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
摘 要:農村地區的教育質量是制約我國總體教育水平提升的關鍵因素,所以,國家在制定教育發展戰略的時候,也要充分考慮農村的教育,這樣才能夠迅速促進我國綜合教育水平的提升。農村地區由于經濟發展水平較為落后,并且人們的認知能力和文化素養也較低,因此對于農村地區的特殊兒童進行學前教育活動面臨很多問題。然而,受教育是每一個人都享有的權利,所以農村地區的特殊兒童也是如此,因此,在新時代的教育改革工作當中,我們更加關注農村地區特殊兒童群體,落實農村特殊兒童學前教育工作。文章立足于現階段我國教育工作發展的現實情況,分析農村特殊兒童學前教育當中存在的問題,并探究如何在農村進行特殊兒童學前教育的發展,給予農村特殊兒童公平的受教育機會。
關鍵詞:農村;特殊兒童;學前教育;策略
為了快速實現我國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標,我們必須要嚴格貫徹落實農村地區特殊兒童學前教育工作,進一步提升農村地區特殊兒童的學前教育水平。文章將從農村特殊兒童學前教育存在的現實性問題、農村地區特殊兒童學前教育工作落實的重要性分析,以及如何進一步促進農村地區特殊兒童學前教育工作的貫徹落實這三個方面展開探究。
一、 農村地區特殊兒童學前教育工作開展的主要困難分析
(一)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和教育水平滯后
要想提高農村地區特殊兒童學前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就需要一定的經濟支撐。但是很多農村地區在長期的發展過程當中,經濟水平落后。正是在這樣的現實情況當中,農村地區的教育水平也長期滯后,就連農村地區對于正常學生的教育水平,也會滯后于其他經濟發達地區和城市地區,農村地區的特殊兒童學前教育啟蒙工作所面臨的困難就越大。并且由于特殊兒童相較于正常學生是具有一定特殊性的,所以在針對特殊兒童進行學前教育工作的時候,對于資源投入、師資力量等要求也較高,所以農村地區要想在短時間內實現特殊兒童學前教育工作目標是非常困難的。
(二)環境閉塞,缺乏專業的特殊兒童學前教育工作者
農村地區特殊兒童學前教育工作難以得到落實,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大部分農村地區自然環境相對閉塞,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后,所以在教師進行任教選擇的時候,都不愿意到農村地區去。除此之外,再加上農村地區特殊兒童一般有殘疾等方面的問題,教育工作者在進行職業選擇的時候,往往不愿意到農村去進行特殊兒童的學前教育工作。并且即使有一些人到農村地區去進行特殊兒童學前教育啟蒙工作,但是由于受到農村種種環境因素的影響,這些教師最終在農村地區的特殊兒童教育崗位上都不會持續很久。
(三)受農村地區人們的思想觀念影響
農村地區的人們在教育觀念上相較于其他經濟發達地區也是相對保守的,有些農村學生的父母在對孩子進行教育活動的時候,如果發現孩子沒有進行學習的天賦,或者孩子先天患有語言障礙等方面的疾病,父母都會傾向于不讓兒童去接受教育,所以大部分農村地區的特殊兒童都會因為自身的特殊性,而難以獲得受教育的權利。所以,要在農村地區進行特殊兒童學前教育工作的踐行,首先需要改變農村地區人們的思想觀念,使農村地區的父母能夠認識到特殊兒童同樣具有受教育的權利,這樣在農村地區成立特殊兒童學前教育機構,才能夠真正有效。
二、 農村地區特殊兒童學前教育工作進行的重要性分析
(一)對于特殊兒童本身來講,有利于維護特殊兒童的受教育權利
教育最大的特點就是具備公平性,每一個人都有受教育的權利,即使是農村地區的特殊兒童也同樣如此。并且農村地區的特殊兒童由于自身條件特殊,所以他們在進行教育選擇的時候,往往沒有自主發言權,大部分情況下都會受到父母或者周圍環境的影響,所以導致了這些兒童無法接受學前教育。這種教育選擇的方式對于特殊兒童來講是非常不公平的,如果農村地區的特殊兒童無法接受公平的教育和啟蒙,那么這些兒童長大之后,就會面臨各種各樣的生活問題,并且終身難以改變自身的命運。在這樣的現實情況之下,我們進行農村地區特殊兒童學前教育工作,對于特殊兒童來講,有利于維護特殊兒童的受教育權利。
(二)有利于減輕農村地區家庭的負擔
大部分農村地區有特殊兒童的家庭,一般情況下家庭都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家庭既要承擔日常的開支,同時又要承擔特殊兒童的住院費、醫療費等一系列的開銷。并且由于特殊兒童沒有自我管理能力,所以農村家庭如果出現了特殊兒童,那么其中的某一個家庭成員必然需要放棄工作,對農村地區的特殊兒童時間進行24小時的監護和照顧。事實上,雖然不讓農村地區特殊兒童接受教育,可能對于這些貧困家庭來講,能夠緩解一時的經濟壓力,從長遠來看,如果農村地區的特殊兒童能夠通過有效的學前教育,習得一些自主生存能力,那么一旦特殊兒童的條件得到了有效改善之后,整個家庭所需要承擔的費用就會大大降低。
(三)有利于促進我國教育水平的全面提高
一個國家的教育水平需要從綜合方面來衡量,并不能以某些發達地區的發展情況來衡量。因此,要想促進我國的教育事業取得突破性的發展,那么我們就必須要去進行綜合性的考量。如今,我國紛紛開啟了各種各樣的教育改革工作,并且這些教育改革工作也在踐行和推進的過程當中取得了巨大的進展,我國的教育綜合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從特殊兒童教育這一方面來看,我國的教育綜合水平仍然是較低的。另一方面,特殊兒童教育質量和水平受到區域和經濟發展水平的限制,在一些經濟較為發達的城市地區,特殊兒童的學前教育工作引起了家長的高度重視,并且特殊兒童的學前教育工作發展水平和質量也是較高的。但在一些自然環境較為惡劣,經濟發展較為滯后的地區,農村地區的特殊兒童學前教育工作幾乎處于空白狀態。這樣的狀況對于提升我國教育綜合水平,是極為不利的。所以在新時期,我們就要注重教育改革工作的穩步推進,強調我國教育綜合水平的全面提升,同時也要注重對農村地區特殊兒童這一特殊群體采取相應的措施,以此來提升我國教育改革工作的質量,促進我國教育綜合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