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莉

摘要:信息技術不僅深刻地改變了人們的工作、生活方式,而且對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更新和物質文明的不斷進步,共享經濟悄然來臨,也為企業的發展帶來巨大的商機。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中,企業需要改變自身的管理模式與經營理念,提升自身的適應能力,應對共享經濟時代的來臨。對于人力資源管理者來說,也需要面對共享時代下的機遇和挑戰,不斷提升人力資源管理質量,對共享經濟給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帶來的變化予以高度的重視,制定科學的招聘模式和培養機制,轉變薪酬管理和績效考核模式。文章從共享經濟背景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特征入手,討論共享經濟背景下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影響,希望對人力資源管理研究具有幫助作用。
關鍵詞:共享經濟背景;人力資源管理;變化;挑戰
共享經濟通常指以獲得一定報酬為主要目的,基于陌生人并且存在物品使用權暫時轉移的一種經濟模式,也是一種全新商業化運作模式。共享經濟在促進行業發展上起到了顯著的作用,共享發展理念已經成為中國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對于人力資源管理來說也面臨著巨大的機遇和挑戰,下面對相關內容進行分析。
一、共享經濟背景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特征
(一)去中心化的自我管理
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是一種科層制的組織形式,在共享經濟時代下逐漸體現出諸多不足。相較于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共享經濟時代下的企業和員工交流主要是利用網絡,雙方可以在網絡中實現服務與資源的等價交換,改變了上級管理下級的模式,其中員工的個人價值主要體現在對企業的貢獻上,淡化了核心員工與非核心員工的區別。同時,在共享經濟時代下,企業與員工都可以更好地實現自我管理、自我驅動和自我控制,員工也不再受到工作內容的制約,可以接受或者拒絕工作。
(二)績效考核市場化趨勢明顯
在傳統的績效考核模式下,企業的利益和員工績效考核水平存在直接關系,如果員工的績效考核達標,就可以獲得更多的利益。在共享經濟時代下該模式被淡化,這是由于績效考核指標與企業利益的關系不大,而是與員工的個人利益有關。企業的身份是績效考核實施者和組織者,員工對自身的價值進行評定,同時消費者也會根據企業人力資源的管理內容對員工進行評價,進而體現出員工的真實水平,對其個人發展產生影響。在共享經濟下的績效考核模式,有利于對員工價值的挖掘,加強與員工的合作關系,實現企業的良好發展。
二、共享經濟背景下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影響
李克強總理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大力發展共享經濟的指示,這一舉措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得以實現,隨著網絡交易模式的普及,極大地促進了我國商業領域發展,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比如共享充電器、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實現了對零散資源的整合;再如信息交流更加暢通,網絡交易更加便捷。同時共享經濟也給我國的人力資源管理帶來了深遠影響,比如,在網絡辦公環境下,利用即時通訊軟件交流,利用網絡視頻開會,通過電子支付發放薪資。此外,在人員的管理上更加便捷,可以滿足遠程辦公的需要,提升了員工的流動性。共享經濟的影響還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人力資源的概念發生變化。以往的企業發展中,所謂的人力資源是和企業簽訂合同的員工,具有雇傭關系,按照崗位支付薪資。共享經濟時代下對企業發展有貢獻的個人都是企業的人力資源,對薪酬以及績效考核方面高度關注,所以在共享經濟時代下人力資源的概念更加廣泛。
其次,人力資源的價值更加突出。從當前的企業人力資源變化來看,在共享經濟下的員工具有更強的價值屬性,不再將員工的概念設定為勞動力,要求員工具有更強的知識表現效果,對員工貢獻出更多的經濟價值有促進作用。目前高素質的人才已經成為企業長遠發展的保障,這就更加突出人力資源管理的作用。
最后,信息化程度明顯。在共享經濟下的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在網絡環境下進行數據與信息的傳輸,實現對碎片化信息的整合,顯著的提升了人力資源管理效率。
三、共享經濟背景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機遇和挑戰
(一)共享經濟背景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機遇
在網絡環境下,企業可以對線上和線下資源進行整合,在靈活的交易模式下滿足供需雙方的需要,這也是共享經濟模式的一大特色,實現了對資源的有效利用,而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同樣可以借助共享經濟時代的便利,具體有以下個幾方面。
首先,網絡員工服務。如今的智能手機和計算機在人們生活和工作中被廣泛地利用,同樣為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提供巨大的便利,比如企業打造自助服務平臺以加強對員工的進一步了解,實現管理者與員工的平等對話,同時也可以透明、民主地解決部門矛盾問題,增強員工對企業的認知度和滿意度。此外,員工在網絡環境下的工作自主性大大提升,對優化工作模式起到了促進作用。企業與員工之間的關系較為微妙,存在利益關系、依從關系和服從關系,企業的管理人員要利用網絡增強凝聚力,而員工也可以直接向管理者提出工作、薪資等方面的要求,體現出自身的價值。
其次,數字化管理。在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可以借助網絡渠道對員工進行評估,以個人的履歷、工作業績為參考進行薪資發放與職稱評定,在人員招聘和崗位調動上也可以通過數據優化人員配置,避免人才浪費,為企業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此外,利用信息技術不僅可以對個人管理,還可以對部門的工作情況進行考核,為企業制定出更加科學的規劃提供數據支持。
再次,加強情感鏈接。企業的管理者和員工可以在網絡中進行有效交流,為員工真實表達自己的想法提供平臺。比如,員工對崗位設置、工作量、人際關系等方面都可以直接溝通。在當前的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必須樹立人性化的管理思想,了解員工的精神需求以及自我價值實現的方式,讓員工樹立主人翁意識,認同企業文化,這樣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當中。因此,在共享經濟的背景下,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需要關注員工的情感,激發出其工作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