==10÷(? ?)=,==,==,==,分子減16,要使這個分數的大小不變,分母應該變為(? ?)。分母增加20,要使這個分數的大小不變,分子應該變為(? ?)。
3.考查分數的順序和大小
下面分數中,比1大但比2小的是(? ?)。
A.? ?B.? ?C.? ?D.
4.考查真分數、假分數、帶分數的特點
如果是假分數,x最小是(? ?)。
A.7? ? ?B.8? ? ?C.9? ? D.無法確定
找到了學生的問題,發現了每個知識點考查的規律,我們決定好好研究一下這些數據。我們驚喜地發現,大數據對教師的教學確實幫助很大。通過大數據,教師可以切實地掌握學生存在的問題。于是,我們討論交流后,決定采取專項復習、專項練習的方式實施教學。
二、依托規律,尋找對策,解決問題
根據學生存在的問題,通過試卷分析,我們針對重點、難點、易考、易錯題對學生進行了專項訓練。教學中,我們一改統一復習的方式,對簡單問題一帶而過,對學生易錯問題進行重點復習,先復習相關知識點,再拓展不同的出題形式。通過觀察、練習、總結規律等方式,幫助學生分析專項題所考查的知識點,找出解題思路,形成解決對策,真正做到了有針對性的練習,極大地提高了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下面這種題型貫穿了整個小學階段,適合多種知識點考查。例如,4÷3===(? ?)÷51=。
1.分析例題,形成解題思路
這道題主要考查的知識點是分數的基本性質、分數與除法的關系等。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以下四個方面尋找解題思路。
(1)統一變化為分數形式,根據分數與除法的關系計算。
(2)找到解題關鍵,即已知分數或完整的除法算式。
(3)將已知分數約分成最簡分數。
(4)根據分數基本性質填空。
教學中,我們先引導學生對這類題所考查的知識點進行了系統復習,讓學生掌握正確的知識后,通過觀察、討論、分析找出解題思路。
2.進行專項練習
我們在各類練習卷中搜集了此類題,讓學生進行專項練習,每次練習前回顧知識點,找出解題思路,形成解題方法。
3.專項練習的效果
通過專項練習,學生基本掌握了此類題的解決方法。
(1)專項練習前,在第二次月考中有這樣一道題:5÷9==10÷(? )=,60名學生全對的有20人,正確率為33.3%。
(2)兩次專項練習后,質量檢測時有這樣一道題:=21÷(? ?)=,60名學生全對的有45人,正確率為75%。
我們詳細分析了質量檢測中的每道題,效果特別明顯。此后,通過半個月的專項練習,期末檢測也有此類問題:==(? ?)÷40,60名學生全對的有58人,正確率為96.7%。根據學生的答題情況我們發現,專項練習切實有效地提高了學生解決此類問題的能力。后來,更多教師加入了數據分析的研究隊伍,學生的正確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數據分析與線上教學相輔相成
受疫情影響,學校進行了長達兩個月的線上教學。剛開始,大家很困惑,不知道該怎樣進行線上教學,我便和思維活躍、具有創新意識的蔣贏老師進行了溝通,再次提出大數據思路。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思考、嘗試,我們決定把大數據分析用到學生平時的作業中,通過數據了解學生存在的問題,這樣就能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輔導了。
每次學生提交的作業,我們批改后都會將作業按正確與否進行分類整理,將正確作業細化分類,看其方法是否簡單明了,將錯誤作業按錯誤原因進行分類整理。通過一段時間的分析,我們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有了一定的了解,有針對性地實施了線上教學。
剛開始講授分數乘除計算時,我們發現很多學生計算問題很多,每次完全正確的人不足40%。于是,我們又利用大數據對這部分學生的解題情況進行了分析,發現學生存在以下問題:寫出的算式長短不一,步驟凌亂,有詳有簡,無關緊要的步驟較多等。最終通過反復研究思考,我們決定利用“三步計算法”講授分數乘除計算。
確定“三步計算法”后,我們通過QQ“群課堂”功能進行在線教學,為學生詳細介紹了“三步計算法”,對比了“三步計算法”的優勢,讓學生快速練習了三道題,完全正確的學生人數達到了60%,效果非常好。通過一段時間的應用,學生的分數乘除法計算正確率明顯提高了,每次作業完全正確的人數基本保持在80%以上,且整個作業更加整齊美觀了,特別是班里一位作業問題較多的學生通過運用“三步計算法”,基本的分數乘除法計算已經不在話下了。
與此同時,經過長期的實踐,我們發現,教師的好方法總能讓學生的作業寫得又快又好。班里有一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通過兩個月的努力,從前經常不及格的他在第一次月考中竟然考出了92分的好成績,這種驚人的變化也讓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功與喜悅。現在,我們不再是孤軍奮戰,教師和學生都嘗到了好方法帶來的甜頭,學生發現有用的辦法也會第一時間與我分享。沒想到,一次嘗試不但讓我們找出了長期困擾自己的問題,也讓學生對學習更加有信心,既培養了學生分類練習、有序思考、總結規律的良好學習習慣,又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質量。
大數據時代下,小學數學教師通過大數據整理分析,找到了問題的癥結,找出了解決問題的辦法,有針對性地對學生教學專項練習,取得了教得輕松、學得不累,成績不賴的良好效果。
最后,我必須要感謝鐘樓小學,感謝我可愛的同事,特別要感謝蔣贏老師。在我困惑時,他們幫助我從大數據中發現問題,找尋到了解決問題的好辦法;在其他教師稍有松懈時,我也會積極鼓勵大家繼續前行,利用大數據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分析。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和蔣贏等一群鐘小人堅持不懈,最終取得了良好的成績。我們現在已經將大數據作為一個課題展開研究,學校各個學科的教師也加入了大數據研究的陣營,雖然我們研究的路還很長,但我相信滿園花開的盛景不會遙遠。
作者單位? ?陜西省西安市碑林區鐘樓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