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沙玉
在幼兒教育工作中,做好對教學有效性的研究,能夠進一步提升幼兒教育工作質量,為幼兒的全面發展帶來幫助。從當前的幼兒教育工作來看,雖然教師也致力于提升教學有效性,但實際效果并不理想,這與教師教育理念、教育策略不科學有一定關聯。為此,我們必須要做好工作反思,重新審視自己的教育方法,以確保在提升教育有效性的同時,促進幼兒的智力、思維等方面的良好發展。
一、構建良好的教學環境
在幼兒教育工作中,構建良好的教育環境是保證教學活動有效性的基礎前提。因為,幼兒是課堂教育主體,他們的學習動力會受到教學環境的影響,我們需要通過優質的教學環境來實現對幼兒的引導,讓他們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并產生足夠的學習動力。例如,在開展幼兒的語言教育活動之前,教師運用信息技術為幼兒播放了兒童劇,讓他們在看故事的同時,發現和自己同齡的孩子在舞臺上穿著漂亮的服裝進行表演,并對此產生向往。在此基礎上,教師為他們提供一個小型的兒童舞臺劇,讓他們也可以上去表演,激發幼兒參與課堂學習的興趣,讓他們主動去學習有感情地念臺詞,由此來完成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鍛煉,為語言教育工作的開展做好鋪墊。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運用兒歌、順口溜等有明顯特點的語言內容為素材,讓幼兒在聽、學、說的過程中獲得語言能力的鍛煉,為語言課程教育目標的實現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設計科學的教學模式
設計科學的教學模式是保證幼兒教學活動有效性的重要方法。教學模式作為教師進行知識展示和教育的載體,只有符合幼兒的思維能力和認知水平,才能夠讓幼兒聽得懂、學得會。另外,對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幼兒而言,教師所設計的教學模式要符合他們的認知興趣,行為興趣是幼兒的主要行為動力。所以,兼顧幼兒興趣需求、認知能力和教育目標的教學模式就成為影響教學活動有效性的關鍵所在。例如,在開展益智教育方面,教師在綜合分析幼兒素質的基礎上,為他們設計了很多趣味性游戲。如根據物體的顏色、圖形進行分類的游戲,積木擺放游戲、滑動拼圖游戲等,這些都是符合學生認知水平,且能夠帶給他們良好教育和引導的教育模式。在幼兒進行游戲體驗過程中,教師要做好觀察,在幼兒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時及時給予幫助。很多教師都存在只要幼兒出現困難就立即給予幫助的教育習慣,我認為這是一種誤區,一方面,教師過多的幫助無法起到鍛煉幼兒思維的目的,另一方面教師對幼兒有求必應,會養成幼兒的不良習慣,這對于他們的學習和成長都極為不利。因此,教師要做好教育指導方法和尺度的控制,讓幼兒可以獲得更好的教育和鍛煉。
三、開展高效的師幼互動
在幼兒教育工作中,雖然幼兒是課堂主體,但教師的角色地位無可取代,所以教師要在準確做好自我定位的同時,發揮出自己的引導作用,通過科學、有效的方式來完成與幼兒之間的互動,讓他們可以在與教師的互動、交流過程中獲得進步與成長,由此來提升幼兒教學活動的有效性。
在進行幼兒體育教育過程中,教師可以參與到體育活動當中,與幼兒一起進行體育游戲,這樣不僅可以讓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更好地完成體育活動,還能夠讓教師深入體育活動當中,做好對幼兒體育游戲過程中的保護,避免幼兒出現運動損傷。以“滾筒游戲”為例,教師可以先進行示范,讓幼兒看到滾筒可以在教師的腳下不斷向前移動,這對于幼兒而言是具有一定趣味性且能夠激發他們體驗欲望的。但對于身體尚未發育完全的幼兒而言,該游戲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所以教師在幼兒進行體驗時,要時刻陪在旁邊,做好對幼兒的保護,避免他們摔傷。另外,很多教師在幼兒熟練之后會放松警惕,這是造成幼兒運動損傷的普遍原因。所以,即使幼兒擁有了豐富的經驗,教師也必須要做好保護,以確保幼兒可以在安全的狀態下完成體育活動體驗,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
四、設計體驗式課后訓練
設計體驗式課后訓練也是提升幼兒教育活動有效性的重要方法。所謂課后訓練是指幼兒在課后所進行的與課堂學習行為有關的體驗。考慮到幼兒有限的認知水平和行為能力,體驗式課后訓練需要家長的幫助與配合,通過親子互動的方式予以開展,由此達到家園共育、共同發展的教育效果。在實際工作中,為了鍛煉幼兒的學習能力,教師有必要在課后為幼兒布置一些以體驗、游戲為基礎的訓練。例如,在完成美術教學之后,我就為幼兒布置了在課后與家長一起進行親子手工制作,制作的材料要以廢紙、瓶蓋、樹葉等“廢物”為素材,手工作品要具有創意性,由此來完成對幼兒的鍛煉。在對他們進行創新思維、藝術審美能力鍛煉的同時,也能夠提升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并樹立起幼兒的環境保護意識,由此達到一舉多得的教育效果。
總而言之,進一步提升幼兒教學活動有效性是實現幼兒素質教育目標,推動幼兒全面發展的重要措施。在實際工作中,教師必須要進一步做好對幼兒思維能力的了解,并設計出具有針對性的教育活動,以確保幼兒可以在良好的互動狀態下進行學習。除此之外,教師一定要保證幼兒能夠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讓他們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實現對幼兒學習動力的激發,讓他們以更好的狀態去學習,為幼兒教育工作水平的提升帶來助力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