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微課使用場景的不同,一般可將其分為課內與課外2種,其中微課在課內使用較多。為發揮微課對學生課外學練的積極作用,筆者積極探索實踐路徑。
一、課前運用,利用前置性學習
體育微課引導學生前置性學習,讓學生的課外學習與課內學習產生更緊密的連接。要使體育微課充分發揮出前置性學習的積極作用,需做好以下幾點。
1.正確示范,提前預學有概念
借助微課開展前置性學習,一般適用于新授課。為使學生對新技能學習提前建立正確的動作概念,在微課中須呈現正確、連貫、完整的動作示范。
如,二年級《立定跳遠》教學中,筆者根據學生年齡低、模仿能力強等學情特點以及立定跳遠動作復雜程度與難度的考量,在微課中引入“小青蛙學本領”情境教學,制作并配戴青蛙爸爸頭飾完成動作示范,增強了微課學習的趣味性。為便于學生觀察理解和加深動作印象,示范環節中,側面示范設計了連貫動作和慢動作示范,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認識身體從起跳到落地全過程的位置變化。此外,通過正面示范幫助學生理解起跳時的視線角度和擺臂幅度,運用側面與正面動作示范的同屏呈現和動作定格,指導學生建立正確的動作概念。
2.明晰難點,提前學習有信心
動作技能復雜或難度較大的教學內容容易讓學生產生畏懼心理而影響學習信心和效果。前置性微課能引導學生預學,明晰重難點,并通過提前學習輔助性練習建立信心。
如,五年級《山羊分腿騰越》前置性微課,通過連貫動作示范、慢動作演示和畫面定格等方法,幫助學生更直觀地理解助跑、起跳、支撐、分腿騰越和落地各環節。針對起跳分腿騰空的學練重難點,如,起跳有力:扶墻或餐桌等穩定物,練習前腳掌蹬地快速起跳;直臂支撐:俯臥支撐;快速分腿:扶墻單側擺腿、扶墻起跳分腿等,引導學生在家進行輔助練習。提前學練輔助動作,有助于學生找準學習要點、提高教學效率、增強學生信心。
二、課后運用,普及延伸性學習
體育學習和鍛煉,既要有課內的學習也要有課外的學練。運用體育微課是指導學生加強課外學練的重要路徑,同時也是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有效實踐。
1.指導分層,多樣學習有選擇
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注重分層教學是踐行因材施教的重要指導手段。教師在設計微課時要始終堅持以學生“學”為中心,允許學生根據自身情況有選擇性地學練。
如,三年級《仰臥起坐(輔助練習)》微課中,旨在指導學生理解仰臥起坐項目反映的身體素質以及介紹多種在居家環境下可以自主選擇的練習形式。筆者根據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表現出來的不同能力梯度,在微課中設計了仰臥直腿交替上舉、仰臥屈腿上舉和仰臥直腿上舉3種學練方式,分別適用于腰腹力量弱、中、強的不同學生。同時,指導學生掌握2套自主設計練習方案的方法:“單項進階”,學生選擇一種學練形式,通過逐漸增加每一組的練習個數循序漸進;“多項進階”,學生依次體驗3個動作,每個動作自主設置目標個數。
2.強化體能,融入音樂有活力
良好的體能是提高運動技能的基石,借助微課有利于學生在寒暑假堅持體能練習。動感的音樂有助于喚醒身體活力,將律動音樂融入微課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疫情期間,為指導學生加強居家運動,筆者制作了“Tabata訓練營”系列微課,根據不同律動感的Tabata音樂(時間為4min,20s為1組,間歇休息10s,連續做8組),設計半蹲、俯臥支撐、弓箭步跳等適宜居家鍛煉的低強度間歇性體能練習,讓學生在音樂中隨教師示范有節奏地進行有氧體能練習。音樂讓居家運動氛圍更加融洽,不僅學生積極參與,還吸引了家長積極加入鍛煉。愉悅的氛圍促進了學生堅持微課學習,改善了居家情緒,增強了體能素質。
3.互動評價,課外學習有反饋
積極的學習評價是對學習過程的強化與催化,筆者在指導學生通過微課加強課外學練的實踐中,注重學生學習情況的評價與反饋。
如,三年級《雙飛跳繩》周末學練微課中,在正確動作示范、關鍵要點講解和輔助練習介紹后,設計了“挑戰”環節,引導學生通過本課學習(可反復學習多遍)完成一次自我挑戰:首輪30s雙飛跳計數,休息1min后進行第2輪,進步1個為一星級、進步2個二星級,依此類推,引導學生根據挑戰情況進行即時性自我評價,增強學生的成就感。同時,指導學生在學習單上請家長對自己挑戰環節的動作和意志品質進行評價,鼓勵營造積極的學習評價氛圍。
——胡松(浙江省杭州市轉塘小學,310024)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