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義
(新鄭市人民醫院腫瘤血液科,河南 新鄭 451100)
胃癌是臨床常見惡性腫瘤,發病率排名第2位,死亡率排名第3位,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呈逐漸上升趨勢。胃癌具有病情隱匿的特點,絕大多數患者就診時已為晚期,增加治療難度,威脅患者生命安全[1]。臨床多采用化療,目前普遍采用奧沙利鉑聯合替吉奧(SOX)方案,該方案能抑制腫瘤DNA復制及轉錄,但長期應用會引發諸多不良反應[2]。中醫藥理論認為,胃癌屬于“積聚”“噎膈”范疇,多由于飲食不節、脾胃損傷、血淤客胃、積聚成塊而發病,應采用溫陽通絡、益氣健脾等治療措施[3]。另外,如何抑制腫瘤細胞的侵襲轉移成為臨床研究熱點,目前相關研究較少[4]?;诖耍狙芯恐荚谔接憸仃柦∑o助SOX方案治療晚期胃癌患者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選取本院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98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化療組和聯合組,每組各49例。化療組男25例,女24例;年齡47~76歲,平均(56.87±4.62)歲;胃癌部位:胃體16例,賁門胃底23例,胃底10例;TNM分期:Ⅲb期29例,Ⅳ期20例。聯合組男26例,女23例;年齡48~77歲,平均(57.21±4.58)歲;胃癌部位:胃體17例,賁門胃底22例,胃底10例;TNM分期:Ⅲb期28例,Ⅳ期21例。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①納入標準:經病理細胞學、組織學、CT等影像學檢查確診為胃癌;TNM分期為Ⅲb~Ⅳ期;中醫診斷,主癥為腹部疼痛、胃脘脹滿,次癥為食少納差、倦怠乏力、氣短懶言、脈細弱舌質淡;卡氏評分(KPS評分)體力狀況≥70分,功能狀況≥60分;近1個月內未接受其他抗腫瘤治療;預計生存期≥3個月;肝功能、血常規均處于正常范圍;臨床資料完整;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簽署知情同意書。②排除標準:合并心血管系統、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障礙;合并其他部位腫瘤或全身感染性疾??;對本研究藥物過敏。
1.3.1 化療組 采用SOX方案化療治療,其中奧沙利鉑(山東新時代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33247),130 mg/m2,第1天靜脈滴注3 h;替吉奧(Taiho Pharmaceutical Co.,Ltd.,國藥準字:H20130811),40 mg/m2,2次/d,第1~14天口服。21 d為1個周期,連續治療3個周期。
1.3.2 聯合組 采用溫陽健脾湯輔助SOX方案化療治療,SOX方案用法用量同化療組,溫陽健脾湯藥方組成:太子參20 g,蛇舌草15 g,炒白術15 g,莪術15 g,龍葵15 g,炒谷麥芽15 g,法半夏10 g,茯苓10 g,陳皮10 g,炒枳殼10 g,桂枝10 g,干姜6 g,炙甘草4 g。加水600 ml,水煎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溫服,1劑/d,連續治療3個周期,并給予止吐藥、保護心臟功能及肝功能、脫敏治療藥物;進行生化指標、血常規、心電圖檢查,若發生Ⅳ度不良反應,可在下個治療周期減少15%~25%化療藥物。
腫瘤病灶完全消失,未出現新病灶,腫瘤標志物正常,且持續4周以上為完全緩解(CR);腫瘤病灶體積縮小>30%,且持續4周以上為部分緩解(PR);腫瘤病灶體積縮小≤30%或增加<20%為穩定(SD);腫瘤病灶體積增加≥20%或出現新病灶為進展(PD)。疾病控制率=(CR+PR+SD)例數/總例數×100%。
①療效。②治療前、治療3個周期后兩組中醫證候積分,每項主癥0~6分,共0~12分;次癥0~3分,共0~12分,總分0~24分,分數越高癥狀越嚴重。③治療前、治療3個周期后兩組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癌胚抗原(CEA)、糖鏈抗原724(CA724)、鞘糖脂類抗原242(CA242)],采集清晨空腹靜脈血5 ml,以3 000 r/min的速度離心10 min,分離得到血清,采用化學發光法測定,試劑盒購自北京華科泰生物技術有限公司。④治療前、治療3個周期后兩組腫瘤轉移侵襲指標[乙酰肝素酶-1(HPA-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5(ARK5)、重組人S100鈣結合蛋白A4(S100A4)],采集血清方法同上,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試劑盒購自上海酶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⑤兩組不良反應,包括消化道反應、肝腎功能損傷、中性粒細胞計數減少和骨髓抑制。
聯合組疾病控制率87.76%高于化療組71.43%(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治療3個周期后,兩組中醫證候積分低于治療前,且聯合組低于化療組(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分)
治療3個周期后,兩組血清CA242、CA724、CEA水平低于治療前,且聯合組低于化療組(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比較
治療3個周期后,兩組血清HPA-1、ARK5、S100A4水平低于治療前,且聯合組低于化療組(P<0.05)。詳見表4。

表4 兩組腫瘤轉移侵襲指標比較
聯合組不良反應低于化療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5。

表5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n,%)
胃癌多與幽門螺桿菌感染、飲食習慣改變、生活節奏加快有關,會嚴重影響消化功能及生活質量,縮短生存時間,且大多數確診時已為晚期[5]。臨床應積極采取措施阻止腫瘤增長,延緩病情發展,挽救患者生命。
SOX方案中,奧沙利鉑能抑制DNA合成,具有較強抗腫瘤活性;替吉奧是氟尿嘧啶衍生物,對腫瘤細胞具有持續殺傷作用,并維持較高血藥濃度[6]。但長期應用會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導致患者無法耐受而中斷治療。中醫藥治療晚期胃癌具有明顯優勢,該理論認為胃癌病機為陽氣虧虛、氣血淤滯、脾胃虛弱,應以溫陽益氣、扶正健脾、化痰祛淤為主要治則[7]?;诖?,本研究采用溫陽健脾湯輔助治療,結果顯示聯合組疾病控制率87.76%高于化療組71.43%,治療3個周期后聯合組中醫證候積分低于化療組(P<0.05)。溫陽健脾湯中太子參、炒白術可益氣溫陽、養胃健脾;炒枳殼、法半夏、陳皮可健脾行氣、降逆止嘔;炒谷麥芽、茯苓、莪術可健脾利水、活血化淤;龍葵、蛇舌草可清熱解毒、化淤散結;干姜、桂枝可溫中散寒、回陽通脈;炙甘草可和中[8]。諸藥合用可溫陽通絡、益氣健脾、行氣降逆,從而降低中醫證候積分,療效顯著。
血清腫瘤標志物是評價腫瘤治療效果的常用指標,參與胃癌的發生發展進程,同時腫瘤侵襲轉移與預后具有密切相關性?;诖?,本研究對血清腫瘤標志物及創新性侵襲轉移指標進行探討,結果顯示,治療3個周期后,聯合組血清CA242、CA724、CEA、HPA-1、ARK5、S100A4水平低于化療組(P<0.05)。CA242等腫瘤標志物能準確反映癌癥進展程度及腫瘤狀態;HPA-1編碼蛋白能降解跨膜蛋白聚糖,與腫瘤細胞侵襲相關;ARK5屬于激活蛋白酶,在腫瘤發生、凋亡中發揮重要作用;S100A4與細胞運動調節、細胞質骨架力學有關,廣泛存在于惡性組織中,表明侵襲轉移度較高。現代藥理學研究證明,溫陽健脾湯中太子參水煎液能顯著改善免疫因子水平,增強機體免疫力;蛇舌草能激活T細胞,釋放干擾素,殺死腫瘤細胞[9];白術能減弱腫瘤細胞侵襲性,促進其凋亡,從而降低血清腫瘤標志物及轉移侵襲指標水平,防止病情進展。另外,聯合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化療組(P<0.05),表明中藥治療能減少化療所致不良反應,安全性較高。
綜上所述,溫陽健脾湯輔助SOX方案化療治療晚期胃癌效果顯著,能降低中醫證候積分,改善血清腫瘤標志物及轉移侵襲指標水平,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