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書文
摘要:初中語文教材中蘊含豐富的人文精神、道德修養的知識。教師在教學中采用情景教學法,可以使學生更能體會作者寫作情感、理解文章的內容,還可以使課堂的學習氣氛變得歡快、有趣。對此,教師恰當的使用情景教學法,進行語文教學,可以為學生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語文基礎。
關鍵詞:初中語文;情景教學;策略研究;
前言:隨著社會不斷發展,素質教育備受重視和推崇。教師為了提升自身的教學質量和效果,積極創新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而情景教學法的出現,可以幫助教師很好的完成教學目標,對學生的學習也有極大的幫助。
一、增強情景創建意識、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一種無形的動力,促使人們積極主動去學習和探索未知領域的知識。對人們的工作和學習產生積極影響。學生的學習亦是如此,為了讓語文的課堂教學變得生動、有趣,更加吸引學生注意,教師可以根據課文內容,進行合適的情景建立,有創建情景的意識,從而調動學生積極性,增添課堂歡快學習氣氛。如常見的情景教學有,問題情境教學法、多媒體情景教學法、故事情境教學法、游戲情境教學法等,對于提升課堂的學習氣氛、增加師生交流互動有極大的幫助。
二、創建問題情景、促進思維發展
設置問題進行提問教學,是培養學生思維邏輯發展的重要手段。我國古代許多教育家也把提問作為重要教學環節。作為初中語文教師也要懂得借鑒這種教學方法,努力將提問問題融入到課堂教學中,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為學生的思維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例如,在學習朱德先生的《回憶我的母親》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作者的生活背景進行播放,讓學生了解作者當時的生活是處于什么狀態。進而對學生提問:“從開頭我們看到作者描述他的母親是一位勤勞的人,那么是從哪些地方體現的?其中表現了作者母親怎樣品質?母親的做法對作者本身帶來哪些影響?”利用這些問題的提出,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文章內容,體會作者的情感,從而引導學生要關愛、尊重自己的父母。
三、創設扮演情境、深化知識理解
語文課本中的內容題材多種多樣,其中不乏多種人物、動物對話的場景。為了使學生更加體會課文中的每個角色的內心情感,了解作者寫作的心情。教師在講解課文時,可以設設立角色扮演情境,讓學生根據分配的角色,進行劇本設計,活動安排,進而上臺演示,讓學生在趣味交流互動中、加深對文章的感知和理解。例如,在學習《精神的三間小屋》時,教師可以把引導學生進行合理分配小組,小組交流探討小屋的特征,進而合作演繹、闡述每間小屋的特點,從而引導學生更加明白這“三件小屋”的含義。
四、借助現代技術、豐富學生感官體驗
事情只有在我們親身經歷或者觀看后才會有深刻的體會,對于語文課文中的許多內容也是如此,能夠把這些知識借助某種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才能使學生的理解更加透徹。語文教學能夠引導學生了解世界、認識世界,是我們開闊視野、增加見解的載體,可能做不到面面俱到讓學生去體驗、感受,但是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的優點,來豐富學生的感官體驗,使同學們更能理解文章所帶給我們的感受。
例如,在學習《中國石拱橋》時,由于透過課文我們不能清晰的感知這些橋的魅力與宏偉,對此教師可以借用先進信息技術,為學生播放有關趙州橋、盧溝橋、石拱橋的圖片和視頻,通過視頻和圖片,讓學生感受到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勤勞,學習他們的不怕艱難、艱苦奮斗的精神,是他們的無私付出,造就了一座座神奇橋梁的誕生。也促使學生了解到“中國石拱橋”的魅力,借助多媒體播放豐富學生的感官體驗,使它們更加能理解石拱橋。
又如,在學習《“飛天”凌空--跳水姑娘呂偉奪魁記》時,由于單一的通過閱讀課文,學生很難想象當時呂偉的跳水表情、動作以及現場感眾多觀眾、評委的表情變化,很難體會當時人們激動的心情,那么教師則可以利用先進信息設備進行有關視頻的播放,觀看當時呂偉跳水的一系列動作,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學生興趣,去感受那種直擊內心的自豪感。播放結束后,教師可以詢問學生觀看視頻后,內心的想法是如何,從而引導學生要熱愛自己的祖國,為那些英勇的而感到自豪和驕傲,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
結束語: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情景教學法,能夠幫助教師更好的設計教學活動,優化和豐富教學內容,讓內容變得更加生動、有趣,便于學生理解和學習。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為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的通過情景建立,來設計教學活動。
參考文獻:
[1]柯長波.情景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學周刊,2021,{4}(23):21-22.
[2]高曉霞.情景教學法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策略探討[J].考試與評價,2020,{4}(10):55.
[3]楊文麗.初中語文教學中情景教學法的運用研究[J].當代家庭教育,2020,{4}(26):106-107.
[4]蘆曉娟.淺談情景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2020,{4}(2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