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加營
數學建模是數學六大核心素養之一,是高中數學課程的重要內容,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以下簡稱“2017年版課標”)中“數學建模”的各項內容、要求見文末表1。由此可見,2017年版課標在數學建模的“課時學分、內容要求、教學提示、學業要求”等方面提出了具體、明確的指導意見,為落實新課程、實施新教材指明了教學實踐路徑。

表1 數學建模的課標要求
此外,2017年版課標在附錄部分還對數學建模素養做了三個水平的劃分(限于篇幅,這里不再列出),這也為我們開展數學建模教學提供了依據。下面結合蘇教版高中數學新教材必修一、必修二的教學,談談高中生數學建模素養的培養。
筆者曾設計相關數學建模測評試題(見附錄)來評價學生的數學建模素養,從測評結果看,學生在水平三上處于很低狀態。因而,重視數學建模素養的培育,把數學建模教學常態化,是刻不容緩的現實要求。為此,我們需要做到如下兩點。
首先,保障課時。依據新教材中提供的素材,參照2017年版課標的課時安排,確保數學建模教學課時到位。如必修課程中“主題五數學建模活動與數學探究活動”建議6課時,在實際教學中,“數學建?;顒印睉才?課時,具體見表2。

表2 必修課程數學建模教學課時(建議)
其次,要精心設計教學。數學建模的教學準備往往要比其他教學內容花費更多時間,需要從問題背景、概念內涵、數據分析、其他學科知識等多方面查閱資料,為問題簡化提供基礎。在原有的數學建模水平一和水平二的教學實施基礎上,應特別重視水平三的教學設計和操作實踐。教師需精心設計熟悉的、關聯的、綜合的情境,引導學生發現和提出問題,建立合適的數學模型,準確求解模型,自覺檢驗模型,進而完善模型,最終分析和解決問題。教師應幫助學生積累數學建模的策略,掌握模型思想,提升解決問題能力,不斷發展數學建模素養。
例如,必修一關于“體重與脈搏”的問題中只給出“動物消耗的能量E與通過心臟的血流量Q成正比,動物的體重與體積成正比”的信息,備課時要查閱資料,擬出問題:①什么是血流量?什么是脈搏率?②心臟每次收縮擠壓出來的血量與心臟大小的關系?③動物心臟大小與這個動物體積的關系?④動物體內消耗的能量與身體的表面積的關系?⑤動物表面積與體積的大致關系?⑥如何在Excel中進行數據擬合?如何找到最優擬合函數?
實施本課題教學時,需從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環節進行精心安排。
課前:讓學生查閱紙質資料或電子資源,搞清以上①至⑥問題,會在Excel中作出數據的散點圖,會用“添加趨勢線”尋找擬合函數。
課中:出示問題,引發思考,引導學生按照“簡化假設、建立模型、求解模型、檢驗結果”的步驟逐一完成。
課后:回顧與評價本次建模過程,總結體會其中要點,掌握重點步驟,消除難點,解開疑點,積累建模經驗。例如,構建數學模型時,若所給數據較大,可以對已知數據取對數,從而使變換后的數據“均勻”,有利于發現趨勢或規律。
認真實施新教材的設置內容,充分保障新教材中“數學建模活動”的教學課時和訓練學時,確保數學建模教學進入常態化,改變原來為應試而進行的零散、偶然、短暫的應用題教學現象。
組織學生開展數學建模的選題、開題、做題、結題活動,結合數學教學軟件(如幾何畫板、Geogebra、Cabri 3D等)、“互聯網+”等教育信息技術,開展數學實驗、現場操作、實際體驗、合作探究等研究活動。例如,學習“數列”后,進行存款利息、按揭貸款、理財產品等數列模型構建活動;學習“解三角形”后,進行旗桿、教學樓、電視臺等高度測量活動,體驗三角形模型的應用;學習“函數”后,進行一次、二次、反比例、冪、指、對、三角等函數模型構建活動;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對超市商品價格、路線最優設計、效益最大化、能耗最小化等問題進行建模活動??傊瑢祵W課堂之中的數學建?;顒樱▊戎赜谒揭凰蕉哪繕耍┖驼n堂之外的建模操作活動(側重于水平三的目標)結合起來,讓學生體會數學的有用、有趣、有美、有神,既提升興趣、增強動力,又訓練思維、培育素養。
首先,深入研究新教材中有關數學建模的例題、習題,除涉及相關知識點外,充分挖掘其蘊含的數學思想、數學文化、模型結構,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做好反思評價,積累課本中的數學建模資源。在研究教材中數學建模素材的基礎上,做好這些問題的拓展工作,充分發揮教材例題習題的輻射功能和母題功能。
其次,認真研究2017年版課標及“課標解讀”中數學建模案例,將這些案例融入數學建模的教學中,特別是體現水平三的建模問題,根據模型系列,歸納梳理,形成數學建模資源。
最后,從數學期刊、數學應用與建模專著、數學應用競賽、大學建模競賽中,或直接引用,或改編改造,或簡化移植,作為數學建模教學的資源。
將以上的建模教學資源,按照模型類別或教學時序,編輯成冊,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數學建模校本課程,不斷積累、修改、完善,為數學建模素養的達成提供課程保障。
附錄
測試題1(數與代數)
(1)(由《中學數學應用與建模》第80頁例8改編;水平一,記為Q11)
長為180cm的銅棒,要截成10段材料,規格是12cm,23cm兩種,每種規格都要有,試找出材料利用率在95%以上的落料方案。
(2)(由《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解讀》第103頁“水平二的問題”改編;水平二,記為Q21)
一個容積一定的無蓋圓柱形罐,它的底面半徑為r,高為h,問當h∶r為多少時,罐的表面積最?。?/p>
(3)(由《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解讀》第103頁“水平三的問題”改編;水平三,記為Q31)
我們經常能在超市中看到這樣的情形:同種商品會有大小不同的型號,價格各不相同,比如某品牌的牙膏有40g,120g,180g等幾種質量規格的產品,價格分別為3.70元,9.30元,13.20元。試對影響商品銷售價格的因素進行分析,選擇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研究主要因素與價格的關系,從而得到商品價格關于牙膏質量的函數關系。
測試題2(圖形與幾何)
(1)(2010年江蘇高考試題第17題第1問,水平一,記為Q12)
某興趣小組測量電視塔AE的高度H(單位:m),垂直放置的標桿BC的高度h=4m,點A、B在地平面上,EC與AB相交于點D,仰角∠ABE=α,∠ADE=β。該小組已經測得一組α、β的值,tanα=1.24,tanβ=1.20。請據此建立幾何圖形,并算出H的值。
(2)(水平二,記為Q22)
墻上有一壁畫,最高點離地面4米,最低點離地面2米,觀察者從離地面高1.5米處觀賞該壁畫,問:觀察者離墻多遠時,眼睛觀察壁畫上下沿形成的視角最大?你能利用幾何知識作出觀察者的位置嗎?
(3)(水平三,記為Q32)
電影作為一種消費,人們總是希望自己能坐在電影院的最佳位置,使得視覺、聽覺得到最好的享受。在設計影院時,已經充分考慮了觀眾看電影的舒適度,對于影院的地板傾角、前后排椅子之間的距離等都經過了精心的設計。而盡管如此,不同位置看電影肯定也有很大差異,什么位置是看電影的最佳位置呢?試建立數學模型分析。
測試題3(概率與統計)
(1)(由《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選修2-3》習題2.4第10題改編,水平一,記為Q13)
某城市平均每10個家庭中2個家庭有小汽車。若從這個城市中任意選出5個家庭,試求2個以上(包括2個)的家庭有小汽車的概率。
(2)(水平二,記為Q23)
某高級中學要調查學生談戀愛的比例。設計了一副紙牌,其中75張印有問題①,25張印有問題②,兩個問題為:①你談過戀愛嗎?②你學生證末位號碼是偶數嗎?
調查100名學生,讓被調查學生任意抽取1張牌(隨即放回,并不讓調查者知道被調查者抽到的問題,以保證被調查者給出真實的回答),學生根據牌上所對應的問題用“是”或“否”加以回答。若有18人回答“是”,學生證末位號碼是偶數的概率為0.5。請估計該校學生談過戀愛的人數的比例。
(3)(由《生活中的概率趣事》第92頁問題改編,水平三,記為Q33)
某市的出租車共有3200輛,其中藍色的有2720輛,綠色的有480輛。在一起晚上發生的肇事逃逸案中,目擊者確認肇事出租車是綠色的,實驗證明目擊者在晚上正確分辨綠色和藍色(正確地將綠色歸為綠色,藍色歸為藍色)的概率是80%。如果你作為法官,會采納目擊者的證詞嗎?請從數學角度說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