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廣榮
【摘要】初中數學基礎扎實,條理清晰。隨著學生數學知識的逐漸增加,學業任務加重,部分學生由于自我意識和自律性較差,逐漸成為后進生。從不放棄學生的角度來說。應當從設定一個目標、激勵制度自信、活躍學生課堂、分層教育教學、加強學習輔導等五個方面來扭轉后進生。對于落后的學生,我們應該盡一切可能,有耐心,有毅力,有信心去改變他們,讓他們取得進步,學到知識,達成學業目標。
【關鍵詞】后進生;目標;分層;信心;教學
隨著數學知識的增加,學生優差分化逐漸加劇,后進生面擴大。這不僅可以影響班風、學風,而且嚴重影響教育教學環境質量,所以扭轉后進生是教師的重要管理工作。如何扭轉后進生,科組也設立了課題進行研究。通過研究、實踐和探索,我們積累了一些經驗,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以下談談我在扭轉后進生過程中的一些做法:
一、 定目標,促轉變
目標是學習的動力。大多數后進生因為沒有奮斗目標或不能長期堅持,才會后進。因此,我們應根據后進生的學習情況,為他們訂定多層次的學習目標,例如訂定一星期或兩星期的短期學習目標,或訂定一個月或兩個月的中期學習目標,并不斷督促檢查目標的完成情況,及時修正和修訂目標。不要把目標定得過高或過低,如果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發展取得了進步,就應當給予他們進行表揚和鼓勵,讓他們可以感受“努力取得的回報”所帶來的成就感和喜悅感。嘗到成功的滋味后,他們會對學習有信心,逐漸在學校和班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他們會逐漸改變,愛上數學。
二、勤鼓勵,育自信
后進生的學習基礎差,教師應該從基礎抓起,讓他們找回學習數學的信心。教師就要有善于發現美的眼睛,找到每一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只要取得了進步,就應該及時表揚他們,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增強學好數學的自信心。同時,教師特別關注落后學生,給予他們足夠的重視,不僅關心他們的學習,也關心他們的生活,讓他們感受到來自老師的關心和愛護。當他們有進步時,能給予及時鼓勵和認可,當他們遇到困難時,教師給予他們及時的安慰,主動與他們分析原因,幫助他們克服困難。在課堂教學中,我會有意向后進生投以微笑,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關注和重視,他們就會集中精神上課,同時有時會提問他們一些基礎問題,當他們回答有困難時,我會用親切的話語啟發引導他們回答。比如我班的小其同學數學基礎差,很內向,不合群,上課我會投以他微笑,也會走到他身邊并輔導他,下課接近他,我常叫他幫忙做事,并與他拉家常,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慢慢地,他開朗多了,也喜歡學數學,有時還會主動請教問題,他學習信心大增,數學成績不斷進步。
三、活課堂,育求知
要重視提高課堂的教學。因為學習的關鍵在課堂,教作應在課堂上多下功夫,想方設法通過激活課堂,激起學生的求知欲。豐富、有趣的教學內容能充分引發學生學習的動力,有利于培養學生長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
首先,要重視課堂的引入方式,例如,當我學習《銳角三角形函數》的第一課時,我通過與生活的聯系導入新課的。首先,我用多媒體展示了一些與我生活中的梯子有關的圖片,讓學生觀看,然后提出一個預先設置好的問題: “同學們!大家都知道,梯子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很常見的實用工具,我們在使用一個梯子的時候,有時候需要它陡一些,有時候則需要緩一些,那么對于我們該如何進行放置兩個梯子才能讓它時而陡峭時而平緩呢?“經過簡單的思考,學生很容易回答,梯子的底部越靠近墻面,就會越陡。是真的嗎?我就拿著書本豎直放置在桌面上,然后拿著鉛筆,類似梯子靠墻這樣放置,慢慢靠近,學生很直觀地得出答案,通過簡單的演示,將問題設置于適當的場合,從而制造一種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快樂地進入探索新知的過程,漸入佳境。相信在這樣輕松的環境中,學生會對學習的內容感興趣并積極參與到其中。
其次,讓學生充分、積極地參與實踐活動。課堂中,我時常加入一些實踐操作活動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學生都是天真活潑的,對任何事物有強烈好奇心,喜歡參加各種各樣的新奇好玩的時間活動,如玩游戲等。教師利用學生的這一天性,在上課時適當加入適當活動,不僅能吸引學生,使課堂學習氣氛輕松愉快,且能使學生越來越喜歡數學。
四、重分層,促進步
初中數學學生的成績分化是較為嚴重的,開展有效的因材施教是初中數學老師必須履行的教學原則。對此,我認為在課堂上可采取分層教學,教學注重層次性,由淺入深,爭取讓基礎不同的學生在課堂上都能有收獲。
首先,因材施教的重點應放在后進生身上,放在數學基礎知識的落實上,初中數學老師要想方設法盡量讓絕大多數的學生能過基礎關。而且,我們從平時、期中、期末考試的試題來看,基礎知識的比重都是特別大的。就算是放在選拔功能的中考,數學科中基礎題目的比重也是較大的。因此,學生必須將基礎知識學扎實、學牢固。例如,對于學習《分式與分式方程》這一章時,就要注意,這一章的基礎部分內容較多,如分式的基本性質、分式約分、分式通分、分式乘除法、分式加減法、分式的運算法則、簡單的分式方程等等,若這些內容得到老師重視,能認真講解,應該大多數學生還是能掌握,起碼是有希望能掌握的。切記不要因為學生在小學數學中已經對分數有所認識,認為分式與分數差不多就不加重視,簡單講解這樣做是非常錯誤的。總之,基礎部分的學習與訓練就要靠平時花足精力,盡可能讓更多的學生掌握。有基礎部分的學習,就可體現數學的“人人能學數學”與“人人能進步”。
其次,數學課的重頭戲是習題的訓練,所以習題的設計就考慮階梯性、層次性。教材北師大版中的課后習題是比較簡單的,其目的是讓學生盡量掌握好基礎的知識、鞏固基礎知識的方法,我們既要精心選取適量的教材上的練習題,也要根據班級學生情況特點設計一定量的習題。例如:這是我設計《平行四邊形的性質》的某天作業(學生自選)
A組:(基礎題)
1.如圖,ABCD,則AB=_____________,AD=_____________;∠A=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若∠B+∠D=130°,則∠B=_____________度,∠C=_____________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