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隆兩優1998水稻具有穗大、粒多、分蘗力強、產量高、生育期適中、稻米品質好及抗逆性強等特點。主要介紹了隆兩優1998水稻的產量表現及主要特點,并從適時播種、培植壯苗、合理密植、移栽基礎苗、科學施肥、科學水分管理及病蟲害綜合防治等方面總結了隆兩優1998水稻高產栽培技術。
關鍵詞 水稻;隆兩優1998;特征特性;高產栽培技術;福建省武平縣
中圖分類號:S511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7.009
福建省的水稻品種眾多,其中以隆兩優1988為主要栽培品種,該品種由“隆科638S”與R1988配組選育后獲得,屬于兩系雜交后得到的優秀雜交稻組合,在2016年時該品種通過國家審定,2019年在福建省武平縣得到示范推廣種植,示范種植面積為12 hm2,每667 m2生產干稻谷648 kg左右,整體產量較高,且在產量上相對穩定,在推廣種植過程中能夠達到較為顯著的增產效果。
1 種植表現
1.1 產量高
隆兩優1988水稻產量較高且表現突出。2019年,福建省武平縣進行示范推廣種植過程中,現場共種植7.5 hm2,后對該種植片區的產量進行驗收,示范推廣種植區內平均每公頃產量達到12.19 t。
1.2 效益好
與普通水稻相比,將示范種植的隆兩優1988整體表現出省工、省藥、省肥、省水和增收的特點。對具體數據進行統計,從中發現隆兩優1988種植相較于普通水稻每公頃節省工日135個,同時節省農藥和肥料的費用分別為149.55元、1 413.35元,灌溉用水的節水量達到1/3以上,在整體收入方面的增加量達到5 276.38元。
1.3 苗、穗、粒結構好
示范點在種植過程中,采取攻苗、爭穗、爭粒等措施,使得苗、穗、粒的結構表現較好[1]。從示范點的苗情記載情況來看,在完成插秧15 d之后,每公頃產生的苗數達到300萬株,且種植完成苗都屬于低節位分蘗,在大田內栽種時,苗數達到700萬株,成穗率為41.5%,穗的結實率達到90%。
2 特征特性
2.1 性狀優良
隆兩優1988在種植過程中,不僅莖稈表現粗壯,而且葉片挺直,擁有較強的分蘗力,在成穗率方面表現突出,稻米顆粒飽滿[2]。從2017年10月安徽省定遠縣示范種植結果來看,隆兩優1988每公頃的穗數達到228萬穗,每穗的結實率為86.4%。
2.2 生育期表現適中
在福建省武平縣示范種植隆兩優1988的過程中,經對示范點內的主莖葉片數進行統計,平均達到15.6葉,全生育期在138 d左右,相較于一般性的水稻生育期長約2 d。
2.3 抗逆性強
經對隆兩優1988的抗逆性、抗病性做出評估,該作物品種對稻瘟病、紋枯病、稻曲病等病害類型的抵抗能力較強,發病相對較輕[3];同時,經實際種植檢驗,還發現作物表現出較強的耐低溫、耐高溫、抗倒能力,綜合性狀較為突出。
2.4 米質優
經對示范點內種植的隆兩優1988進行質量檢驗檢測,該類型稻谷品種的精米率達到62%以上,直鏈淀粉含量達到14%以上,米粒蘊含的蛋白質達到7.4%,且米粒擁有較為良好的外觀,在食用時擁有更為良好的口感。
3 高產栽培技術
3.1 注意播種培育時機
在對隆兩優1988進行示范栽培種植的過程中,考慮到其生育期相對較長,應用濕潤育秧的方式,同時將播種的時間控制在5月1—5日;考慮到隆兩優1988的顆粒較重且相對較大,在育秧播種過程中,將播種量控制在10 kg;為有效提升播種的發芽率,在播種前1~2 d進行曬種處理,將曬種時間控制在3~4 h,然后應用清水浸種、洗種,并應用40%三氯異氰尿酸片劑稀釋液持續浸種,時間控制在12 h,最后將處理完成的種子清洗干凈并進行催芽處理。在播種時應注意做到均勻性撒播,且保持足夠間距,以保證秧苗更加健壯。
在播種前,為秧田進行施肥,保證足夠的基肥,考慮到隆兩優1988植株較高,對養分的需求較多,當秧苗1葉1心期時,應用15%多效唑可濕性粉劑500~750倍液和30%芐進行施肥,同時每667 m2秧田應用約40 g的二氯可濕性粉劑進行噴霧處理;當秧苗2葉1心期時,為每667 m2秧田分別施用5 kg的氯化鉀和尿素;當秧苗移栽前7 d時,為每667 m2秧田施用5 kg的尿素;當秧苗移栽前3~5 d時,為秧苗噴施防治病蟲害的藥物,使之帶藥完成移植,降低移栽后病蟲害發生率。
3.2 科學移栽密植
秧齡控制在25 d左右,在將秧苗移栽到大田之前,應做好對大田的整理工作,大田整理需將耕地深度控制在12.0~15.0 cm,同時避免出現漏耕、重耕的情況,控制田塊的平整度,將田塊內部的高低差控制在3 cm以內,以促進水澆灌順利進行。在插秧時采用淺插的方式,為早分蘗、低位分蘗創造環境。在機插時,應注意將水深控制在5~10 mm,同時保證秧苗起盤、運輸、插播的過程不損傷到秧苗,運輸秧苗時,堆放的層數通常不能超過3層,插播應控制栽植密度,這是提升667 m2產量的關鍵[4]。示范點種植隆兩優1988時,將栽插的行株距控制為25 cm×16 cm,同時保證每公頃栽種秧苗的數量在24萬株以上。
3.3 配方施肥提高產量
隆兩優1988對肥料需求較高,應保證各階段供給充足的肥料。1)采用稻草還田、冬季栽種紫云英的方式來提升土壤中的養分含量。2)在隆兩優1988生長的各個周期合理和使用配方施肥方式。例如,在移栽秧苗后,每667 m2施用氮磷鉀復合肥(N、P2O5、K2O的比例為15∶15∶15)40 kg,促進秧苗生長;在移栽秧苗7 d之后,為秧苗施加12 kg尿素和6 kg氯化鉀作為分蘗肥;后期根據秧苗的情況酌情施用肥料[5]。3)在抽穗灌漿階段,應向其追加微量元素肥料(硅、鋅等),以有效提升結實率,同時避免出現早衰的情況。
3.4 科學控制灌溉用水
示范點種植地區,5—8月降水量較大,在隆兩優1988栽種過程中,應做好排水工作,使秧田保持淺水狀態,促進秧苗根系活力增強,促進分蘗順利,因此在實際灌溉中應用間歇灌溉的方式。觀察莖蘗數量,當數量達到80%的目標穗數(每667 m2達16萬~17萬穗)時進行排水烤田操作,實現對無效分蘗的控制,從而達到壯稈大穗,促進鉀肥吸收的目的。在進行化學除草時,為保證擁有較為良好的除草效果,應在田間內蓄水5~7 d,蓄水深度控制在30~50 mm。在間歇灌溉過程中,前期蓄淺水促進分蘗,夠苗時及時進行放水烤田,當烤田到土壤均勻分裂時進行復水處理,然后根據秧苗生長情況進行間歇灌溉,如在幼穗處于分化初期時,在大田內將蓄水量維持在30~50 mm;在孕穗期階段,應及時進行復水處理;在抽穗期時,應讓大田內保持淺水層狀態。在生長后期切忌出現過早斷水的情況,避免出現早衰現象,通常在進行機械收割前7~10 d時進行放水,有助于機械收割進行[6]。
3.5 病蟲害綜合性防治措施
在示范種植隆兩優1988的過程中,病蟲鼠害較容易引發嚴重性的為害,影響到超級稻的實際種植效果,因此在栽種過程中應做好病蟲鼠害的防治工作,從而保證其得到豐收。
3.5.1 控制防治時間
在示范種植過程中,在大田中建立專門的觀察點,安排專門的人員定期進行病蟲、雜草、鼠害等監測,并根據監測到的信息進行預報,在合適的時期及時用藥開展防治,提升防治有效性。
3.5.2 科學配藥
在施藥過程中應盡量選用高效低毒農藥,基于田間病蟲、雜草、鼠害的類型,選擇對應的藥劑進行防治。如:在螟蟲防治中,可推廣應用蘇云金桿菌、斯品諾等;在防治鼠害方面,可分別在播種前和抽穗前投放滅鼠藥物;在稻飛虱防治中,可推廣應用稻騰、云僵菌等藥物。
3.5.3 加強突發性病蟲害防治
隆兩優1988采用高肥力栽培方式,在栽培種植過程中容易引起病蟲害的發生,且在安全防護不到位的情況下容易引起蟲災,因此,應加強突發性病蟲害的防治。如:在對稻癭蚊的防治中,如果防治處理不及時,變得較為嚴重時,應注意保護發生較輕的田塊,控制其擴散。稻曲病屬于隆兩優1988較容易發生的病害,應關注其易發生時期,并應用三唑酮、稻潔進行噴施。在隆兩優1988種植快要成熟時,較容易出現細菌性基腐病,引起稻谷枯萎死亡,在后期推廣種植中應對其重點加強。
3.6 適時收獲及時入庫
為保證稻米質量和產量,應注意掌握合適的收獲時機,在90%以上籽粒黃熟時進行收割,同時將烘干溫度控制在50 ℃以下,在完成烘干后立即存儲入庫。
4 結語
隆兩優1988在武平縣種植表現較好,耐肥、抗倒、耐高溫,生育期適中,適應性、豐產性、抗逆性較強,稻米品質較好,增產潛力突出。適合在武平縣地區進行推廣種植。
參考文獻:
[1] 王標明.隆兩優1988在武夷山市的高產栽培技術[J].中國農技推廣,2020,36(9):41-42.
[2] 黃銀波.超級稻隆兩優1988種植表現及關鍵栽培技術[J].中國農技推廣,2019,35(3):29-30.
[3] 王宗磷.中浙優8號在福建武平縣湘店鄉種植表現和高產栽培技術[J].農業與技術,2015,35(8):8.
[4] 雷建榮.超級稻隆兩優1988在建甌市作中稻種植表現及豐產栽培技術[J].福建稻麥科技,2019,37(4):37-39.
[5] 李建仁,劉龍生,張明,等.超級稻隆兩優1988在衡陽市的示范表現及高產栽培技術[J].作物研究,2020,34(4):391-393.
[6] 張兆冬,彭玉林,王莉莉,等.超級雜交稻隆兩優1988在定遠縣的高產高效栽培技術[J].雜交水稻,2020,35(3):64-66.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