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峰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行與跟進,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已經成為教育發展的主題,其中合作學習能力受到了更加廣泛的關注。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法成為一種新的嘗試,它要求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運用多種策略提升合作學習法在教學中的效用。基于此,文章將從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法存在的問題以及實施路徑兩方面進行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合作學習;實施路徑;素質教育;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25-011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5.058
在當前的教育形勢中,素質教育的理念逐漸深入人心,人們的教育觀念也發生了一定的改變。而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教育工作者也在不斷地尋求一種更加高效的教學模式。合作學習法就是在這時被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并逐漸演變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但是,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當前的教學還存在很多問題,教師應該不斷地創新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施路徑,從而不斷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一、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法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的指導作用發揮不充分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發揮指導作用,但是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錯誤地理解了新課程標準的觀念。在合作學習的教學中出現了兩個極端問題:一方面,教師完全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忽視合作學習的作用,仍然以灌輸式的單向講解方法作為單一的教學方法,不注重學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另一方面,教師完全放任不管,導致課堂秩序混亂,學生的心思不在學習上,即使在合作學習中遇到困難向教師求助,教師也無動于衷。以上的這兩種現象,都是對合作學習法的錯誤理解,教師也沒有認識到自己在課堂中的引導作用。
(二)合作學習方法引入時機不恰當
在教學中,部分教師對合作學習的理念理解不清晰,所以他們很難把握合作學習在課堂中的引入時機。一些教師為了實施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不考慮教學大綱的要求和教材的內容,也沒有綜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只是為了體現合作學習的理念,而不斷地在不恰當的時機應用合作學習法,導致小學數學的課堂效率低下。
(三)合作學習中分組不合理
在當前的教學情況中,也存在分組不合理的情況。教師在分組時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和小組的均衡性,使得優秀學生能夠在小組內變得更加活躍,充分表現出自己的想法,同時也使得學困生逐漸失去了發言的機會,沒有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從而出現學困生越來越消極的情況。
(四)合作學習缺乏規范性
在當前的小學數學合作學習中,缺乏規范的合作學習制度。教師通常都會在提出問題之后馬上讓學生進行分組學習,課堂內的氣氛會立刻被點燃,不過這都只是表面的熱鬧。實際上,只有少數學生在發言和討論,大多數學生都不知道應該在合作學習中做些什么,也不知道按照什么順序或步驟做,然后教師又會在短暫的時間過后要求學生停止合作。在這樣的一段時間內,學生很難從中獲得知識或技能。
二、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施路徑
(一)開展教師培訓學習,轉變教師陳舊的教育理念
教師的教育理念決定了他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行合作學習的具體方法,也會對合作學習的效果產生直接的影響。如果教師準確地理解了合作學習的理念,具有非常強勁的專業能力,那么小學數學的課堂就會變得更加有效率,反之,則會阻礙小學數學教學的發展。然而,在當前的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都沒有準確地理解新課程標準對小學數學教學的要求,也不具備掌控合作學習課堂的專業能力,他們的意識還停留在傳統的教育思想中,對合作學習的概念沒有進行必要的了解,所以合作學習法在實際的教學中沒有發揮出預期的效果。因此,為了轉變教師的理念,突破傳統數學教學中的弊端,充分發揮合作學習對教學的促進作用,學校可以開展教師培訓,邀請專家學者前來指導,指出教師在教學中存在的不足,而教師自身也可以通過先進的信息技術,在互聯網上觀摩優秀教師的優秀教學案例,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深化對合作學習理論的理解,提高運用合作學習進行教學實踐的能力。這種方式可以有效地幫助教師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促使他們在學習交流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
(二)選取恰當的引入時機,發揮合作學習的最大效用
在小學數學這門科目中,并不是所有的知識都適合進行合作學習,一些簡單的基礎知識可以依靠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而一些抽象復雜的知識或者是學習中的重難點,可以引入合作學習方法。這樣既可以節省課堂教學的時間,又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但是,從合作學習法在當前的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情況可以看出,教師存在隨意引用合作學習法的情況,在那些依靠學生獨立思考就能解決的問題中胡亂使用合作學習法,沒有考慮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低,學生沒有獲得良好的學習感受和體驗。因此,為了發揮合作學習法的最大效用,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效率,教師可以從實際出發,把握住合作學習的引入時機。為了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在導入階段設置一些開放性的問題供學生討論;在教學重難點知識階段,可以讓各個小組進行合作討論,共同找出問題的答案;在鞏固復習階段,可以引入合作學習法,讓小組成員之間共同梳理知識,建立系統的數學知識體系。而針對那些簡單的問題和概念,教師可以交給學生自己解決,從而體現合作學習的優勢,增強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團結協作能力。
(三)組建科學的合作小組,保證組內成員的均衡性
每一個學生都是擁有不同學習水平和個性特點的個體,他們會在數學的學習中呈現出截然不同的學習效果,如果能在分組時考慮學生的差異,進行科學的分組,就能使合作學習的效率得到明顯的提升。然而,在當前的合作學習中,教師大多是依據學生的座位進行分組,考慮的只是地理位置上的便利性,而忽視了學生之間的差異,沒有考慮到他們之間存在的水平差異和個性差異,這樣的教學體現不出合作學習的優勢,甚至會使學困生產生更加嚴重的畏難情緒。因此,為了保證組內成員實力和水平的均衡,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有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教師可以綜合考察學生的學習水平、學習態度、性格特點等多方面的因素,將性格相似、水平差異不大的學生分成一個小組,這樣的分組能夠使優秀生在對比學習中,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和勝負欲,而將性格內斂、不愛表達意見的學生分到一個小組,延長他們的自主思考時間,也能使每一個學生都有表達自己的機會,增強他們在學習中的主人翁意識。這樣的分組方式,使得小組各個成員之間的水平呈現一種均衡穩定的狀態,從而使不同的學生都能在合作學習中有所收獲,逐漸建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