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
摘要:分層走班教學模式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能夠依據學生的實際水平開展教學,使學生英語水平得到提升,學習的自信心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此外學生在適合自己的學習氛圍中學習,能夠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潛能,并且主觀上積極努力的學習。因此,初中英語教師應當結合實際教學需求應用分層走班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本文將重點分析初中英語分層走班教學模式的作用以及實踐方法。
關鍵詞:初中英語;分層走班教學;實踐與思考
引言:英語屬于語言類科目,內容比較繁瑣,所以許多學生感覺英語學習非常困難。進入初中的學生,有了一定的基礎,并且學生逐漸形成了喜愛英語和不喜愛英語兩種極端。而通過分層走班教學模式開展教學,可以將相同水平的學生分到一個班級中,這樣學生在學習時壓力會減小,同學之間一起進步一起發展,最終使所有學生英語水平都可以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一、學科分層走班教學的理論依據
分層走班教學方式的出現絕不是個別教師憑空想象,沒有理論支撐的,相反分層走班教學的理論來源于古今中外優秀教育家的智慧,具備堅實的理論基礎。首先,孔子的因材施教理論是分層走班教學古老的理論基礎,因材施教需要完成對學生的量才施教,分層的過程實際上從學生實際出發找到個別差異,這是進行差異化教學的前提,走班教學實際上就是進行因材施教。其次,布魯諾的認知結構學習理論也特別強調注重學生認知結構,教師需要基于學生認知結構和學科結構開展教學。最后,分層走班教學非常有助于學生推動最近發展區的發展,非常切合最近發展區的理論。因此,分層走班教學是在科學的教育理論指導下一步步發展而來的,具備理論基礎是一種非常值得深入研究和實踐的學習方式。
二、分層走班教學模式的作用
分層走班教學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還能夠有效的推動學生的合作學習。不同水平學生在一起上課,英語教師會將目光對準那些英語水平較高的學生,而水平略差的學生會因為沒有受到教師的鼓勵,教師教學難度不符合自身水平,而更加對英語學習有抵觸心理。然而經過打破班級的壁壘,在整個年級分層之后,身邊同學都是與自己水平相差不多的學生,在進行問題討論時狀態比較好,教師在開展教學可以精準的把握學生水平,設置寬松且高效的課堂氛圍,可以使潛能得到最大發掘,使學生獲得更加全面的發展。同一水平層次的學生更能順利開展小組式學習,組內同學之間可以互相幫助,互相督促,由于組內學生水平相近,學習中的難點相似,所以在共同開展學習時更加有共同話語,以此來推動學生的合作學習。
三、初中英語分層走班教學的實施策略
1、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對學生分層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可以根據學生的現有知識水平、學習能力、和其他非智力學習態度等因素,把學生劃分為三個層次。學生基礎水平高、接受能力強和學習態度端正的,劃分為第一層。學生基礎水平高、接受能力中等、學習態度端正的,劃分為第二層。學生基礎水平差,接受能力差,學習態度不端正的,劃分為第三層。把同一年級內每一層次的學生組合成為新的班級,打破原有的班級環境束縛,對每一層的學生展開針對行教學,這樣可以使英語教師容易的激發同一層次學生的學習動機。推動第一層的學生可以重視自主探究和英語理論知識創新等等。第二層的學生可以有效的獲得教師的課堂激勵,引導發揮這些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并進一步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針對第三層次學生的基礎能力差,降低課堂難度注重激發英語學習的興趣,使原來課堂中很難學習到知識的學生,也可以不斷學習新知識,不斷彌補和夯實基礎,樹立學習自信心。
2、根據學生分層,細化教學目標
初中英語分層走班教學目標的具體內容:第一層,對這一部分學生的要求是起點高、知識量存儲大、反應敏捷。起點高指的是要引導這些學生強化課前的預習,并通過預習,主動學習、思考、歸納和理解重難點。知識量存儲的要求,初中英語教師在第一層教學時要適當的拓展教材以外的課外內容培養豐富學生良好的英語素養。反應敏捷的學生在學習完知識后,能夠快速的處理課后練習題,達到練習題當堂清,日日清。第二層,強化基礎、增加訓練、快反饋。強化基礎的指的是要強化這部學生的雙基,重視培養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快速完成課后訓練攻克難題。第三層,課堂教學起點要低,困難程度低和快反饋。對第三層學生進行英語教學時,應當降低課堂教學的困難度以讓學生聽懂為第一目的,使這一層次的學生在學習中能夠積極主動,并且提升對英語學習的興趣,集中注意力緊跟課堂節奏,及時完成課后習題訓練,在這樣的要求和鍛煉中,第三層的學生才能打牢英語基礎,并推動向高水平層次的發展。
3、根據學生分層結果,教師集中備課
學生完成分層后,教師在進行備課時應爭取在熟悉教材后,根據學校的教學計劃目標,由該年級的英語組長帶領同年級英語教師進行集體備課和分層備課。建立備課監督機制,對教師備課內容給予公平的評價,根據考核結果予以獎勵和懲罰。備課的標準首先滿足從學生的實際水平和學習特點出發,其次共同備課時內容要求同存異,集思廣益,實現學校的同課異構。在完成集中備課以后,英語教師需要針對本層次學生細化教學目標和內容,最終使教學目標和內容更加契合本層次的學生。把英語教學統一在學校教學的各個過程中,讓更多優秀的教師在學校良好的平臺上貢獻更多的教學智慧,最終使每一位學生受益。
結束語
初中時期是學生英語學習的重要階段,通過實施分層走班教學模式,能夠使教學更加有針對性,使同年級不同班級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適合自己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使學生可以在合作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競爭意識,最終使學生英語水平得到提升。分層走班教學模式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及時的掌握不同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困難,通過針對性的教學幫助學生應對困難,提升學習興趣。實施分層教學需要英語教師不斷的深化研究,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最終使不同水平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都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孫愛忠.初中英語分層教學的思考與實踐[J].當代家庭教育,2021(13):173-174.
[2]廖娟.初中英語分層走班教學管理的實踐研究[J].新課程,2020(41):140.
[3]管笛,梅天宇.初中英語分層走班教學的研究與思考[J].考試周刊,2020(36):107-108.
[4]劉兵.新課改下初中分層走班教學的思考與實踐[J].教育科學論壇,2019(26):12-14.
[5]葛麗.中學英語分層走班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新智慧,2019(15):118.
[6]周葉嬌.淺談初中英語分層走班教學與實踐探究[J].考試周刊,2019(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