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玉平 王啟丞
摘? ?要:新時代領導干部政德建設可以從以下三個維度進行考量:從歷史維度來看,加強領導干部政德建設是中國共產黨發展壯大的內在要求和一以貫之的優良傳統,我們黨在百年奮斗中所創造的輝煌業績與黨員標準的制訂和踐行以及干部隊伍建設的原則和要求緊密相關。從理論維度來看,習近平總書記闡明了新時代領導干部政德建設的總體方略,深化了新時代領導干部政德建設的基本內容,揭示了新時代領導干部政德建設的核心要義,為新時代加強領導干部政德建設奠定了理論基礎。從實踐維度來看,要處理好領導干部政德建設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黨的建設、全面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之間的關系。正確梳理和科學把握新時代加強領導干部政德建設的三重維度,對于提升新時代領導干部政德建設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的參照意義。
關鍵詞:新時代;領導干部;政德建設;三重維度
中圖分類號:D262.3?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674-9170(2021)03-0028-08
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史與中國共產黨加強領導干部政德建設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緊密相聯。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自始至終把政德建設作為領導干部隊伍建設的重要抓手,為黨的事業走向輝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黨肩負著實現“兩個百年”的奮斗目標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與此同時又面臨著百年未遇的大變局?!罢温肪€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1]526,黨要擔負起新時代賦予的神圣使命,加強領導干部隊伍建設以全面提高黨的領導能力和執政水平乃刻不容緩。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傳承政德建設的歷史經驗的基礎上,在理論上進一步提升了政德建設的科學內涵,在實踐中把政德建設作為一項系統工程拓展到加強新時代黨員領導干部隊伍建設的方方面面。據此,筆者從歷史、理論、實踐三個維度思考新時代加強領導干部政德建設的辯證邏輯,以期提供有益參考。
一、歷史維度:領導干部政德建設是黨發展壯大的內在要求
在中國傳統文化語境中,“政”和“德”是兩個具有特定內涵的重要詞匯?!罢?,正也”,意指行為端正,且能做出榜樣;“德”指“行正、目正、心正”,是人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和規范。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建立起來的中國共產黨,把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與馬克思主義政黨“沒有任何同整個無產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2]的優良政治基因緊密融合,在百年實踐中不斷深化政德建設,推動黨的成長、發展、壯大,構成了新時代領導干部政德建設的歷史維度。
(一)高度重視領導干部政德建設是黨一以貫之的優良傳統
自古以來德作為興國之基、從政之魂,始終與國家興衰、政權安危緊密相連,與民風淳正、社會和諧休戚相關??鬃釉凇墩撜Z》中曾指出:“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3]35,《韓非子》有言:“堯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為天子能亂天下”[4],《貞觀政要》中亦記載:“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5]。中國共產黨在延續中華民族重視政德傳統的基礎上,不斷把馬克思主義加強政黨道德建設思想中國化,彰顯了對領導干部政德建設的高度自覺。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立志為民族救亡圖存、建立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貢獻力量。1943年,毛澤東進一步探討了“是非善惡標準”的問題,指出“不同階級有不同的道德觀,這就是我們的善惡論”[6],中國共產黨人應該堅持無產階級道德觀、共產主義道德觀,這為領導干部隊伍的政德建設指明了方向。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指出:“共產主義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紀律,革命的立場和原則,人與人的同志關系”[7] ,都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黨的高級干部尤其要高度重視、身體力行“大公無私、服從大局、艱苦奮斗、廉潔奉公的精神,堅持共產主義思想和共產主義道德”[8]367-368。黨的十四大以后,江澤民多次強調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的道德對全社會具有示范作用,要求領導干部“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在各方面以身作則,樹立好的榜樣”[9]。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的大會上,胡錦濤指出:“要把干部的德擺在首要位置,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眾、以德領才、以德潤才、德才兼備的用人導向”[10]。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強調德是為官之魂,“領導干部要講政德”[11],要求用共產黨人的道德觀教育干部,引領良好的社會風尚。
我們從上述關于領導干部政德建設重要性的論述中可以看到,用共產主義思想、共產主義道德教育和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是中國共產黨在百年實踐中形成的一以貫之的優良傳統。
(二)黨員標準的制訂和踐行是領導干部政德建設的基本要求
“黨員與干部應該標準差不多,但要求于干部必須嚴格”[12]。中國共產黨對領導干部政德的基本要求首先體現在黨章對黨員標準的規定中。百年來黨在不斷提高黨員質量的過程中,把握住了領導干部政德建設的基本要件。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我們黨對黨員標準進行了不懈地探索。1921年一大黨綱對黨員提出了承認黨的綱領和政策、保守黨的秘密和黨員身份等要求,奠定了黨員對黨忠誠的政德基礎;1922年黨的二大通過的第一個黨章專設“紀律”一章,規定了應予開除黨籍的六種情形,形成了嚴明黨紀的制度根基。1945年,根據黨已經是“中國政治生活中的決定因素”這一根本變化,七大黨章的“總綱”中在闡明黨的性質、黨的目標、黨的指導思想、黨的任務的同時,從正反兩個方面概括了黨員的基本要求,即一方面要具有勇敢、機敏、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積極地自我犧牲的品格,另一方面要克服自高自大、害怕承認錯誤、害怕批評與自我批評、脫離群眾、破壞黨紀等不良傾向。凡此,標志著黨員標準的基本形成與領導干部政德建設基本要求的成型。
新中國成立以后,針對黨內主觀主義、官僚主義和宗派主義等問題,1956年的八大黨章著重強調“共產黨員要養成謙虛謹慎、戒驕戒躁,要把黨的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培養和形成勤勤懇懇、老老實實、努力學習、艱苦奮斗、團結群眾”等優良品德,并在黨員義務中增加了“維護黨的團結和統一、遵守共產主義道德、個人利益堅決服從黨、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對黨忠誠老實”等內容,凸顯了新的歷史條件下黨員標準的與時俱進。1982年,改革開放后的首部黨章在恢復黨的優良傳統的基礎上,提出了提高黨的戰斗力的要求,指出“中國共產黨黨員是中國工人階級的有共產主義覺悟的先鋒戰士”“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永遠是勞動人民的普通一員”,并重申了黨員的八項義務,這為在改革開放新形勢下提高黨員質量、明確領導干部政德建設最低要求提供了根本遵循。1992年十四大黨章強調“黨員要在生產、工作、學習和社會生活中起先鋒模范作用”,并把“發揚社會主義新風尚”寫入其中。2007年十七大黨章提出“黨員要帶頭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推動了黨員基本要求的深化,其中,信念堅定、對黨忠誠、牢記宗旨、心系群眾、品德高尚等要求被凸顯出來。2017年黨的十九大再次修訂了黨章,不僅在“總綱”中增加了“堅持從嚴管黨治黨”的基本要求,而且在“黨員”一章中首次提出“發展黨員,必須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的要求,促使黨員的基本標準與領導干部政德建設的基本要求呈現出了鮮明的時代特征。
(三)干部隊伍建設原則和要求體現了領導干部政德建設的宗旨
作為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制定者、組織者和執行者,干部的成長和培養具有其內在特殊性。透過百年黨的干部隊伍建設原則和要求的演變,可以發現領導干部政德建設的高標準要求。
1938年黨的六屆六中全會提出了“才德兼備”的干部隊伍選拔原則和建設標準,并把“德”的標準具體表述為“堅決地執行黨的路線,服從黨的紀律,和群眾有密切的聯系”[1]527,初步指明了領導干部政德建設的方向。新中國成立初期,針對建設社會主義國家緊迫性與黨內貪污腐敗較為嚴重之間的矛盾,毛澤東指出“治國就是治吏,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將不國”,并在《工作方法六十條(草案)》中突出強調政治和經濟的統一,把干部標準歸納為“又紅又?!?,這隨之成為處理社會主義建設和領導干部政德建設相互關系的基本原則。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著眼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的需要以及黨內干部文化水平較低、政治素養不高、年齡老化等實際情況,鄧小平強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和黨的領導”[8]326是干部最主要的“德”,是實現干部“四化”的基礎。1982年黨的十二大黨章首次專設“黨的干部”一章,指出要按照“德才兼備”的原則選拔干部,并把有一定的理論政策水平、堅持從實際出發、具有強烈的革命事業心和政治責任感、具有民主作風、堅持黨的原則等作為干部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予以規定,這為加強新時期領導干部政德建設提供了依據。黨的十六大創造性地提出了“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明晰了領導干部政德建設的核心,并把“以德為先”納入干部選拔標準之中,突出強調各級干部要“常修為政之德”,涵養“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13]的道德情操,進一步明確了新時期領導干部政德建設的指向。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領導干部的政德建設,首次把政德概括為“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并把政治品德置于領導干部政德建設的第一順位,把是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是否全面貫徹執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是否忠誠干凈擔當作為領導干部立政德的基本要求,為新時代領導干部持續加強政德建設、防范和抵御各類政治風險提供了根本遵循。
中國共產黨百年來在領導干部政德建設上的探索與實踐證明,高度重視并不斷加強領導干部政德建設,不僅是黨堅守初心和使命、不斷發展壯大的內在要求,也為新時代加強領導干部政德建設奠定了深厚的歷史根基。
二、理論維度:新時代領導干部政德建設的方略、要件和要義
道德是一個歷史的、辯證的范疇,決定著領導干部政德建設是一個與時俱進的時代課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面臨的環境更加復雜、考驗更加嚴峻、任務更加繁重,黨對領導干部從政的道德要求也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全面從嚴治黨的實踐中揭示了新時代領導干部政德建設的總體方略、基本內容和核心要義,勾畫了新時代加強領導干部政德建設的理論維度。
(一)闡明了新時代領導干部政德建設的總體方略
隨著改革開放進一步深化,領導干部的政德建設也在不斷與時俱進,但不可回避的風險因素依然存在。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向縱深推進,不僅撥正了黨和國家前進的航向,而且極大清除了弱化黨的先進性、損害黨的純潔性的隱患。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領導干部政德建設的一系列重要論述,明確了加強領導干部政德建設的新時代坐標。
新時代領導干部立政德是良善治理的助推劑。歷史和實踐深刻表明,帝國的崩潰、王朝的覆滅、執政黨的下臺,都與當政者不立德、不修德、不踐德有關,都與當權者作風不正、腐敗盛行、喪失人心有關。作為伴隨著國家產生而出現的公共機構,政治是包含法律、制度、意識形態、國家機器四個要素在內的縱橫交錯的管理活動,并由特定的群體表現出來。歷史表明,無論是資本主義國家還是社會主義國家,要實現有效的政治治理、社會治理,都要求從政者具有良好的道德素養和道德品行。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領導干部只有把立政德的要求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以身作則、堪作楷模,才能把國家治理好。
新時代領導干部立政德是政治生態的凈化器?!拔┤收咭嗽诟呶唬蝗识诟呶?,是播其惡于眾也”[14],表明當政者的道德品質對于國家、地方政治生態的形成和培護具有重要影響。不講政治、不講道德的領導干部容易把自身的惡德和惡行在群眾中傳播,破壞政治生態,毒害社會風氣。黨的十八大以來,重塑和治理政治生態是全面從嚴治黨的一項重要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與領導干部政德建設密切相關,各級領導干部尤其要做到堅守正道、弘揚正氣,襟懷坦白、光明磊落,堅持原則、恪守規矩,嚴肅綱紀、嫉惡如仇,艱苦奮斗、清正廉潔,要帶頭凈化政治生態,實現“正本清源、扶正祛邪”。
新時代領導干部立政德是社會道德建設的風向標。“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行風,必偃”[3]201。當政者的道德品質如同風向標,影響著整個社會道德發展的方向,對社會風氣的形成具有導向性的作用。在信息傳播速度快、負面輿論形成快的新媒體時代,當政者的不良道德行為更是對社會公眾具有強大的輻射作用,稍不注意就會影響治理全局。面對“正氣在上升,黨風在好轉”與“一些深層次問題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一些老問題反彈回潮的因素依然存在”的嚴峻形勢,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加強領導干部馬克思主義道德觀、社會主義道德觀、共產主義道德觀教育,發揮領導干部道德作為社會主體道德的作用,這樣才能保持公民道德的社會主義方向,引領良好社會風尚。
(二)提出了新時代領導干部政德建設的基本要件
早在1990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為官之德》一文中就指出:“為官之德在于清廉”[15]。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首次提出:“一個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16]。2016年,在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對廣大黨員干部提出了堅守正道、堅守原則、堅守規矩,以及明大德、嚴公德、守私德和重品行、正操守、養心性的要求,明確了新時代領導干部政德建設的基本要件。2018年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重慶代表團審議時提出:“領導干部要講政德。政德是整個社會道德建設的風向標。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盵17]
在提出新時代領導干部立政德的基礎上,習近平總書記對政德建設的每一個環節都作出了詳細的闡述。明大德是指“鑄牢理想,錘煉堅強黨性”[17],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在風浪考驗面前無所畏懼,在各種誘惑面前立場堅定,說到底是要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守公德是指“強化宗旨意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恪守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理念,自覺踐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的承諾”[17],說到底是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利益觀;嚴私德是指“嚴格約束自己的操守和行為”[17],做到戒貪止欲、克己奉公、廉潔修身、廉潔齊家,說到底是要做到慎獨慎初慎微,不以惡小而為之。
作為領導干部立政德的構成要件,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三者的力行具有不同的側重點,發揮著不同的作用。明大德強調的是“大道之行”,強調的是個體與組織之間的相互關系,是領導干部立政德的核心,是體現馬克思主義政黨先進性、方向性、根本性的政治道德,是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的根本要求。守公德強調的是個體與社會之間的相互關系,是領導干部立政德的關鍵,是一種具有公共性、服務性、實踐性的社會公德,與領導干部個人的權力運用、職業倫理等密切相關,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理念的必然要求。嚴私德強調的是個體與身邊人之間的關系,是領導干部立政德的立身基礎,體現的是一種個體性、本元性、基礎性的個人美德,是個人操守與全面立德的必要體現。在核心、關鍵、基礎的三層結構關系中,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相互銜接、互相作用,統一于新時代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的理論和實踐中,體現著新時代干部隊伍建設的根本原則和基本要求。
(三)揭示了新時代領導干部政德建設的核心要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歷來強調德才兼備,并強調以德為先。德是包括政治品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等,干部在這些方面都要過硬,最重要的是政治品德要過得硬?!盵18]把鍛造過硬的政治品德作為新時代領導干部政德建設的重中之重,是習近平總書記對領導干部政德建設作出的重大理論貢獻。
鍛造過硬的政治品德,核心是做到對黨忠誠。對黨忠誠是中國共產黨人的首要政治品格。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挑選干部第一條就是要看是否對黨忠誠。如何鑒別干部是否對黨忠誠?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黨忠誠是具體的、無條件的,在內容上包含著對黨的信仰、對黨的組織、對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忠誠;在原則上包含著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踐行上要做到一心一意、一以貫之,表里如一、知行合一,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毀其節。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全黨同志特別是高級干部必須加強黨性鍛煉,錘煉出忠誠的政治品格,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鍛造過硬的政治品德,途徑是發揚斗爭精神。發揚斗爭精神、勇于擔當作為,是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重要政治保證,也是領導干部良好政治品德的重要體現。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是干部在實踐中把握歷史機遇、應對風險考驗、實現目標任務的必要條件,要用“面對大是大非敢不敢亮劍、面對矛盾敢不敢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敢不敢挺身而出、面對失誤敢不敢承擔責任、面對歪風邪氣敢不敢堅決斗爭”這五條標準衡量干部是否具有斗爭精神。領導干部要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永葆“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堅定信念,錘煉“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罷艱險又出發”的頑強意志,鍛造“花繁柳密拔得開,風狂雨急立得定”的高強本領,始終保持敢于斗爭的風骨、氣節、操守、膽魄,不斷擦亮政治底色,永葆政治高尚。
總之,習近平總書記深刻回答了新時代領導干部為什么要講政德、講什么政德、怎樣講政德的根本問題,為新時代領導干部政德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
三、實踐維度:正確處理新時代領導干部政德建設的三對關系
加強新時代領導干部政德建設,是中國共產黨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指導實踐的集中體現,也是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遵守和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必要之舉。在繼承黨推動領導干部政德建設百年經驗、把握新時代領導干部政德建設基本要求的基礎上,正確處理領導干部政德建設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黨的建設、國家治理現代化之間的相互關系,構成了新時代加強領導干部政德建設的實踐維度。
(一)正確處理領導干部政德建設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間的關系
長期以來,領導干部政德建設始終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和重要環節。新時代正確處理領導干部政德建設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之間的關系,首先要突出政德建設對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
第一,明確領導干部政德建設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黨的十八大提出,要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與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相對應的概念,是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水平的綜合反映,是一個國家軟實力的重要表征。領導干部的政德作為一種特殊的道德,是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領導干部政德建設在對象、內容、手段上存在著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從對象上看,領導干部也是社會主義公民的一部分;從內容上看,政德包含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中;從手段上看,立政德同樣依靠教育和法律。另一方面,領導干部政德建設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高層次、高標準、高水平的道德建設。領導干部作為當政者、掌權者,其本質是人民的公仆,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因此,相較于普通群眾而言,領導干部在理想信念、理論水平、道德情操、遵紀守法等方面的標準更高、要求更嚴。新時代把領導干部立政德作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進行部署和規劃,既把握住了領導干部立政德的高標準,又明確了領導干部立政德的嚴要求。
第二,凸顯領導干部政德建設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努力成為堅定理想信念、牢記黨的根本宗旨、創造一流業績、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先鋒模范,是黨對各級領導干部的一貫要求,也是對領導干部政德建設具有引領作用的根本所在。為此,要凸顯政德在方向上的引領,即領導干部要進一步強化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學習和運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努力成為與消解共同理想現象作堅決斗爭的表率,以確保精神文明建設能夠始終堅守社會主義根本方向。要凸顯政德在價值上的引領,即領導干部要努力成為與自私自利、損人利己、唯利是圖、假公濟私等個人主義價值取向作堅決斗爭的表率,為在全社會鞏固和發展以共產主義理想和共產主義道德為核心的社會主義價值觀不懈努力,確保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和精神文明建設能夠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的核心理念。要凸顯政德在目標上的引領,即領導干部要成為與道德無用論、去意識形態化等錯誤思潮作堅決斗爭的表率,不斷深化對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相互關系的認識,確保始終占領服務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德高地。
(二)正確處理領導干部政德建設與黨的建設之間的關系
新時代領導干部政德建設說到底就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此,要正確處理領導干部政德建設與新時代黨的建設之間的關系,尤其要在黨的政治建設和組織建設中推進領導干部政德建設。
第一,深刻認識領導干部政德建設與黨的建設目標的一致性。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了新時代黨的建設的愿景,即“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于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19]。這一目標內在地包含了政治堅定、思想崇高、組織嚴密、紀律嚴明、作風純潔、制度健全、遏制腐敗等要求,根本目的是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以明大德、嚴公德、守私德為主要內容的領導干部政德建設,說到底是為了強化各級領導干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使其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穩步前進。從根本上來說,領導干部政德建設與新時代黨的建設都深刻體現著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和原則,都是為了更好地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二,在加強黨的政治建設中全面推進領導干部政德建設。黨的政治建設在新時代黨的建設中處于首要地位,發揮統領作用,是涵養和鞏固領導干部政治品德的根本途徑。要大力開展黨的科學理論教育、黨的政治路線教育、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提高領導干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筑牢領導干部的共產主義信仰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增強領導干部捍衛黨和國家的生命線、人民的幸福線的決心和勇氣;要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四史”教育,增強領導干部擁護核心、跟隨核心、捍衛核心的政治自覺性,堅決做到“兩個維護”,鏟除“低級紅”“高級黑”、兩面派、“偽忠誠”的思想根源;要突出加強政治能力訓練和政治實踐歷練,提高領導干部的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增強斗爭精神,強化政治擔當;要弘揚忠誠老實、公道正派、實事求是、清正廉潔的黨內政治文化,浸潤滋養領導干部的政治靈魂。
第三,在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中深化領導干部政德建設。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是黨的組織建設的基本遵循,也是深化領導干部政德建設的根本指導。要把黨的組織路線落到實處,就要堅持新時代好干部標準,在選拔領導干部上把好政治關、品行關、作風關、廉潔關,培養和選拔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好干部,把忠誠干凈擔當作為領導干部立政德的基本追求;要健全領導干部素質培育體系,引導領導干部在政德建設上打好政治基礎、健全知識體系、強化基本能力,提高領導干部政德建設的系統性、持續性、針對性;要完善領導干部隊伍的從嚴管理體系和正向激勵體系,為領導干部立德立言立行樹立正確導向,全面提高領導干部政德建設的實效性。
(三)正確處理領導干部政德建設與全面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之間的關系
新時代領導干部的政德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國家治理的現代化水平。新時代加強領導干部政德建設,要站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高度,健全和完善領導干部政德建設的相關制度,全面提高制度的執行力。
第一,領導干部政德建設與國家治理現代化相互促進、相輔相成。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及其執行力的總稱。一方面,作為新時代黨治國理政的一項重要工程,建立健全相關制度是領導干部政德建設的內在要求,并綜合體現在黨的領導制度、人民當家作主制度、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制度、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之中,構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現的重要組成部分。各級領導干部對相關制度的嚴格遵守和有效執行,將推動政德建設、提高干部理政水平,進而更好地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另一方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不斷健全及其執行力的不斷提高,必然推動領導干部政德建設相關制度的發展和健全,這也為領導干部政德建設提供強有力的制度保障。
第二,在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進程中構建領導干部政德建設長效機制。新時代加強領導干部政德建設,既要依靠豐富的教育手段,也要形成健全的制度規范,建立健全領導干部政德建設的相關制度是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支撐。為此,要把領導干部政德建設制度納入新時代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構建之中,健全錘煉干部忠誠干凈擔當政治品格的長效機制。具體來說,要落實領導干部重大事項請示報告制度,完善黨領導干部政德建設的具體制度,建立激勵領導干部提高政治品德的激勵機制等;要把領導干部政德建設納入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之中,健全領導干部密切聯系群眾的機制,探索完善推進基層民主、維護群眾合法權益的有效途徑;要把領導干部政德建設納入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制度之中,健全和完善理論學習教育制度,構建政德轉化為發展效能的體制機制;要把領導干部政德建設納入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以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體制機制,全面促進領導干部清正廉潔政治生態的形成。
參考文獻:
[1] 毛澤東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6.
[2]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13.
[3] 論語[M].張燕嬰,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
[4] 韓非子[M].陳秉才,譯注. 北京:中華書局,2007:233.
[5] 貞觀政要[M].駢宇騫,齊立潔,李欣,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09:6.
[6] 毛澤東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84.
[7] 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6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12.
[8] 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9] 江澤民文選: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56.
[10] 胡錦濤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531.
[11] 領導干部要講政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
[12] 陳云文集:第1卷[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352.
[13] 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83-84.
[14] 孟子[M].萬麗華,藍旭,譯.北京:中華書局,2006:145.
[15] 習近平.為官之道[J].領導科學,1990(9):32.
[16] 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7.
[17] 習近平李克強栗戰書趙樂際分別參加全國人大會議一些代表團審議[N].光明日報,2018-03-11(01).
[18] 習近平.努力造就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干部隊伍[J].求是,2019(2).
[19]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61-62.
責任編校? ?陳? ?瑤
Triple Dimensions of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Political Morality of Cadres in the New Era
GU Yuping, WANG Qicheng (School of Marxism, Nantong University, Nantong? 226019, Jiangsu, China)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political morality of cadres in the new era can be considered from three dimensions. In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logic,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political morality of leading cadres is the internal requirement and a consistent fine tradition to develop and expand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brilliant achievements the Party has made in its century-long struggle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formul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standards for Party members and the principles and requirements for building a cadre team. In the perspective of theoretical logic,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has clarified the overall strategy of the political ethics construction of leading cadres in the new era, deepened the basic content, revealed the core essence of the political ethics construction of leading cadres, and laid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strengthening the political eth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cti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struction of political morality and the cultivation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should be properly handle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rehensive and strict administration of the Party and comprehensively advanc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national governance and governance capabilities. Reference can be taken from these three dimensions to improve the pertinence and effectivenes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our cadres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 new era; leading cadres;construction of political morality; three dimen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