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傳播學視閾下的中印教育題材電影

2021-09-03 09:25:25張倩慕玲
電影評介 2021年9期
關鍵詞:印度情感文化

張倩 慕玲

從《三傻大鬧寶萊塢》《摔跤吧!爸爸》,再到《起跑線》,教育題材電影既是最早引起中國觀眾共鳴的印度電影,在中國掀起“印度電影熱潮”,創造了一次又一次“現象級”的電影神話,可謂是現實題材電影的成功典范。由表1可以看出,在《摔跤吧!爸爸》《起跑線》在中國熱映之后制作并上映的有著相似故事的中國教育題材電影:《銀河補習班》和《學區房72小時》,無論是在票房還是在口碑上,卻都遠遠落后于前者。本文嘗試從傳播內容、傳播方式、傳播效果等維度進行比較研究,分析產生不同傳播接受效果的深層次原因,以期對中印電影的互鑒發展提供些許思考。

一、議題設置:從折射多面到聚焦一點

“議題設置”是大眾傳播的重要功能之一。電影作為一種大眾傳播媒介,可以選擇揭示或回避某個社會問題,可以通過對反映某一議題的電影的集中生產和傳播,釋放集聚效應,突出該議題的重要性,具體到某一部電影,可以對某個議題進行多種形式富于變化的重復和集中“設置”。這些“議題設置”方式都能夠起到增強傳播效果和說服力的作用。反過來說,如果某一部電影沒有圍繞中心議題展開敘事,議題過于繁雜,那么,說服力和傳播效果就會大打折扣,這也是中國教育題材電影票房和口碑都不及印度教育題材電影的原因之一。

《學區房72小時》的中心議題本應是圍繞“學區房”展開的“教育話題”,但“情感、職場、信任、道德、代際傳遞”等熱點議題也摻雜其中,占了較大比例,這些議題與“教育話題”關聯度不高,不但不能起到突出主要議題的作用,反而使主題的明確性和批判性減弱,觀眾的接受和理解難度增加,情感共鳴的深度和廣度受到限制。同樣,《銀河補習班》幾乎沒有馬飛自主學習、勤奮蛻變的鏡頭,馬飛最終成為“航天員”也沒有興趣、經歷方面的鋪墊,反而是“冤案、失業、好友背叛,天災”等無關主題的情節雜糅貫穿全劇,削弱了馬皓文和兒子如何實現夢想的表達部分。“主次不清”“枝節過多”“議題繁雜”使影片在“細節的具體性、敘事的邏輯性”[1]方面存在問題,真實性經不起推敲,主題游移而不明確,對觀眾的感染力大為降低。相比之下,《摔跤吧!爸爸》中,女兒在父親嚴格的訓練和愛的鼓勵下,最終奪得世界冠軍,主題明確,情節發展合乎情理、真實自然。《起跑線》則緊緊圍繞拉吉夫婦為女兒爭取重點學校入學資格所做的一系列努力而展開,對教育存在的貧富差距、階層固化等問題進行了反思,揭示了教育的真諦:教育的目的不是獲得財富、地位和名利,而是回歸本我,塑造品格,美德教育才是真正的精英教育。主題明確,矛盾沖突集中且一以貫之。

二、敘事方式:從殘酷揭示到溫情抒寫

能夠實現良好的傳播效果,不僅與傳播內容有關,還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受眾是否接受。印度教育題材電影就具有鮮明的“受眾意識”,特別注重采用觀眾普遍容易接受、樂于接受的敘事方式和敘事風格。首先是以“情感事件、情感模式與情感力量為核心”的“情感敘事”。“觀眾情感與作品情感互相接近的必然結果,是不同程度的情感共鳴”,[2]作品情感愈接近觀眾情感,這種共鳴就越深刻,電影的傳播越成功。《起跑線》表現了父母對孩子毫無保留的愛以及貧富差距懸殊的朋友之間真誠無私的友情。《摔跤吧!爸爸》中,父親對女兒從嚴厲的要求到溫情的鼓勵,女兒對父親從抗拒到理解再到感激,“父女親情”的“感情線”是推動影片情節發展、支撐影片精神內涵的“主線”,其對“親情、友情”等“純粹而濃郁、簡單而強烈”的普世情感的表達帶給觀眾強烈的情感體驗,獲得了普遍的情感認同,成為印度電影深受各國觀眾喜愛的重要原因。

其次是“給人帶來輕松愉快觀影體驗”的“去沉重化敘事”。印度教育題材電影和其他現實題材電影總是充滿娛樂元素,以其特有的輕松喜劇敘事手法,將尖銳的對抗轉化為溫情脈脈的敘述,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教育題材的沉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緣于印度的民族文化,印度人“相信生命的輪回轉世,這輩子的缺憾還有下輩子來彌補”,具有“淡化苦難、苦中求樂”的品格[3]。另一方面是基于社會現實和觀眾需要,在印度,“看電影”已經成為一種全民的生活方式,社會各階層都習慣于通過“看電影”來宣泄壓力,獲得精神慰藉。《三傻大鬧寶萊塢》和《我的個神啊》的導演希拉尼就曾坦誠自己的電影理念:“人們辛苦了一天,走進影院不是要陪導演一起苦大仇深。有些導演喜歡直面生活的痛苦、社會的悲哀。但我如果要講一個道理,就要用幽默、開心的方式來講。”[4]印度電影的這一特點在《起跑線》中也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活寶夫婦從普通人家“穿越”到上流富人區,又“穿越”到貧民窟,卻頻頻遭遇“水土不服”,引發層層笑料。

印度教育題材電影擅長在“充滿戲劇性沖突、娛樂好看的故事”中揭示現實,將“類型敘事”與“情感敘事”“去沉重化敘事”相融合,產生強大的敘事張力,既產生了扣人心弦的娛樂效果,又能引發廣泛深刻的情感共鳴,讓人們在娛樂享受中完成對現實人生的思考,同時,又能較好地把握“現實性和娛樂性”成分在電影中的比例,避免主要起“調劑”作用的“娛樂性”成分喧賓奪主,堅持“讓現實感、創意與深度優先于電影的流行程度”[5]。相反,中國現實題材電影就表現出完全不同的敘事風格。不管是沿襲了中國傳統文學藝術“苦難敘事”風格、充滿悲憫情懷的《銀河補習班》,還是采用紀錄片的拍攝手法,在緊張、壓抑的氛圍中,一筆一劃地刻畫出殘酷現實的《學區房72小時》,其沉重、克制的敘事方式,都是和當下普通大眾的情感需要及欣賞習慣有一定距離的。

三、價值引領:從隱晦結論到明確結論

電影作為一種大眾傳播媒介,能夠“不斷地把信息傳遞給大眾”,而信息中所包含的“思想、理論、觀念”,“能在精神上影響廣大的觀眾(群眾)”,對社會生活產生極其巨大的影響,[6]但是有的電影傳達出了明確結論,而有的電影的結論卻比較隱晦,中國教育題材電影就屬于后者。《學區房72小時》的結局是傅重費盡周折買到的“學區房”卻因為新的動遷規劃而不在學區范圍內了。為了實現一個目標,他不惜一切代價,兜兜轉轉,最后又回到了原點,所有的努力是為了什么?但是這個問題,創作者在電影中并沒有給出答案。《銀河補習班》亦然,馬飛擔心父親堅持翻案會影響自己入選航天飛行任務,勸父親放棄申訴,連新聞發布會都沒有通知父親,雖然馬皓文最后選擇了理解兒子,但影片卻沒有任何表現馬飛后悔的情節,作為兒子,他怎樣做才是對的?電影始終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指向。

相比而言,“印度電影制作者有著更明確的社會教育意識,把印度社會現實做成一幕幕戲劇樣本”。[7]《起跑線》中,拉吉夫婦參觀完學校以后改變了自己最初單純求得心靈安慰的想法,從打算資助一個孩子到資助整個學校,“這不僅是電影的一個情節,也是導演通過電影所宣傳的一種教育慈善的思想。面對教育不公的難題,導演給出了他的一個建議”。[8]當拉吉沒能幫窮人朋友希亞姆拿回原本就屬于他兒子的上學名額時,決定把女兒送進之前一直不愿意去的公立學校,這種態度的轉變是巨大的,但又是合情合理,符合人的情感邏輯的,影片這樣安排意在告訴觀眾,怎樣做,才是一對合格的父母、一個正直善良的人應該做出的正確選擇。

《摔跤吧!爸爸》中,馬哈維亞將女兒培養成世界摔跤冠軍的故事告訴觀眾:不管什么樣的家庭,改變子女未來可能性的途徑依然存在,那就是——教育,而且教育不但能改變孩子的未來,還能改變一個國家的未來。馬哈維亞對女兒進行嚴苛又瘋狂的訓練的同時,不忘給予女兒一次次精神上的鼓勵和安慰,讓女兒感受到自己付出的辛苦都是值得的,這又用實際行動闡釋了一個公認的人生道理:付出總有收獲,勤奮、刻苦才有可能改變命運。

可見,中國教育題材電影重“啟蒙和反思”,而印度教育題材電影則注重給觀眾一個明確的價值理念,并且這個價值理念往往是蘊含了“共通的人性和普世價值觀”。那么,這兩種傳播效果有什么不同呢?“研究證據明確地顯示,給出結論的傳播會產生有效的說服力,而讓受眾自己得出結論的傳播,效果則會減弱許多。”[9]因此,中國教育題材電影不僅在市場反響和觀眾反饋上不及印度電影,在對觀眾的影響和對社會的價值引領方面也尚有距離。

四、內容為王:從印度故事到中國故事

美國傳媒業大亨雷石東在20世紀90年代最早提出了“內容為王”這一理念,強調“傳播內容”的重要性,盡管這一理念隨著傳播技術和媒介的演進升級而不斷遭到質疑,但是,“不論傳播媒介怎樣翻新,人們進行媒介接觸的出發點和歸宿始終是為了獲取信息的內容。技術創新很容易因被模仿而失去領先優勢,而內容創新則是難以復制的競爭力。”[10]質言之,傳播效果從根本上來說還是由傳播內容決定的,而“所有形式的信息傳播都可以當作敘述來理解”。[11]“講故事”就是一種易于接受的“敘述”,“比以傳統方式列出的一些理由更有說服力。”[12]很多人不是被正式的論證說服的,而是在潛移默化中被故事所征服。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電影作為一種傳播活動和敘事藝術,增強其傳播效果的核心就是講好故事。對“敘述”也就是“講故事”的質量的評判有兩條標準,第一就是“連貫性”。“一個有連貫性的故事是講得很好的故事。連貫性包括三種一致性。首先是內部一致性,菲希爾稱之為論證性或結構性的連貫性。這是某個故事的各個部分‘緊湊的程度。其次是外部一致性,菲希爾稱之為材料連貫性,就是這個故事與其他故事的一致性,或根據先前從其他故事中獲悉的事件來判斷該故事的完整性。最后,人物連貫性是與故事中人物的可信度有關的”。[13]中印教育題材電影在“連貫性”上就給出了不同的表現。《摔跤吧!爸爸》對真人真事的藝術呈現是符合“三種一致性”的;而《銀河補習班》雖然也批判了應試教育,但馬皓文卻是通過向教導主任作出“期末馬飛的成績進入全年級前十名”的保證才得以讓兒子留在學校繼續學習的,實質上是在用自己反對的成績標準來證明自我價值。這與應試教育的理念一致,卻與影片所傳遞的素質教育價值觀念相悖。再者,兩部影片雖然都是脫胎于傳統的“勵志故事”模式,講述了父親和孩子之間的教育故事、成長故事、親情故事,但是《摔跤吧!爸爸》所闡釋的教育的意義并不局限于個人的成功,而是上升到家國責任的層面;《銀河補習班》雖然再現了1990年亞運會火炬傳遞、1998年抗洪,以及載人航天飛船發射成功等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標志性事件,馬飛也被父親培養成了一名為祖國航天事業做出貢獻的出色的航天員,但是馬飛在個人利益面前置“父親蒙冤的痛苦和伸冤的迫切”于不顧,不但與影片宣揚的“素質教育對人的品格塑造”的理念相悖,而且也是情感常識所不能認可的。上述多處情節與影片主題的不一致,使《銀河補習班》較難稱得上是一個“好故事”。

其次,“好故事”的第二條標準就是“真實性”,而且是具有獨特吸引力的“真實性”。“講得很好的故事仍然可能沒有說服力。它必須還要有真實性”。“真實性是某個故事的真實程度或可靠程度……一個真實性的故事會表現出‘良好理由的邏輯性或是聽者認為是良好理由的一套價值觀。”[14]所謂“獨特的吸引力”,就是自身標志性的文化和個性。在真實性方面,該片雖然展現了中國教育的真實狀況,但也不乏類似《銀河補習班》那樣的不合常理、有違常情的情節,如“小寶自殺”既不符合人物正常的行為邏輯,也不符合情感邏輯,不但沒有引起觀眾絲毫的同情,反而讓觀眾因為他的自私和懦弱覺得不解、可笑,甚至是反感、厭惡。在獨特性方面,《起跑線》中,窮人居住區的生活以及三段歌舞(拉吉在新家聚會上跳舞、公立學校孩子在自己學校和名校舞臺上的表演)都具有鮮明的印度民族文化特色和現實特征。《摔跤吧!爸爸》講述的“通過教育和個人奮斗改變女性命運”的印度故事,也是既真實又有本國特色的。《學區房72小時》盡管也融入了上海話等地域元素,但是并未展現出中國文化的個性和內涵,因此在獨特性上并不具有較強地吸引力。

五、印度電影跨文化傳播成功的啟示

(一)真實性張力:國家形塑的“軟硬結合”

“真實性”是現實主義的內在追求,是“現實題材”電影的“生命”,也是塑造國家形象最有說服力的“硬核”要素。“真實性”又分為“歷史真實”和“藝術真實”,而“歷史真實”又分為兩種,已經發生過的和當下發生的客觀事實。印度現實題材電影特別注重對當下現實的真實呈現,而這恰恰是中國電影所欠缺的。相關調研顯示,在國外觀眾心目中,“傳統”的印象遠大于“當代”的境況。這是21世紀以來海外上映的中國電影所共同造成的刻板印象,亦是中國電影在跨文化傳播過程中進行“議題設置”的必然結果。縱觀中國電影海外傳播的三個階段,在以張藝謀、陳凱歌為代表的第五代影人用鏡頭拼湊出的“民俗中國”形象中,“一個現代化的、充滿創新精神、充滿生機與活力、多姿豐富的當代中國形象在電影中是‘缺席的”;[15]以賈樟柯、婁燁、王小帥為代表的第六代影人鏡頭中的國家形象則是游走在社會邊緣的群體個體生命的精神獨語,“那些夸張、扭曲、偏激的符號化形象指認,在跨文化傳播中制造出種種關于中國形象的誤解,進而加劇東西方文化間矛盾的固化”;[16]而近年來在海外電影節獲獎的《白日焰火》《推拿》等影片,仍舊是“依托非當代性的題材、落后的城市空間、糾結的人性弱點來講述當代中國的故事。對‘飛速發展的中國國家形象建構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與此同時,海外觀眾對中國電影的態度仍舊停留在‘文化獵奇范疇,難以深入”。[17]即使是對于反映當下現實的教育題材,中國電影也沒有做到真實地展現,《銀河補習班》就因為片面追求“銀河”意象的“象征性暗示”和對理想現實的編織,舍棄了最為重要的“真實性”,而最終沒有獲得觀眾的認同。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電影的“真實性”,一部現實題材電影如果聚焦太“實”,缺乏藝術上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不能以藝術的方式剪裁、提煉和整合現實素材,把握和觀照當下,也是難以滿足觀眾獲得嶄新審美體驗的需要的,因此,電影亦呼喚“藝術真實”。《摔跤吧!爸爸》所傳達的“對事之執著”的“人人皆有梵性”的東方哲學理念和美學精神,《起跑線》明明在刻畫生活的苦痛和生存的困境,但卻常常出現的幽默輕松的臺詞、情節和面對苦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物形象,以及其對樂觀、愉悅精神的放大和對悲傷、哀愁情緒的收斂……都是通過藝術手法在呈現印度社會現實的同時也真實反映了印度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

可以說,我們還沒有找到更多合適的題材、合適的方式向世界講好當下中國故事,從而更好地與世界觀眾進行情感溝通與心靈對話。那么我們應該怎么做?正如北京大學教授陳旭光所言,“無論是平民文化、主流文化,還是傳統文化,都應該在當下的歷史背景下和諧共處并實施當下性轉化”。[18]而實現這一轉化,就要求中國電影在“歷史真實”和“藝術真實”的張力下找到最合適的平衡點,塑造真實鮮活而又符合對外傳播目標的當下“中國形象”。

(二)生活敘事:貼近受眾的“平民視角”

電影作為大眾敘事媒介,可以講述生動形象易為受眾接受的“故事”,同時,電影又是一種大眾傳播媒介,能夠突破語言限制、地域限制等諸多其他各種媒介的諸多限制,施展出十分突出的國際傳播能力,因此,在跨文化傳播中,應當充分發揮電影的這兩個優勢。在印度,低廉的電影票價,讓生活在最底層的貧困階層也能看得起電影,所以在體制上,印度電影已經完全大眾化、平民化了。在內容上,印度電影舍棄宏大敘事,側重對當下日常生活以及愛情、親情與友情的展現和對各類社會問題的揭示,以一種平民化的敘事視角講述印度人民的喜怒哀樂,“不僅有效喚起本土觀眾包括海外印裔這支重要觀影群體的情感與文化認同,也將當代印度的正能量與正面形象展現傳播于國際舞臺”,使印度電影成為“對外展示印度文化、傳播國家形象的重要手段”。[19]因此,以電影為途徑進行國家形象塑造,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在表現內容上選擇貼近普通受眾的日常生活題材。

(三)共同經驗:文化質素的“重新編碼”

無論是教育題材還是其他題材,電影在跨文化傳播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出現“文化折扣”現象。“文化折扣”越弱,跨文化傳播的效果越好,跨文化受眾的接受度越高。如何減弱“文化折扣”,填補中外受眾的認知溝壑?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努力找尋人類意識的同一性和共同經驗”。“共同經驗”并不是與生俱來、固化不變的,而是可以在傳播的過程中“培養”的。根據霍爾的“編碼/解碼”理論,“電影的意義生成是編碼與解碼共同作用的結果,編碼意義與解碼意義之間沒有必然的一致性。在影視作品的跨文化傳播語境中,受眾對話語意義的解讀會受到自身社會地位、知識結構、文化體系的影響。為降低這種解讀誤差,跨越不同文化語境間的障礙,創作者就要在編碼過程中將預先選定的‘優勢意義嵌入到文本中,盡量擴大經驗重疊范圍。”[20]這個“重疊范圍”就是“共同經驗”。那么,如何擴大這個“重疊范圍”呢?就是要在進行影像符號的跨文化編碼時,首先要根據目標受眾的文化背景、審美經驗和他們能夠接受的話語方式、表現形式將自身文化代碼進行改造,以減少理解障礙,減弱“文化折扣”,從而實現大眾媒介產品的跨文化傳播,這個“改造的過程”就是文化質素“重新編碼”的過程。

電影對文化質素的“重新編碼”可以分“兩步走”:一是內容;二是形式。印度電影的成功之處就在于首先從內容上利用“異化”的方法,充分挖掘自己的民族文化和精神價值,然后將民族文化置于全球文化范疇,通過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和表現手法,將一種超越了國家和民族局限的、對人性的深層次思考進行重新編碼,“歸化”為“真善美”等與人類本性密切相關的共通的價值追求,從而降低影片文化精神的解讀誤差,最大限度擴大“共同經驗”,產生文化認同。

總之,從根本上說,印度電影的成功主要是由于其在符合世界電影通用規律基礎上形成了自身標志性的民族文化特征。因此,中國電影一方面應該潛心挖掘我們的文化精粹,塑造中國文化形象的差異性,但又不能只“求異”而不“求同”,要將傳統文化、本土文化進行轉譯,使之成為普世文化;同時,“在國家文化傳播全球性競爭的環境下,調整和拓展中國電影的文化定位,將民族意識和人類意識、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進行交融與轉換”,[21]如此,才算成功實現了跨文化的傳播和國家形塑,也才能夠向世界文化傳播貢獻中國價值,在當下國際文化軟實力競爭中發揮中國文化的優越性、融合性和統攝力,使中國“世界共同體”理念得到更廣泛的認同和踐行。

參考文獻:

[1]陸紹陽.《銀河補習班》:游移在現實和夢想之間的得失[ J ].電影藝術,2019(5):50.

[2]余秋雨.觀眾心理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174).

[3]陳艷君.拉庫馬·希拉尼電影作品喜劇元素探析——基于“新概念印度電影”的視角[ J ].當代電影,2015(12):126.

[4]季星.“印度電影正經歷最好的時代”——對話《三傻大鬧寶萊塢》導演拉庫馬·希拉尼[N].南方周末,2014-05-02.

[5]周星,李侃.現實面孔、理想面相與浪漫面容——論近年來印度電影美學的生成機制[ J ].當代電影,2019(11):66.

[6]汪天云等.電影社會學研究[M].上海:三聯書店上海分店,1993:171-172.

[7]陳紅梅.印度現實題材電影的類型表達——從《起跑線》的現實性與非現實性說起[ J ].青年記者,2018(27):92.

[8]李菁.中產焦慮與階級固化:印度電影《起跑線》教育不公題旨解讀[ J ].電影評介,2018(22):47.

[9][美]約瑟夫·克拉珀.大眾傳播的效果[M].段鵬,譯.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6:94,91.

[10]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傳媒學院.南方傳媒研究(36輯)[C].廣東南方日報出版社,2012:83.

[11][12][13][14][美]斯蒂文·小約翰.傳播理論[M].陳德民,葉敏輝,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305,306-307,307.

[15]饒曙光.國家形象與電影的文化自覺[ J ].當代電影,2009(2):10.

[16][17]戰迪.觀念、身份、結構:當代中國電影對國家形象塑造的建構主義機制與路徑[ J ].當代電影,2019(2):79,80,83.

[18]范志忠等.國家形象的影響建構與傳播[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44.

[19]胡黎紅,藺晚茹.從“印度故事”看“中國故事”[ J ].當代電影,2017(1):72,71.

[20]楊濤,張建中.敘事表象與深層編碼新概念印度電影跨文化傳播策略研究[ J ].電影評介,2020(1):43.

[21]李小麗.中國電影跨文化傳播中的文化共生與意義共享[ J ].現代傳播,2013(9):82.

猜你喜歡
印度情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今日印度
中外文摘(2021年23期)2021-12-29 03:54:04
五彩繽紛的灑紅節 印度
幼兒100(2021年8期)2021-04-10 05:39:44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長,保持獨立
失落的情感
北極光(2019年12期)2020-01-18 06:22:10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長,保持獨立
誰遠誰近?
印度式拆遷
海峽姐妹(2015年5期)2015-02-27 15:11:02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无码熟妇丰满人妻啪啪| 久久毛片基地| 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 久久6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女主播|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中文| 不卡无码网| 制服丝袜在线视频香蕉|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网站| 国产国产人成免费视频77777| 国产97视频在线| 欧美自慰一级看片免费| 免费亚洲成人| 久久黄色毛片| 91免费国产高清观看| 国产精品真实对白精彩久久| 福利姬国产精品一区在线| a级毛片毛片免费观看久潮| 欧日韩在线不卡视频| 国产一线在线| 久热精品免费| 国产主播在线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app| 91麻豆国产在线| 午夜精品福利影院| 久久久精品无码一二三区| 亚洲综合色婷婷| 日本在线国产| 欧美a在线看| 激情六月丁香婷婷四房播| 成年看免费观看视频拍拍| 丁香婷婷久久| 一本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 尤物成AV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国产高颜值露脸在线观看| 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天天综合天天综合| www.精品国产| 美女免费精品高清毛片在线视| 亚洲欧美色中文字幕| 美美女高清毛片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人人干| 国产精品片在线观看手机版| 欧美中出一区二区| h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极品粉嫩小泬免费看| 国产特一级毛片| 福利国产微拍广场一区视频在线| 婷婷伊人五月| 欧美一区二区丝袜高跟鞋| 亚洲无码精品在线播放 | 国内精品视频区在线2021| 亚洲精品欧美重口|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影院| 97se亚洲综合在线韩国专区福利| 成人韩免费网站| 成人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首页| 色国产视频| 精品91自产拍在线| 91色爱欧美精品www| 亚洲黄色成人| 国产美女在线观看| 亚洲自拍另类|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成人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AⅤ波多系列中文字幕| 天堂成人av| 日本在线欧美在线| 色综合色国产热无码一|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软件| 六月婷婷综合| 午夜视频免费试看| 色爽网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部在线观看| 日韩毛片基地|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国产专区综合另类日韩一区| 国产精品欧美激情|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av专区| 手机永久AV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