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傳斌 趙麗
目前,我國就業和經濟發展正面臨著兩個大的變化:大量社會勞動力就業需要加強技能培訓;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需要培養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因此職業教育要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以就業為導向,能力為本位,努力提高學校辦學水平和質量。一方面,要搞好以敬業和誠信為重點的職業道德教育;另一方面,要堅持手腦并用、學做合一的教學原則,突出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職業技能訓練。也就是將理論應用于實踐,解決“做什么”、“怎么做”的問題,這就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工作中要努力培養好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我們認為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應做好以下幾點:
一、觀念的轉變
(一)學生觀念的轉變
目前中職學校的生源,主要是初中階段的中下生,以及一部分“差生”。他們的學習成績差,所以在學習方面多數會有自卑感,我們老師決不能因為這個原因就看不起他們,應因勢利導,以“學做人,求發展”的理念為核心,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二)家長觀念的轉變
在家長的眼中,孩子上了職業學校,就說明自己的孩子在學習方面沒什么希望了,反正孩子還小,有個學校能幫自己看著孩子,不讓他們提前走上社會,混個畢業證就行了。所以老師要多通過家訪或家長會等形式與家長們溝通,打開家長的心結,取得家長的信任與支持,從而做到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機結合。
二、學習興趣的培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雖然不少中職學生文化課學習習慣不盡人意,但并不是一無是處。他們中大部分學生富有個性、聰明伶俐、喜歡獨立思考、不愿盲從等閃光點。在教學中,我們要找到學生的閃光點,讓學生發揮自己的特長,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的班級中就有這樣的例子:有位男同學非常“活躍”,該學生在初中時曾被處分過兩次。但在開學不久的多媒體課中,無意中發現他思維很敏捷,并且學得很快。為此,馬上找他談心,鼓勵了他學習多媒體制作,提高他的學習興趣。終于在全省影視后期制作競賽,取得了銀獎。
三、能力的培養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給我們講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而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卻經常是“授人以魚”,那么,究竟如何來做才能真正的“授人以漁”呢?這就要求我們職業教育工作者要將培養學生發展的能力作為教育的主旋律,在教學中既要讓學生掌握有關的知識,又要讓學生習得終身受益學習方法。
(一)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
中職學生由于基礎較差,不少人已對學習失去了興趣,但他們思想活躍,求新求奇思想較重,對周圍世界十分敏感好奇,他們喜歡觀察事物,凡是覺得新鮮的就想了解,凡是自己喜好的就會去做。教師就應該利用這種心理特征,試著推行的“先做后學”的做法就是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探究其規律,培養自己認知能力,激發學習興趣。“先做后學”,先讓學生進行實踐操作,學生在操作過程中會碰到各種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他們就會主動查閱相關資料,探究相關知識,進行嘗試、歸納、總結,在頭腦中形成感性認識。然后教師再組織課堂教學,將實踐內容引入到理論學習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但可以解決操作中發現的問題,同時還可將理論與實踐相聯系,最后再進行綜合訓練的實習,進一步鞏固學到的知識,達到理論、實踐的縱向、橫向貫通。從“先做后學”教學反饋來看,教學效果比較明顯。例如2015年王老師指導的兩名學生,參加了全省影視后期制作競賽,都取得了銀獎,這都歸功于此。
(二)合作共事能力的增強
對于將來要跨出校門,踏上工作崗位的中職學生,具備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將是其取得成功的關鍵。因此,在學習過程中除了自我探究之外,小組合作學習也是必需的。這將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中職學生原來個人學習能力的不足,相互借鑒,取長補短,而且在合作中能發現自身的價值和作用,分享成功的喜悅,逐步樹立起對學習的“成就的動機”,激發學習的愿望和渴望。
(三)課堂環境車間化
“課堂車間化,車間課堂化” 的具體做法就是“學做合一”。即:能把課堂搬進車間的就進車間,能把部件搬進教室的就搬進教室,車間與課堂合一,理論教學與技能操作合一,教師與師傅合一,學生與徒弟合一。其優勢在于融理論教學、實踐操作為一體,做到“教、學、做”結合,“手、口、腦”并用,真正體現了能力與知識同步提高。不同的專業、不同的課程又要具有不同的設備和環境。例如我們可以把校企合作的廣告公司的項目搬到課堂上,邊學邊做,讓學生在上課期間完成部分項目。這不僅鍛煉了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又很好的做到了“學做合一”。
(四)配套教材校本化
傳統的教材一般都強調理論的全面性和系統性,不能適應理實一體化教學的需要。教材要摒棄傳統的專業教學課程方案,根據教學目標和任務,將各個知識點分解實踐訓練任務,有計劃地開展技能訓練,在訓練中讓學生知其然。教師將學生實踐中出現的問題,用專業理論知識來加以解釋,使學生知其所以然,從而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對內容的深度和廣度進行適當的調整,將“綜合性”與“職業性”有機統一,針對中等職業學校的培養目標,降低專業理論的重心,突出與實踐技能相關的必備專業知識。充分體現了“教、學、做合一”的職教思想,學生將來做什么,學生要學什么教師就教什么。
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必須確定在培養具有通專多能實用型、就業率高、崗位適應性強、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自主創業的發展能力的勞動者。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迎合時代及教育對象的變化發展,與時俱進,必須以科學發展觀、以一種客觀現實的心態,真心實意、全心全意地去教育、開導每一位中職學生,開發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樣,我們的教育才會更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