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娟 李永生 張云鵬 李霞 陳麗娜
摘? 要:探索符合新時代需求的新醫科人才培養體系對醫學教育改革至關重要,實現醫學向以“醫工、醫理、醫X交叉學科支撐的醫學教育新模式”轉變。生物信息學即典型的、前沿的多學科交叉的新醫科專業。生物信息學專業在確立“厚基礎、重能力、求個性”的辦學定位,明確“醫工結合的新醫科生物信息學人才”培養目標的基礎上,以成果為導向,緊跟科技前沿,創建多學科交叉融合特色課程體系。通過課程整合、增加前沿課程、更新課程內容等措施,逐步完善建立以生物信息學知識技能為核心的交叉學科課程體系建設,從而培養適應中國高等教育的、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生物信息學創新型復合人才。
關鍵詞:新醫工科;多學科交叉融合;生物信息學;課程體系
中圖分類號:G640?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1)21-0085-04
Abstract: It is important to explore the cultivation system of talents of new engineering that meets the needs of the new era, so as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medicine into a new medical education model supported by medical engineering, medical science and medical Science. Bioinformatics is a typical frontier interdiscipline of new medical engineering. On the basis of the education orientation of "thick foundation, heavy ability, seek individuality" and the training goal of new engineering bioinformatic talents, the bioinformatics major is results-oriented, closely following the frontier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creating a characteristic course system of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Through course integration, adding cutting-edge course content, updating course contents and other measures,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disciplinary course system with bioinformatics knowledge and skills should be gradually improved. Based on these arrangements, innovative bioinformatics talents will be with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bility to adapt to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keywords: new engineering; integration of multi-disciplinarity; bioinformatics; course system
針對中國高等教育的現狀,教育部提出加快實施“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強調探索符合新時代需求的新醫科人才培養體系對醫學教育改革至關重要,實現醫學向以“醫工、醫理、醫X交叉學科支撐的醫學教育新模式”轉變。新醫科是為適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要求,融合傳統醫學與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全面整合精準醫學、轉化醫學等方興未艾的醫學新領域,打造中國特色的“新醫科”教育新體系,培養能夠運用交叉學科知識解決未來醫學領域前沿問題的高層次醫學創新人才。
2015年,精準醫學計劃開辟了醫學科技發展的前沿方向,組學大數據是精準醫學發展的基礎[1]。目前隨著高通量檢測技術不斷改進和檢測價格的不斷下降,促生了以基因組、轉錄組和蛋白質組為代表的大量多組學生物醫學大數據。多組學大數據產生不再是瓶頸,急需解決的是怎樣讓堆積成山的多組學大數據變得對科學家和臨床醫生具有意義,并最終惠及客戶和患者。生物信息學(Bioinformatics)應運而生,已成為精準醫學中的焦點、精準醫學前進的助跑器[2]。生物信息學作為一門由醫學、生物學、數學和計算機科學融合產生的交叉前沿學科,主要通過研發并應用數學方法及計算機技術,對海量生物醫學大數據進行管理、整合、分析、建模,從而研究生物醫學資源中蘊含的重要信息,闡明新的生物醫學規律,獲得傳統生物醫學手段無法獲得的創新發現[3]。特別是隨著高通量檢測技術的迅速發展和生物醫學組學大數據的不斷積累,生物信息學不僅為解決復雜的生物醫學問題提供可能,還為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甚至新藥開發等重要醫學問題產生巨大推動作用。隨著大數據和精準醫學的興起及迅速發展,生物信息學也逐漸成為當今生命科學和自然科學的重大前沿交叉研究領域之一。
綜上,產業界和學術界對生物信息學的認知發生了轉變,促成了生物信息領域工作機會的增長。2014年science雜志有篇報道提到:“在大數據時代,生物信息學迎來了好時候,也是令人激動的時刻”[4]。黑龍江省歷來重視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更是“十三五”規劃的重點,生物信息學具有重要推動作用。縱觀國內外現狀,生物信息學的人才極其缺乏,生物信息學專業教育越來越重要。在新時代,適應新醫科發展理念,培養醫工結合的生物信息學人才是“十三五”規劃對黑龍江省及我國高等醫學教育提出的人才培養目標[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