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輝
(武漢武鋼綠色城市技術發展有限公司,湖北 武漢 430000)
盆景元素的大量運用是現代園林景觀中的點睛之筆[1]。園林景觀中的每一處盆景元素所蘊含的設計元素具有較為明顯的差異性,擁有著自身不同的內容。盆景藝術作為傳統園林景觀的重要組成內容,歷史悠久,能夠借助植物、山石或其他材料通過現代化的工藝將自然景觀在盆景中濃縮展現,具有造型多樣、觀賞度較高的特點,因此盆景藝術擁有縮小園林的美譽。盆景藝術在園林中的應用與發展,能夠提升園林的整體觀賞性,豐富園林的元素,從而促進園林整體發展的多樣性以及多元化。
我國國土遼闊,南北方以及各地區的差異較明顯,不同地區的園林景觀不同,因此盆景藝術元素應用方式也各不相同[2]。根據我國盆景元素的風格分析,可以將盆景元素風格分為5個流派:嶺南派、海派、川派、蘇派、揚派。本文著重對海派及嶺南派進行分析,海派盆景藝術特點是其具有多元化的展現風格,在整體布局上注重盆景景觀的多樣性以及層次性,以求給人視覺上的直觀沖擊,在制作過程中力求體現山林野趣,較為重視自然界樹木的形態,尊重不同樹種的差異性與個性,講究枝片造型,注重盆景藝術所表達的內涵,從而體現出欣欣向榮的繁榮景象(圖1)。

圖1 上海植物園盆景
我國盆景元素流派中的“嶺南派”也具有較強的影響性。嶺南派具有雄偉蒼勁、古樸自然的特點,形成過程中受到嶺南畫派的影響,創造了以“截干蓄枝”為主的獨特的折枝法構圖,具有其自身“茂挺自然,飄逸豪放”的特色,在廣州地域廣為流傳。廣州被譽為花城,地理位置特殊,因此廣東的盆景藝術被稱作嶺南派。廣州地區的氣候相對溫暖,陽光較為充足,具備了較為優越的氣候條件,為嶺南派盆景的發展提供了基礎保障[3]。我國廣州地區的盆景藝術發展時間較早,是全國盆景優秀城市代表,廣州市的盆景協會是我國成立最早的盆景協會,具有較強的代表性,廣州市有多位國內優秀盆景大師,由此可見廣州市盆景藝術具有較高的價值,在發展過程中對國內盆景藝術以及國際盆景藝術產的影響較大[4]。
盆景藝術融合了山石盆景與山水畫的優勢,全面展現盆景藝術獨特的特點[5]。在對山石盆景和山水畫融合借鑒過程中,仍然存在差異,例如盆景藝術如果想要展現山水中的山峰,那么就要考慮到前山與后山會出現重疊的問題,要想從盆景藝術中體現出山峰的氣勢磅礴,就要在山腰上結合山水畫的畫法畫上一層云霧,但是在實際設計過程中具有客觀局限性,山石的移動只能依靠左右方向調整,因此表達方式較為困難[6]。
園林景觀中盆景藝術的造型都具有獨特的美感[7]。最常見的盆景藝術的造型采用獨峰式、雙峰式和聚峰式進行造型確立[8]。獨蜂式的表現手法是將一塊峰石放在盆內,再對這塊峰石進行加工,使這塊峰石能夠體現出山丘或溝壑,在峰石周圍散落一些其他小山石,起到點綴的作用;雙鋒式盆景采用的是長方形或橢圓形的盆,盆的種類可以選擇瓷盆或石盆,在一個盆內設計兩座峰石,傳達出左右相望或是隔水相望的美感;聚峰式盆景造型多采用多種峰石進行盆內設計,重點突出一種峰石,其他峰石要與重點峰石形成一個錯落有序的畫面,采取高低參差以及有聚有分的透視手法,將盆景藝術的美感進行全面體現[9]。
園林景觀盆景多以人工設計為主。例如我國北京故宮博物館中所珍藏的料石梅花,這一作品主要將瑪瑙雕佛手作為盆,將佛手進行一大一小的合抱,并在盆外雕刻精致的景觀[10]。部分園林景觀盆景藝術將這一作品作為設計參考,結合設計師的創意展現出具有藝術價值的盆景作品。人工盆景景觀的整體工藝技術較為精湛,整體風格造型十分高雅,因此近幾年來備受園林設計者的青睞,從根本上提升了人工盆景的作用,促進了人工盆景的整體發展[11]。人工盆景的創作過程較為繁瑣,要求制作人員具備較高的審美觀念及較強的動手能力,能夠參考盆景藝術的發展歷史打造具有較高品質的人工盆景。
盆景藝術是園林藝術中具有最高難度、最深理論且最廣應用的園林小品之一[12]。通過實景考察分析,了解到多數大型園林建筑都有盆景園或是大型盆景建筑,盆景建筑逐漸成為園林中的重點景觀。例如上海的植物園、昆明的世博園以及桂林伏波山公園等,都建有較為出色的盆景藝術園,常用的有榕樹、松柏、九里香、紫薇、三角梅等[13]。立足于盆景藝術的廣泛應用層面分析發現,當今時代人們的居家庭院陽臺中也逐漸擺放了盆景景觀,由此側面彰顯出盆景景觀的整體藝術價值,且應用范圍逐漸廣泛[14]。
霧化盆景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園林水景假山建設,霧化盆景中蘊含著霧化原理,能夠為水景假山營造出云霧繚繞的意境[15]。當前園林景觀樹木采用較多的是以自然樹型為主的樹木,在建設過程中將少量的枯枝以及逆枝進行修剪。隨著時代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我國很多園林景觀都將樹木修剪建成各種各樣的造型,從而提升整體樹木的美感[16]。常見的灌木經常被修剪成球形;較高的榕樹,三角梅以及余數等經常被修剪為云朵造型;盆景中也經常將樹木修剪成迎客松造型[17]。大型園林樹木景觀會建設叢林式盆景,針對其中樹木的大小、高矮進行適當修剪,將樹木修剪成錯落有致、高低分明的造型提升樹木的整體美感,在園林中隨處可見的峰石也被修葺成千姿百態的形狀,或如高山聳立,或如蛟龍盤臥,這種手法稱之為盆景的點時手法[18]。
我國園林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具有較大的影響性,從秦漢時期的宮院逐漸發展到明清時期的宮廷后花園,無一不是歷史的象征。盆景藝術擁有著“小中見大”“縮龍成寸”的理論,“小中見大”的理論實質就是在盆景中充分的展現自然景物,例如假山造景、曲徑通幽等方式都屬于“小中見大”理論[19]。我國很多園林在景觀中建造假山水景,在幾米高的假山上布置庭樹、瀑布、臺階等模型,將名山大川縮小展示,充分體現了盆景藝術的萬能性;水旱盆景的布置手法在現代園林景觀樹林、草地中應用十分廣泛,多數園林在景石布置過程中多采用同一種類型的石頭,假山造型石頭的紋理取向也較為一致,這種考究的布置手法盡數體現了水旱盆景的布置手法;在盆景藝術設計過程中,多采用“藏露對比”的手法進行藝術布置,“藏露對比”的藝術手法在園林景觀中就是簡單的明暗對比;盆景藝術中的“縮龍成寸”“小中見大”,能夠從根本上體現園林景觀的多樣性以及豐富性[20]。
盆景藝術誕生于園林藝術并且作用于園林藝術,從園林景觀的現狀發展來看,盆景藝術是園林景觀中重要的體現方式,能夠從根本上提升園林景觀的整體觀賞度。盆景藝術與園林景觀各具特色,盆景藝術在園林景觀中能夠將自身的藝術特色進行淋漓盡致的體現;園林景觀內擁有盆景藝術能夠從根本上提升自身的觀賞性,因此,盆景藝術與園林景觀是相輔相成的。
園林盆景藝術會在不斷發展過程中逐漸優化自身的建設手法,在國家倡導盆景藝術的大環境下,盆景藝術的發展前景光明,盆景藝術是一種活的藝術,是工藝與藝術的結合體,加強園林盆景藝術的建設能夠提升各地區景觀的觀賞度,從根本上滿足人民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