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美隨 司 同
肺癌是在全球范圍內呈現高發病率、高病死率的惡性腫瘤疾病,以呼吸困難、咳嗽、胸悶等為典型癥狀[1]。化療是治療肺癌的常規方法,通過口服或注射藥物以殺滅癌細胞,但應當注意的是,化療對于正常細胞同樣具有殺滅效果,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承擔劇烈的毒副反應,身心均會受到嚴重損害,因此,給予必要的干預措施以減輕患者癥狀和毒副反應有重要的臨床意義[2,3]。本研究采用扶正解毒湯治療,并實際以北京普祥中醫腫瘤醫院收治的肺癌患者為例開展相應試驗,取得理想效果,現有匯報見下。
1.1 一般資料采用分層隨機法將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北京普祥中醫腫瘤醫院治療的96例肺癌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8例。其中對照組男性28例,女性20例;年齡31~73歲,平均年齡(51.26±8.52)歲。觀察組中男性29例,女性19例;年齡35~72歲,平均年齡(50.96±7.27)歲。2組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診斷標準肺癌診斷標準[4]:①患者臨床癥狀表現為呼吸困難、咳嗽、咳痰、胸悶、呼吸音減弱;②肺部CT結節或腫塊陰影,邊緣呈細毛刺或腦回狀。
1.3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臨床癥狀、肺部CT、細胞學檢查、病理學檢查結果符合肺癌的診斷標準;②化療前心電圖、血尿常規、肝腎功能檢查結果均正常;③預計生存期超過6個月;④患者及家屬對研究方案知情且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惡性腫瘤;②合并活動性結核;③合并嚴重感染性疾病;④對扶正解毒湯藥物成分過敏;⑤存在嚴重出血傾向;⑥合并精神疾病無法正常溝通。
1.4 方法
1.4.1 治療方法對照組行常規化療,其中鱗癌患者給予哈爾濱譽衡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注射用鹽酸吉西他濱(國藥準字H20063675)靜脈滴注,1 g/m2,第1~3天;德州德藥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注射用順鉑(國藥準字H37020524),靜脈滴注,20 mg/m2,第1~3天。腺癌患者給予上海創諾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多西他賽注射液(國藥準字H20113165)靜脈滴注,75 mg/m2,第1天;注射用順鉑,靜脈滴注,20 mg/m2,第1~3天。小、大細胞肺癌給予福建金山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依托泊苷注射液(國藥準字H35021397)靜脈滴注,80~100 mg/m2,第1~3天;注射用順鉑,靜脈滴注,20 mg/m2,第1~3天。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扶正解毒湯治療,藥方組成:生黃芪30 g,炒白術20 g,茯苓15 g,五味子10 g,法半夏9 g,浙貝母15 g,瓜蔞15 g,白芥子9 g,紫蘇子12 g,炒萊菔子15 g,杏仁9 g,桔梗10 g,丹參15 g,生甘草6 g。上述藥物水煎制劑,1劑/d,分早晚服用,2組均連續治療2個化療周期。
1.4.2 觀察指標①統計2組患者呼吸困難程度。2組患者呼吸困難程度采用呼吸困難評分(mMRC)進行分級,分級標準[5]:0級:呼吸困難僅在運動時出現;1級:呼吸困難在步行爬小坡或平地快步走時出現;2級:呼吸困難在平地慢步走或需停下休息時出現;3級:呼吸困難在平地步行100 m后出現;4級:呼吸困難在穿、脫衣服時出現。②記錄2組患者肺功能指標水平,包括呼氣峰流速值(PEF)、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鐘用力呼氣容積(FEV1)。③統計2組患者毒副反應嚴重程度。2組患者毒副反應嚴重程度采用國際化療毒副反應分級表2.0(NCI-CTC2.0)進行分級,分級標準[6]:0級:無毒性;1級:輕微毒性;2級:中度毒性;3級:重度毒性;4級:毒性威脅生命;5級:毒性致死。
1.4.3 統計學方法計數資料(呼吸困難程度、化療毒副反應嚴重程度)、計量資料(PEF、FVC、FEV1)錄入SPSS 18.0,分別以百分比、均數±標準差表示,分別行卡方檢驗、t檢驗,P<0.05為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呼吸困難程度對比觀察組中呼吸困難程度0級、1級患者例數均較對照組更多,且2級、3級、4級患者例數更少,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呼吸困難程度對比 (例,%)
2.2 2組患者肺功能指標對比2組患者治療前肺功能指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后PEF、FVC、FEV1等肺功能指標水平均較對照組更高,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肺功能指標對比 (例,
2.3 2組患者化療毒副反應嚴重程度對比觀察組中化療毒副反應程度0級、1級患者例數均較對照組更多,且2級、3級患者例數更少,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組中5級患者例數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化療毒副反應嚴重程度對比 (例,%)
肺癌病因目前尚不明確,懷疑與吸煙、飲食、肺部疾病、空氣污染、職業暴露等多種危險因素有關[7]。化療是肺癌的主要治療方式,但其強烈的毒副作用,往往會給患者身心造成雙重損害,使治療依從性大幅降低,為此,研究減輕肺癌化療過程中毒副作用的方法極為重要。得益于近年中醫理論的完善與相關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臨床研究者開始使用中醫方法控制癌癥治療中的不良反應,其中以扶正解毒湯報道眾多,其被廣泛運用于宮頸癌、直腸癌等多種惡性腫瘤的治療中[8,9]。為進一步觀察該藥物對肺癌患者癥狀及不良反應的改善作用,本研究以北京普祥中醫腫瘤醫院患者為例開展試驗。
試驗結果顯示,觀察組中呼吸困難程度0級、1級均較對照組更多,且2級、3級、4級更少,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后PEF、FVC、FEV1等肺功能指標水平均較對照組更高,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扶正解毒湯可以通過糾正患者肺功能減輕患者呼吸困難癥狀。此外,觀察組中化療毒副反應程度0級、1級患者例數均較對照組更多,且2級、3級患者例數更少,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扶正解毒湯可以緩解化療所致的毒副作用。分析試驗結果產生原因,是因為扶正解毒湯方用生黃芪、炒白術、茯苓、五味子、法半夏、浙貝母、瓜蔞、白芥子、紫蘇子、炒萊菔子、杏仁、桔梗、丹參、生甘草。其中生黃芪、杏仁可增強人體免疫;炒白術、茯苓可除濕健脾;五味子可斂肺止咳;法半夏可燥濕化痰;浙貝母、瓜蔞可鎮咳散熱;白芥子可溫肺豁痰;紫蘇子可平喘抑菌;炒萊菔子可降氣化痰;桔梗可宣肺祛痰;丹參可活血祛瘀;生甘草可調和諸藥,全方合用共奏扶正益氣、宣肺解毒、止咳化痰之效[10]。
綜上所述,肺癌患者采用扶正解毒湯治療有助于減輕呼吸困難,可能與該藥物改善患者肺功能有關,且扶正解毒湯可以減輕化療毒副作用,是具有臨床推廣實效性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