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衛芳
摘要:小學是語文學習的基礎階段,該階段的學生開始識字造句,開始了規范的“說話”,語言能力就成為了小學語文教學培養的重要內容之一。小學階段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有著特殊而關鍵的意義,所以教師要積極探討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改進優化教學措施,讓學生的語言能力能在一個高效的課堂上得以提高。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言能力;培養;教學
人類進行語言的創造,不管是哪一種語言,它的基礎功能都是進行表達。語文具有交流溝通的作用,也可以進行情感的表達。它在人才的培養過程中占有很重要的意義。在具體的語文標準中,要求教師增強學生的語感和對語言把握的能力。所以在進行小學語文課程教學的時候,教師要把這一部分的培養當成一個重點。下面就從這個要點出發,具體地分析一下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方法,從而為促進學生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培養學生語言理解能力的重要性
(一)提高學生學習漢字的能力
漢字是語言的一部分,培養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能夠有效地提高他們對漢字的學習能力。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漢字教學是重點之一,而大多數學生對生字都有著巨大的陌生感,這種陌生感是他們學習漢字的最大困難,所以,他們需要依靠不斷地練習寫字來減少這種陌生感。這一現象可以表明,大多數學生對漢字的學習能力都不高。漢字的學習能力關系著學生綜合能力的成長,尤其是認識和學習其他學科知識,都需要依靠漢字來完成,而培養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能夠有效地促進他們對漢字學習能力的提高。當學生具備一定的語言理解能力時,他們不僅能夠快速地理解生字,而且還能夠獨立完成生字的學習,從而加快他們學習漢字的效率。
(二)提高學生對課文的閱讀能力
課文是學生學習生字的輔助物,它可以培養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還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對課文的閱讀能力。課文是小學語文教材的主要內容之一,它能夠培養學生多方面的知識與能力。在小學語文教材課文中包含著重點學習的生字和帶生字的句子,很多學生是先從認識生字再進入到閱讀課文的過程,其實正確的學習順序應為先從閱讀課文再到認識生字,而這一過程需要具備一定的語言理解能力才能更好地認識生字。因為在一定的理解能力作用下,學生對課文的語言有著獨立的思考,從而促進他們閱讀能力的提高,并且還能夠有助于他們對生字的學習。
(三)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語言是表達的重要方式,培養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能夠有效地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表達能力不僅是一種日常技能,它還是學生成長過程中一個重要的標志。學生在小學啟蒙階段,他們的語言知識庫由小變大,他們的語言理解能力是由弱變強的,而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在這兩者的作用下變得越來越強,這是他們進步的體現,也是他們學習成長的標志。為了讓學生獲得突出的學習成長與進步,教師需要通過對他們語言理解能力的培養,來不斷地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培養學生語言理解能力的方法
語言理解能力是一種比較特殊的思維能力,它需要通過對語言的學習來提升思維上的理解能力,而學生在小學語文學習過程中對語言的認知度正處于開發時期。所以,教師培養學生語言理解能力的方法可以運用間接的方法來促使他們語言理解能力的提高,具體如下。
(一)運用動畫語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的語言表達、行為方式和特長愛好等都是以興趣為主導,而在語言方面也有著學生特有的興趣。大多數學生對動畫影片的興趣都非常濃厚,并且他們對動畫中的語言非常熟悉和了解。所以,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時可以運用動畫語言來激發學生的語言學習興趣。動畫語言包括人物說話語言、人物名稱語言和事物名稱語言等,在這些語言中有很多詞語是學生能夠獨立認識和理解的,這不僅為學生學習漢字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還給教師開展拓展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資源素材,以便激發學生更多的學習興趣。
動畫語言對培養學生語言理解力有很大的作用,它能夠讓學生產生相關的聯想來促進他們對語言的理解。例如,學生在課堂上聽到“喜羊羊”這個詞,他們可能立即聯想到關于“喜羊羊”的動畫片,當教師單純地問“喜羊羊”為什么叫“喜羊羊”時,學生或許不懂,但當教師同時問“喜羊羊”為什么叫“喜羊羊”,“灰太狼”為什么叫“灰太狼”時,他們可能就容易懂了,因為這兩個人物在動畫片中的形象能夠給學生提示作用,在學生的理解中,“喜羊羊”是好人,充滿著陽光正能量,是一只喜氣洋洋又可愛的羊,而“灰太狼”總是給羊群帶來傷害,是一只充滿灰暗力量的大狼。所以,學生能夠在動畫語言的興趣中學習語言并獲得語言理解力的成長。
(二)運用生活語言拓展課本生字教學
生活語言是學生最為熟知的語言,他們大多數時候都是在與生活語言進行交流。在課本教材中有很多學生必須認識和學習的生字,他們可以通過拼音認識這些生字,也可以從課文中看到這些生字的運用,但是他們大多數都沒有完全地理解這些生字的真正含義和用法。課堂上,語文教師會教學生對生字的造句方法,然而他們能夠聽會這些句子的內容,卻不會獨立完成造句的方法。所以,生活語言是學生學習生字較為合適的方法之一,同時也是教師拓展課本生字教學的有效方法。
結語
總而言之,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時間可以完成的,需要長時間的積累。教師想要增強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給他們更多具體的指導,就需要教師自己擁有良好的語言素養。教師自己的能力提升了,也可以讓學生在潛移默化間理解相關的語言,選擇合適的語言來增強自己的表達效果。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要更好地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讓學生大膽地說話,做到言之有理、有色、有聲。
參考文獻:
[1]劉艷華.如何實現小學語文高效教學[J]. 新課程2016(34).
[2]田園 . 論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策略 [J]. 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