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黃潔芹(1977— ),女,漢族,廣東順德人,中級會計師。主要研究方向:財務管理。
摘 要:高新技術領域企業在企業生命周期各階段,均對資金體量有不同程度的需求。文中結合近30年來在國家政府不同部門對高新技術企業的政策扶持下,總結了國內不同類型和規模的電子信息技術和高技術服務技術企業,在不同時期成功進行融資的實踐。符合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的企業自身處于朝陽行業,只要不斷提升創新能力,迎合市場需求推出產品和服務,在充沛資金的支持下必能把企業經營得更好,實力更強。
關鍵詞:電子信息;高技術服務;融資實踐
《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包括電子信息技術、生物與醫藥技術、航空航天技術、新材料技術、高新技術服務技術、新能源及節能技術、資源與環境技術、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文中所述及的高新技術領域企業,具體為電子信息技術和高技術服務技術這兩個領域不同規模的企業。
一、資金對高新技術企業的重要性
(一)研發支出投入大、風險高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要求研發支出占銷售收入比例不低于3%-5%,筆者所在公司屬于小型高新技術服務企業,近三年研發支出占銷售收入比例高達30%-40%。研發項目風險高,某些項目在研究階段尚未轉化為成果即告失敗終止,未能到達開發階段,更談不上收益的實現。
(二)研發成果維護成本高
研發形成的成果如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軟件著作權等知識產權,從申請到通過直至維護,全階段日常管理、維權等工作所需投入的時間和費用是不小的支出。
(三)人力資源支出占成本比重大
高技術服務企業是智力密集型行業,智力資本為核心生產要素,需要依賴專業技術人員的知識、技能和經驗,其成本構成中很大一部分是人力成本。由于工資比較高,五險一金、工會、職工教育經費、福利費等相關費用也較高。計算數據顯示,管理軟件和行業軟件上市公司的人力成本約占營業收入的50%-60%,軟件外包公司人力成本一般占營業收入的60%-70%甚至更高。筆者所在公司的人力成本更是占銷售收入的73%左右。
(四)外出經營需即時繳納稅金
一般納稅人跨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臨時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需要向機構所在地的國稅機關填報《跨區域涉稅事項報告表》,向經營地國稅機關預繳2%-3%的增值稅以及12%的增值稅附加稅費。從事系統集成項目的公司經常發生跨地區經營業務,履行異地預繳稅款的義務。通常情況當月收入于次月申報,一般納稅人計算完進項稅額抵扣銷項稅額后才繳納稅金。但是,預繳稅款則需在發票開出當月完成申報繳納工作。因此在無法完整計算并抵扣進項稅額的情況下,相當于按開票金額即時繳納稅款。
綜上述“研發工作不能中斷、薪資保險不能拖欠、稅金不能欠繳”的情況,高新技術企業需做好防范措施,以免引發資金鏈斷裂的危機。
二、各種渠道的融資介紹與實踐
(一)政府補貼
1.充分掌握國家及地方科技部門對科技計劃的支持信息
國家科技部對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投入財政專項資金,支持人才和團隊建設,通過統一的“國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統公共服務”管理平臺向社會公眾、科研人員與科研單位、科研專家等提供業務一站式綜合查閱及學習咨詢服務。廣東省科技廳設立的“廣東省科技業務管理陽光政務平臺”,對“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區域創新能力與支撐保障體系建設、省實驗室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高新區與高新技術企業高質量發展、重點領域研發計劃”這六個方向的科技計劃提供申報服務。科技項目申報及項目資金管理工作均需通過科技部門的平臺進行操作和管理。
1999年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由科技部主管、財政部監管,通過無償資助、貸款貼息和資本金投入三種方式,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創業。2004-2007年期間,筆者曾所在的一家中型規模軟件公司曾屢次向科技部門申請多個科技項目、創新基金資助,從國家和地方(省、市、區)獲得相應配套資金資助,對項目成果的推動大有裨益。
2016年廣州市科技創新委科技創新委主導構建的廣州市科技金融綜合服務中心,提供了信貸、上市、創業、投資、創新創業大賽等服務。其中,對科技企業完成股改、新三板簽約、廣州股權交易中心科創板掛牌均有5-50萬元補貼,對已掛牌新三板企業有210-260萬元補貼。對參加創新創業大賽并取得名次的企業予以財政補貼。筆者所在公司在2017年第六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廣東.廣州賽區)暨第二屆羊城“科創杯”創新創業大賽中榮獲電子信息行業初創組名次并于次年獲得省科技廳下達的財政專項資金補貼。
廣州市促進工業和信息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資金項目針對合要求的科技企業提供融資租賃業務補助、擔保費(保證保險費)補助、首次融資貼息、高成長企業貸款貼息、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優惠貸款貼息等補貼。
企業借獲得國家及地方政府部門財政資助的機會,在項目申報過程中不斷規范完善自身項目管理體系,既為企業獲得榮譽,還能得到具體實質利益,可謂一舉三得,實應充分使用此渠道來進行融資。
2.時刻關注稅務動態,依法享受稅費減免優惠政策
自1991年國務院批準《關于批準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有關政策法規的通知》起至今30年間,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經歷了“減按15%的稅率征收”、“2014年1月1日后新購進的固定資產可縮短折舊年限或采取加速折舊的方法”、“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從50%提升至75%直至制造業企業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到100%”、“2018年及以后年度具備高新技術企業或科技型中小企業資格的企業,以后年度彌補虧損的最長結轉年限為10年”、“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和軟件企業所得稅自獲利年度起,第一年、二年免征,第三年至第五年減半征收”、“重點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和軟件企業自獲利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五年免征,接續年度減按10%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等針對不同類型規模的企業在各個階段不同的減免優惠。2021年3月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年應納稅所得額不到100萬元的部分,在現行優惠政策基礎上再減半征收所得稅。
增值稅方面則有“技術轉讓、技術開發和與之相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免稅增值稅”、“軟件出口退免增值稅”、“軟件產品增值稅實際稅負超過3%的部分實行即征即退”、“國內旅客運輸服務進項稅額允許從銷項稅額中抵扣”、“允許生產、生活性服務業納稅人按照當期可抵扣進項稅額加計10%抵減應納稅額”等減免政策。2021年3月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將小規模納人增值稅起征點從月銷售額10萬元提高到15萬元。
印花稅方面則有“金融機構與小微企業簽訂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稅”、“資金賬簿減半征收印花稅,其他賬簿免征印花稅”等減免政策。
獲得國家及地方稅務機關的稅費減免退優惠,能為企業大為節省資金流出。
(二)債權融資
1.銀行貸款
商業銀行根據國家相關政策,針對不同行業及規模類型的企業設計了不同類型的貸款產品。貸款產品按種類劃分為流動資金貸款、中長期流動資金貸款、固定資產貸款;按貸款時間分為短期貸款(一年以內)、中長期貸款(一年以上);按擔保方式分為信用貸款、保證貸款、抵押貸款、質押貸款等。
2011年筆者曾所在的一家大型規模電子商務公司由于每筆國內貨物貿易的支付,均需要按照《資本項目外匯收入結匯暫行辦法》向付款行發起資本金結匯的要求(資本金為美元需兌換成人民幣進行國內支付),時效慢以致嚴重影響了運營。后來公司通過“外保內貸”業務獲得了招商銀行的千萬元級別貸款,隨時可以通過網銀支付貨款給國內供應商,大大提升了運營效率。這是保證貸款運用在外商投資企業的例證。
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大力發展”普惠金融,其中的服務對象之一是小微企業。2019年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將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小型和微型企業貸款考核標準由“單戶授信小于500萬元”調整為“單戶授信小于1000萬元”,引導金融機構更好地滿足小微企業的貸款需求,使更多的小微企業受益。
有融資需求的科技企業可通過廣州市科技金融綜合服務中心的平臺,接洽到開展“科技貸”業務的合作銀行。由于廣州市在財政科技經費中安排設立了廣州市科技型中小企業信貸風險補償資金池,對合作銀行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信貸所產生的本金損失進行有限補償。因此,合作銀行也非常積極主動與目錄名單內的企業進行洽談,以期達成共贏合作。中心平臺還提供合作銀行的“知識產權質押”業務。2019-2020年期間,筆者所在公司通過平臺獲得中國銀行百萬元級別的信用貸款。這是信用貸款運用在高技術服務企業的例證。
多家銀行已開通“稅貸通”貸款業務,這是銀行與稅務機關通過大數據共享企業信息的成果之一。銀行可通過系統查詢到企業的年度納稅金額,根據稅務評價情況來倍數放大可貸款的額度。企業通過登錄電子稅務局,即可根據不同銀行的貸款要求,線上來進行貸款的申請。“稅貸通”從申請到資金放款,均可通過線上進行,非常方便快捷,是屬于信用貸款的另一款產品。
銀行承兌匯票也是一種常用的融資工具。企業可通過銀行開具承兌匯票給供應商,用于貨款的結算。銀行承兌匯票保證金的比例要根據銀行對企業的綜合評估來定,另外還需要支付手續費用。但是因為銀行承兌匯票開具的最長期限可達六個月,相當于為企業延長近半年的應付賬款周期。企業可權衡兩者利弊來作出選擇。
企業根據自身所處行業及不同類型和規模,了解并掌握政府扶持政策,經常與多家銀行機構接觸,定會尋到合適的融資機會。
2.非銀行金融機構貸款
小額貸款公司、擔保公司、保理公司是中小企業在融資過程中經常接觸的機構。由于非銀行金融機構的綜合費率通常是銀行貸款利率的兩倍以上,所以企業若能直接從銀行獲得所需資金,則通常不會考慮非銀行金融機構的貸款。由于銀行對企業用于質押貸款的應收賬款的資金規模和行業均有高質量要求,所以一般企業的應收賬款質押可考慮與保理公司取得合作。
(三)權益融資
(1)內部融資,常用是利用留存收益增加,將歸屬于股東的凈利潤留存在企業不分配給股東,以滿足企業資金需求。留存收益轉增實收資本或股本不能增加企業現金流入,在此略過。
(2)外部融資,是企業向社會募集股份、發行股票、新股東投資入股或原股東增加投資擴大股權,從而增加企業的資本金。
成立一段時間的企業可通過由原股東增資擴股,來解決因業務擴張而致資金緊缺的困境。2019-2020年間筆者所在公司為適應日益擴大的業務規模,填補經營流動資金缺口,提出建議原股東進行增資擴股的議案。議案獲得全體股東通過后,為體現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還聘請了評估中介機構對增資前的公司整體資產作出價值評估,從而順利地完成了增資任務。
初創企業可借助孵化器或眾創空間的股份置換,獲得政策支持、場地、供應鏈等服務來成長為成熟企業。在《廣州市科學技術局關于開展2019年度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績效評價工作的通知》中的名單顯示廣州的科技企業孵化器有290個,眾創空間有167個之多。
初創企業或未上市企業還可以通過引入風險投資公司,來獲得資金或專業領域的知識與經驗。按不同時間和節點,風險融資分為天使輪、A輪、B輪、C輪、D輪或Pre-IPO等。2005年筆者曾所在的一家大型規模業務流程外包企業獲得了鼎暉投資的青睞,引入了200萬美元的注資。
未上市企業完成IPO、上市成功后,可通過在資本市場發行股票或公司債來完成融資需求。目前國內企業上市主流通常在境內,境外則有美國、新加坡等國家或地區。各國及地區為幫助中小型企業上市,在主板以外均開設了創業板。國內分別有上海證券交易所的主板和科創板,深圳證券交易所的主板(2021年2月主板與中小板合并)和創業板等。境外有紐約證券交易所和納斯達克,新加坡交易所的主板和創業板等。除上規模且業績良好的成熟企業會選擇主板上市外,中小型企業通常選擇創業板來實現上市。
上述所提及的市場是場內交易市場,相對還有場外交易市場。場外交易市場雖然流通性比較弱,資金規模比較小,但未能上市企業也可考慮進入系統進行融資。國內有新三板即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四板即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如北京股權交易中心、深圳前海股權交易中心等)。據證監會官網消息“據統計,截至2016年底,全國共有40家區域性股權市場”。美國場外柜臺交易系統(簡稱OTCBB)是由全美證券商協會所管理的一個交易中介系統,它完全不同納斯達克的獨立市場,國內急于上市融資的中小企業需要審慎考慮企業自身資質和能力,警惕防范中介機構的過度吹噓包裝,勿陷入發展困境令自身名譽受損。
三、結語
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是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未來可供不同規模類型的高新技術企業選擇的資本渠道也會越來越寬。當今生產全球化、市場全球化、資金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科技全球化、投資全球化,企業更應根據自身資質情況來綜合分析判斷和決定合適的融資方案。符合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的企業自身處于朝陽行業,只要不斷提升創新能力,迎合市場需求推出產品和服務,在充沛資金的支持下必能把企業經營得更好,實力更強。
參考文獻:
[1]付政瑜.融資約束、政府補貼對高技術企業研發投入影響的研究[D].內蒙古大學,2020.
[2]]嚴舒. 財稅政策對高技術服務業發展的影響研究——基于理論與實證[D].蘇州大學,2016.
[3]周蕊.高技術服務業投融資決策博弈分析.中外企業家.2018(33):16-17.
[4]吳兵.淺談高新技術企業在資本市場的選擇.新經濟.2015(1):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