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正芳
摘要:歷史學科呈現了我國歷史發展的整體面貌,我國現在的生活形式與前人的歷史革命息息相關。然而由于歷史學科主要是通過文字敘述對于相關事件進行講述,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很多學生在歷史課堂上并沒有做到有效學習。本文將針對高中歷史課堂的有效教學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中;歷史課堂;有效教學;策略
前言
歷史課堂有效性的提升不僅與教師有十分緊密的聯系,同時也需要學生的積極配合。教師要采用更加靈活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真正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
一、創設多樣化的教學情境,豐富歷史課堂的教學內容
教育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一定要注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想要學習的心理動機,從而讓學生能夠發自內心的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愉悅感,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這樣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效率。我國的歷史文化十分的悠久,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會接觸到很多朝代、很多人物以及很多的時間點,這些信息對于學生來說都是必須掌握的。因此,對于學生來說,整體的教學過程是相對較為枯燥、靜態的,并且由于歷史知識距離有我國當代的生活較為遙遠,學生很難通過學習產生代入感,因此缺乏相應的學習積極性,沒有學習的激情。教師想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應該將現實生活與教學內容結內容結合起來,從而讓學生將歷史知識運用到生活中來,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1]。
例如,在學習我國歷史進程中統治制度的相關內容時可以發現,社會主義是通過不斷的歷史革命演變逐漸發展而來的。在最早期我國執行十分嚴格的中央集權制度,遵循封建帝制的規律,教師可以讓學生將社會主義制度與封建帝制做對比:二者之間不同點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同時,二者間是否有一定相同點?這樣就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深刻的了解歷史內容。
二、加強教師團隊建設,提高教師的綜合教學素質
想要真正的實施歷史課堂的有效教學,教師是其中的關鍵人物。雖然教師要堅持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但是教師的引導在課堂活動中也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也要不斷地進行自我提升。首先要更加深刻的對課本內容進行研究,尋找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案,不僅僅以讓學生掌握課本知識為教學目標,還要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真正找到學習歷史的模式,并且在其中產生自己的價值觀念和道德感悟?;仡欉^去、展望未來,這才是歷史課堂真正帶給學生的意義和價值[2]。
教師要帶領學生學會評價歷史事件中存在的經驗和教訓,更加深刻的分析歷史問題,培養學生的整體和全局觀念。除此之外,教師也要跟隨時代的發展,改變自己的教學模式。無論是我國近幾年的考試要求,還是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對于學生自身學習能力的考察的要求已經越來越高。在考試的過程中,針對于學生提出自己理解和辨析的題目越來越多,對于學生的歷史學習能力、思維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都有著較高的要求,在這樣的教育理念下,教師只有不斷的改變自己的教學模式,與時俱進,更加具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教學。教師不僅要讓學生了解到歷史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還要注重培養學生自己探索問題,尋找答案的能力。
三、合理進行知識拓展,豐富學生的歷史知識面
早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更加注重學生對于歷史知識點的背誦以及答題方面,很少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實施,對于學生素質教育要求越來越高,當前的教育形式更加注重對于學生自身學習能力的考察。將這樣的教學目標結合到有效教學中,就是要求教師要提高學生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在學習歷史時感覺到困難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對于歷史知識缺乏一定的了解,由于我國的歷史十分悠久,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發生了很多制度上的改革以及革命,教師可以利用相關的真實史料對學生進行講解[3]。
例如在學習《近代中國自然經濟的解體》時,教師首先要帶領學生回顧自然經濟的相關內容,然后要幫助學生分析當時所處的時代環境。為什么自然經濟已經不能夠滿足人們的實際需求?最后涉及到具體概念,學生可能很難理解“紡、織分離”以及“耕、織分離”的含義,教師就可以利用《南京條約》中的相關內容去講述外來物品對于我國商品市場的沖擊,即使這樣的沖擊并不是大范圍的,但也的確在部分地區造成了很嚴重的影響,代表著我國自然經濟解體的開端。通過文件內容的講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了解細節性的概念問題,同時也對當時的時代背景以及經濟環境進行了概述。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想要提高歷史課堂的教學效率,要從教師、學生、教學手段等方面入手。通過提高學生自身對于歷史學科的學習興趣,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從而促進學生在歷史學科中各方面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樊普照.高中歷史課堂的有效教學策略[J].河南教育(教師教育),2021(03):66.
[2]鄧小軍.高中歷史課堂有效教學研究[J].科技資訊,2020,18(07):175+177.
[3]童永川.新課標理念下的高中歷史有效教學[J].華夏教師,2019(26):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