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永

學校是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陣地,承載了挖掘紅色資源、深耕紅色教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職責和使命。近年來,遵義市立足紅色資源優勢,堅持培根鑄魂啟智潤心,大力弘揚長征精神、遵義會議精神,切實把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融入學校教育全過程,教育引導青少年從小學黨史、永遠跟黨走,以實際行動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形成了行之有效的紅色教育經驗。
堅持規劃引領,讓紅色教育有了參考藍本
2017年1月,遵義市教育局印發《“講好長征故事·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長征故事進校園”工作實施方案》,正式啟動“講好長征故事·落實立德樹人——長征故事進校園”項目。該項目以構筑紅色傳承的精神高地、增強新時代中小學德育工作針對性和實效性、培育紅色基因鮮明的一代新人為總體目標。按照“一年打基礎、三年出成果、五年成常態”的工作規劃,投入1000萬元專項資金,深入實施“四個一”(一批紅色文化專家、一批小小紅色宣講員、一套地方德育課程體系、一個全國知名的長征題材德育品牌)工程,成為遵義推動紅色教育的指導性文件。文件出臺以來,分批次培養1500余名“小小紅色宣講員”,楊成野、張瑞穎兩位同學榮獲國家級“優秀志愿講解員”稱號。
同時,遵義市還注重示范引領作用,在全市范圍內遴選22所首批市級示范學校,在學校開展紅色課題研究、師生紅色文化培訓、紅色課程改革等工作,帶動紅色教育進校園、進課堂、進教研。各學校從“課程計劃”中的“社會實踐” “地方和學校課程”“文體活動”三門課程總課時中安排“長征故事進校園”課時,小學階段按每周1課時,初中階段按兩周1課時,以課程化的方式推進紅色教育入心入腦。
深挖紅色資源,讓紅色教育內容更加豐富
遵義是一座紅色的城市。1935年1月,紅軍挺進黔北,在這里召開了舉世聞名的遵義會議,成為中國革命的偉大轉折點。紅軍在黔北轉戰3個月,留下了“突破烏江”“智取遵義”“婁山關戰斗”“四渡赤水”等無數磅礴動人的革命故事。抗日戰爭期間,浙江大學等院校西遷遵義辦學,傳播進步思潮與革命思想,留下了“文軍長征”的感人事跡。在推進紅色教育時,遵義市注重運用地方紅色資源,搶救性收集歸納老百姓口耳相傳的紅色故事,形成課程資源,深入推進紅色教育。
匯川區松林中學王洪義老師經過多年努力,編撰了《讓紅色花朵綻放》一書,收錄了近20個民間廣為流傳的紅色故事,成為遵義市二十五中學、桐梓縣第五中學、綏陽縣城關中學等數十所學校開展紅色教育的校本課程,“喋血湘江”“背上‘這孩子長征”“光華鋪在嗚咽”等故事更是學生們耳熟能詳的紅色故事。與此同時,遵義市還組織編寫了小學、初中、高中《長征故事進校園教師指導用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讀本叢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繪本叢書》,進一步豐富了紅色教育資源。
遵義是“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項目建設的重點推進區域,遵義市搶抓項目建設契機,創新教育形式,把“紅色研學點”建到學校、建到紀念館、建到戰斗遺址,探索開發了綜合實踐課程,讓紅色遺址“活”起來。遵義市婁山關紅軍小學的學生們開展紅軍操和紅色體育活動,爬雪山、過草地、運送軍糧、搶救傷員……身著紅軍服的“小紅軍”們在各種道具組成的模擬場地上完成紅軍長征中的各種任務,感受紅軍長征的艱苦與豪邁。習水縣土城鎮中心小學則采用“六個一”(走一段長征路、唱一首紅軍歌、吃一頓紅軍餐、聽一個紅軍故事、誦讀一首紅色詩詞、觀看一部紅色電影)開展紅色研學實踐。像婁山關紅軍小學和習水縣土城鎮中心小學這樣的研學點,遵義一共遴選培育了100個市級研學基地和200個縣級研學基地,這些研學基地和即將投入使用的遵義青少年示范性綜合實踐基地一同構成了“1+N”遵義研學實踐集群基地。此外,遵義還設計了“偉大轉折傳奇遵義”“尋紅色會址、訪偉人故居”等精品研學線路16條,啟動開發“遵義紅”為主題的15個縣(市、區)紅色研學系列精品課程體系。
這些課程資源和課程體系,共同推動了遵義紅色教育走深走實走心。
注重人才培養,讓紅色教育抓手更加得力
在遵義會議會址,時常能看到一群佩戴紅領巾、操著標準而稚嫩的口音向游客介紹遵義會議歷史背景的小學生,他們是遵義市培養的紅色小小宣講員。
近年來,遵義市依托遵義會址紀念館、四渡赤水紀念館等地方專業機構,分批次在全市220所中小學培養了1500余名“小小紅色宣講員”,引導他們利用課余或假期,到遵義會址紀念館、毛主席舊居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義務向游客進行紅色文化宣講,集中展示新時代遵義青少年精神面貌。小小宣講員不但在遵義本地宣講,而且還把“遵義會議紀念館”推向了廈門大學、華中師范大學等高校,形成了“行進中的遵義會議紀念館”,讓更多的人了解了遵義會議和紅軍在長征途中的感人故事。
除培養“小小紅色宣講員”外,遵義市更加注重紅色師資的培訓和培養,緊緊依托地方高校和地方長征文化研究機構,改變過去零、小、散、亂的培訓方式,提出了“整合資源、總體布局、集中優勢、集群提升”的根本思路,以建立長期、持續、穩定、系統的培訓平臺,集中力量培育優質群體和領軍型教師。2017年以來,先后舉辦長征故事進園骨干教師培訓班3期,累計培訓德育校長、骨干教師640名,通過優質群體和領軍型教師開展二次培訓,最終實現了紅色教育師資成倍增長。截至目前,遵義已先后推出了劉鳳等數百名紅色文化“土專家”,《鹿鳴幽幽 德潤化人》和《實施底色教育,夯實立德樹人》兩個德育案例入選全國首批“一校一案”落實《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典型案例。同時,遵義市還專門組建督導組,對紅色教育師資采取隨機挑選、隨機聽課等方式進行檢驗,確保了紅色教育師資能夠擔負起遵義紅色教育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