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曦 杜偉 王彬
摘 要:北京科技大學紀委發揮黨風廉政教育治本作用,在完善體制機制、堅持分層分類、優化內容形式、強化思想政治工作四個方面持續發力,不斷提升宣傳教育針對性、實效性,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師生知規矩、守紀律。
關鍵詞:高校;黨風廉政教育;廉政文化
北京科技大學(以下簡稱學校)紀委堅持把加強黨風廉政宣傳教育作為一體化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重要舉措,高度重視、常抓不懈,在完善體制機制、堅持分層分類、優化內容形式、強化思想政治工作四個方面持續發力,探索構建了系統性的黨風廉政教育體系,營造“知規矩、守紀律”的氛圍,為學校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障。
完善體制機制,構建黨風廉政大宣教工作格局
學校紀委強化頂層設計和制度引領,壓實責任,狠抓落實,不斷健全完善體制機制,構建黨風廉政大宣教工作格局。
一是強化制度引領。落實黨章賦予紀檢機關“經常對黨員進行遵守紀律的教育”的職責使命,將加強黨規黨紀教育納入學校黨委和二級黨組織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清單,納入學校紀委委員和二級黨組織紀檢委員工作制度,納入學校黨建工作要點和全面從嚴治黨任務分工,納入紀委辦公室和二級黨組織紀檢委員工作職責。在校內巡察、年終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檢查、基層黨組織書記述責述廉中,將黨紀黨規教育情況列為“必考題”;在二級黨組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和教職工黨支部組織生活中,把紀律規矩教育作為“必修課”,對標對表狠抓落實。
二是完善協同機制。構建黨風廉政大宣教工作格局,根據學校全面從嚴治黨任務分工和各部門職責領域,牽頭開好年度學校廉政文化建設聯席會議,學校紀委辦公室與黨委辦公室、黨委組織部、黨委宣傳部、黨委統戰部、黨委教師工作部、學生工作部、馬克思主義學院、學術委員會辦公室、人事處、科學技術研究院、財務處、研究生院、招生就業處、團委、工會等部門,共同會商年度黨風廉政宣傳教育活動形式和內容,及時跟進活動開展情況并做好成效反饋,為形成黨風廉政宣教工作齊抓共管的局面提供機制保障。
三是突出精準施策。強化問題導向,用好每年全面從嚴治黨工作形勢分析研判結果,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檢視問題、校內巡察發現問題、審計發現問題和上一年度信訪發現問題,為精準有力開展警示教育明確方向。
堅持分層分類,總體漫灌與精準滴灌相結合
學校紀委針對黨風廉政教育對象不同領域、不同崗位特點強化宣傳教育精準度,統籌做好領導干部、重點群體和師生全員教育,用好線上和線下兩種方式,實現黨員干部師生全覆蓋。
一是緊盯“關鍵少數”。堅持“管好關鍵人,管到關鍵處,管住關鍵事,管在關鍵時”,筑牢“頭雁”思想防線,在開展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主題黨日活動、簽訂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等基礎上,組織處級干部參加上級紀檢機關組織的網絡輪訓,系統提高黨員干部廉潔自律意識和拒腐防變能力。發揮談心談話的教育提醒作用,將集體談話與個別談話相結合,持續推進新任處級干部廉政談話,探索開展學校紀委同二級黨組織班子成員集體談話、學校紀委書記定期與二級黨組織書記談話。
二是聚焦“重點對象”。擰緊重點領域和關鍵崗位黨員干部思想上的“螺絲釘”,強化“監督的再監督、檢查的再檢查”,召開專題監督提醒警示會、相關部門班子集體廉政提醒會,做好教育提醒工作。針對信訪和巡察中問題較多的單位,開展集中專題宣講。圍繞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糾“四風”樹新風,編發《知規矩、守紀律手冊》;貫徹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精神,聚焦科研管理和科研經費使用,匯編相關制度規定,匯總科研管理相關違紀違規典型案例,以編號登記形式覆蓋所有教職工黨支部和全體專職教師。把好教職工職業生涯“入口關”,連續六年面向新入職教職工宣講紀律規矩,促使新入職干部教師扣好職業生涯“第一顆扣子”。
三是引導“絕大多數”。結合黨史學習教育為師生“辦實事”,推進基層走訪,開展現場咨詢,主動送教上門。堅持深入基層一線,學校紀委書記、紀委副書記面向各單位干部師生開展紀律規矩巡講。巡講不僅在學校本部校區進行,而且覆蓋廣東順德研究生院、天津學院、管莊校區、昌平創新園區等所有學校本部之外的單位。近兩年,開展巡講30余場,覆蓋校內近20家單位4,000多人次。堅持以學校電視臺、廣播臺、大屏幕、宣傳欄、應知應會手冊等傳統媒介營造“入目、入耳、入心”的氛圍,以新聞網、紀檢監督巡察網站、官方微信公眾號、電子月刊等新媒體打造“抵終端、達內心、促行動”的指導實踐,從而營造“線上線下育新人”的健康媒介環境。
優化內容形式,持續提升黨風廉政教育工作質效
學校紀委堅持目標導向,持續強化內容建設,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正面教育與警示教育相結合,在宣傳教育中弘揚廉政文化。
一是強化理論武裝。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師生深刻領會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重要方略和上級紀檢監察機關決策部署,深化對高校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工作的認識。建立日常政策理論學習平臺,編印《廉政參考》電子月刊,做好全面從嚴治黨方針政策解讀,將理論語言轉化為實踐指南,每月刊發一期并發送至300余名中層干部和重點科室工作人員。密切結合實踐,各類宣講巡講重點突出高校易發多發問題典型案例,幫助干部師生學習領會紀律規矩。
二是加強警示教育。每年組織召開學校全面從嚴治黨工作會議暨警示教育大會,適時召開專題警示教育大會,面向全體中層干部傳達上級通報案例,點單位點實名通報剖析學校黨員干部違紀案件,以身邊事、新發事教育警醒身邊人,推動黨員干部在反思警醒中檢身正己。組織參觀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充分利用上級特殊教育資源,身臨其境深刻認識違紀違法后果,持續強化“不敢”“知止”氛圍。圍繞相關主題精選上級發布典型案例編印《清風鏡鑒》電子月刊,每月一期面向處級干部和關鍵崗位深入剖析案件特點和定性量紀情況,為黨員干部對照自查提供“戒尺”。
三是弘揚廉政文化。每年組織黨風廉政宣傳教育月系列活動,根據學校政治生態分析研判情況和信訪情況以及上級精神和當前形勢精心策劃設計,通過“清廉大講堂”紀律規矩主題宣講、“清風走廊”廉政文化主題展板、“新發展階段與全面從嚴治黨制度創新”理論研討會等發揮“以文化人”作用。每年舉辦廉政文化作品征集活動,面向全校干部師生征集廉政主題書法、繪畫、攝影、短視頻、漫畫、海報設計等作品并組織評比、集中展示。重要節慶前通過郵箱向全校師生發布廉潔過節海報,推進廉政文化融入師生工作學習生活細微處。從“四史”中汲取養分,用好紅色資源,傳承好紅色基因,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黨史學習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教師加強黨性修養,夯實思想根基,自覺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
強化思想工作,涵養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和育人環境
學校紀委按照“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并重”的要求,不斷轉變工作方式,使思想工作貫穿監督執紀全過程,實現紀法情理貫通融合。
一是深化思想認同。立足思想轉化設置形式和內容,在黨風廉政教育中推動干部師生從思想深處對黨紀黨規強化認識、深化認同。例如:在面向基層開展巡講前的“備課”環節,針對每個單位特點,定制巡講內容;對同一單位系列巡講由淺入深、由普及紀律規矩到突出重點問題深入剖析,定制相應內容。又如:在廉政談話中強調既有力度又有溫度,一方面,旗幟鮮明地提出要求,特別是在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忠誠于黨的“老實人”等方面講深講透,督促新任職領導干部自覺扎牢思想防線;另一方面,促進擔當作為、達成情感共鳴,談在點子上、談到心坎里、談出好成效,讓領導干部養成廉潔自律的思想自覺、行動自覺。
二是立足教育挽救。堅持思想工作貫通監督執紀全程,持續用好“四種形態”特別是第一種形態,要求各級黨組織落實好主體責任,強化對黨員干部的日常監督,通過談話、函詢、批評教育抓早抓小抓苗頭,強調治“未病”。在違紀案件查辦、治“已病”過程中,認真研究相關人員個人經歷、家庭情況,因人制宜、因案制宜設計教育挽救策略。辦案人員帶領相關人員重溫入黨誓詞、重拾入黨記憶,回顧成長歷程,印制黨紀黨規和法律法規依據逐條對照,選編相關問題典型案例逐個剖析,使相關人員從抵觸核查到感謝黨組織,從患得患失、搖擺不定,到敞開心扉、知無不言,思想轉化作用不斷凸顯。
三是堅持抓常抓長。通過督促案發單位召開黨員大會通報案件、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或組織生活會深入開展對照檢查、紀委對班子成員談心談話、開展案例剖析深刻反省等方式推動以案促改工作,深挖校內違紀案件反映出的思想教育、監督制約、體制機制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開展談心談話時,圍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貫徹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等講形勢、說法紀、擺事實、權利弊,使相關二級黨組織領導班子成員認同整改目的,認識到問題并積極完善相關制度、堵塞漏洞,不斷推進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近年來,隨著黨風廉政教育持續深入推進,師生對紀委的信任度不斷提升,重復訪、越級訪數量下降。2020年學校處理的舉報案件中,實名舉報案件比例大幅度提升,占比60%。前來紀委咨詢政策及規范做法的干部教師、邀請紀委開展專題教育的基層黨組織明顯增多。各單位以案促改、以案促建,進一步強化了對干部教師教育監管,注重完善制度規范管理,治理能力不斷提高。在強化對學校某領域案例自查警示教育后,未出現違反廉潔紀律案例。干部師生對自身行為從不敢說、不愿說到接受宣傳教育后主動說;科研領域自查自糾的主動性增強增多;一名教師聽完巡講后對照案例主動到紀委咨詢自糾、承認錯誤,誠懇請求指導幫助。學校政治生態更加清明清正,“知規矩、守紀律”的氛圍逐步形成,紀律建設和作風建設全面加強,黨風、政風、學風、校風持續向好。
參考文獻:
[1]劉劍鋒.強化政治引領 推動紀檢監察宣傳工作高質量發展[J].中國紀檢監察,2019(20):15-16.
[2]吳旭鵬.做好“四合”文章? 推動紀檢監察宣傳工作高質量發展[J].中國紀檢監察,2019(24):26-27.
[3]雷騰英,董文剛.高校廉政教育建設的重要性及其策略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7,4(52):143-144.
(作者單位:北京科技大學紀委辦公室、監督檢查室、巡察工作辦公室)
[責任編輯:苑聰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