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孫延柏(1975— ),男,山東昌邑人,高級統計師。主要研究方向:統計學。
摘 要: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會議中提出,十四五期間要將我國城鎮化率提升到65%。我國城鎮化發展程度的測算主要是參考城鎮化率,城鎮化率的統計方法有多種,且各有利弊。本文主要以濰坊市為例,來介紹城鎮化的概念,介紹什么是城鎮化率,以及應當如何統計城鎮化率,也就是城鎮化率的統計方法,為我國各地區城鎮化率的統計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城鎮化概念;城鎮化率;統計方法
在黨的15屆三中全會上,城鎮發展也曾被列入農村發展的戰略之一。城鎮化問題始終是鄉村振興工作內容的重點內容之一,城鎮化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而城鎮化的衡量依據便是城鎮化率。城鎮化率是測算我國城鎮規模的一個重要參考依據,是衡量我國城鄉發展水平的重要依據,也是我國政策制定、經濟調控的一個重要參考依據。于是,如何精準測量、統計城鎮化率便成為當前我們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本篇文章主要研究探討城鎮化、以及城鎮化率的相關概念,探討城鎮化率的統計方法,為城鎮化率的統計與測算,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城鎮化
(一)城鎮化概念介紹
城鎮化是我國走向現代化的必經之路,城鎮化的發展對我國的發展有很大促進作用。城鎮化這一概念來自于國外,城鎮化也可稱之為城市化,兩個概念差別不大,并無本質差別,我國以外的大部分國家均運用城市化這一稱呼。城鎮化這一概念在不同領域內定義不同,在經濟學家眼中,城鎮化是指經濟由鄉村經濟轉化為城市經濟這一步驟;在人口學家眼中,城鎮化是指人口由農村人口轉化為城市人口。城鎮化,可以是人口的轉變過程,可以是區域的轉變、社會關系的變遷,也可以代表國家或地區生產力的發展水平,以及國家或地區技術水平的進步等。
(二)城鎮化的意義
僅僅要求城市的發展而忽視鄉鎮的發展,這極其不利于中國未來的發展,城鎮化工作的進行,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城市發展的壓力,同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帶動鄉鎮的發展,使得我國各個地方發展更加平衡。鄉鎮化的建設,使得小城鎮的居住環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人民的衣食住行,孩子教育、醫療等都有了保障,鄉鎮內的基礎設施也越來越完善。同時城鎮化的發展也吸引更多的企業到城鎮來建廠、投資,為城鎮內的居民增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同時,小城鎮的繁榮發展能夠吸引更多鄉村的農民,來到城鎮中居住、工作和生活。提高、改善農民的生活質量,減少城鎮失業人口、降低失業率、并且能夠提高百姓們的工作收入、改善百姓的工作環境以及生活條件。
城市意味著更多的就業機會、更多的謀生手段。有利于解決就業難的問題,為農民提供了新的生路,同時也為城市中的工廠、公司職位空缺較多這一困難的解決提供了解決方法。另外城鎮化的發展能夠推動農村的發展,并且可以提高工業生產的質量、速度;同時,隨著城鎮化進程的發展,農村與城市之間的發展差距正在逐漸縮小,使得城市與農村之間的交流正在不斷加強、交流渠道正在不斷地增多。
二、城鎮化率的概念介紹以及意義介紹
城鎮化率也就是城市化率,也就是城鎮中的總人口數與全國總人口數作比的結果,是指居住在城鎮范圍中的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比重。
城鎮化率這一數據可以反映我國城鎮化發展程度、發展狀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用于衡量我國城鎮化水平高低,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國國民經濟水平。同時,城鎮化率也能夠反映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生活水平的高低,可以用來判斷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的貧富狀況,判斷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人民的生活情況。城鎮化率是測算我國城鎮規模的一個重要參考依據,也是我國政策制定、經濟調控的一個重要參考依據。
三、城鎮化率的統計方法
(一)數據的采集
城鎮人口數目的變動主要途徑有三種:首先,城鎮中人口的自然繁殖與人口死亡;其次,城鎮中的人口在一定時期內的遷入與遷出情況還有人口流動情況,農村人口流動到城鎮中工作、生活;最后,城鎮區域的變動也會影響城鎮人口的測算,比如城鎮區域的增加,會使得城鎮中的人口增多;而城鎮區域減小,會使得城鎮中的人口數量減少。另外,如若原先的農村行政區轉變為城鎮行政區,或者鎮化為鄉,也會使得城鎮人口數量增加或者減少。
以濰坊市為例,在進行城鎮人口數據采集時,首先要搞清楚行政區的劃分,防止人口數據統計區域錯誤;其次在非人口普查年份,應當對濰坊市人口變動情況進行抽樣調查,抽樣調查這種方法較為常見,且比較方便,是用于人口數據測算的一個重要方法。
我們可以用濰坊市人口普查數據建立抽樣庫,在此基礎上進行分層,在濰坊市的各大小區內進行抽樣調查,在濰坊市共調查200個小區,在這個數據基礎上,進行統計、推算,來計算濰坊市的城鎮化率。
(二)統計方法
1.人口抽樣調查
以濰坊市為例,從濰坊市總體人口中,隨機選取一部分作為樣本,來進行調查。我們可以采取整群抽樣的方式,比如把一個居民小區作為一個基本單位,來進行隨機抽取,再對居民小區內的人口數目進行統計。抽樣調查方式節省人力、物力,也比較節省時間,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統計測算的誤差,是一個不錯的人口統計方法。
2.區域劃分法
之前說過,城鎮化率,城鎮人口數的增多或者減少,主要來源有三個:首先,城鎮中人口的出生與死亡;然后,就是城鎮中的人口在一段時間內遷入與遷出情況,人口發生流動;最后,就是城鎮行政區域劃分變動,也會影響城鎮人口數量。在計算城鎮化率的時候,如果正好是人口普查的年份,可以直接使用人口普查的最終數據,來進行城鎮化率的計算。如果統計城鎮化率的時候,不是人口普查的年份,就可以從城鎮人口出生、死亡,遷入、遷出、人口流動情況,以及城鎮區域發生變化,三個方面來統計、推測城鎮化率。
首先,可以采用區域擴張重疊法。這種方法可以直接綜合以上三種因素,更加全面可靠。主要方法如下,在本次人口調查中隨機抽取幾個調查小區,然后在上次人口普查數據庫中,找到這次選取的這幾個小區。將兩次小區人口調查結果進行對照,然后,分別計算城鎮化率。
對于城鎮劃分區域改變導致城鎮化率發生變化這一情況,可以先找到城鎮區域劃分改變前的原始數據,然后按照新的行政劃分區來計算當前的人口數目,將兩次調查結果進行比對,找出常住人口數,來計算城鎮化率。通過這樣的方法,可以大致測算出城鎮行政區域劃分改變導致的城鎮化率的改變。這種方式確實能夠大致估算出城鎮行政區劃分改變導致的城鎮化率的改變,但是這種方式太過于局限,只能用于城鎮區域改變導致的城鎮化率的改變,不能準確測算出人口流動帶來的城鎮化率的改變。
對于人口遷入、遷出、人口流動造成的城鎮化率的改變,我們在進行測算時,先在此次人口普查過程中,標記幾個小區。然后在上次的人口普查數據庫中找到這幾個小區。計算上次與本次調查小區中人口的重疊率。兩次人口普查的差值,就是人口出生,死亡以及人口流動造成的城鎮化率的改變。運用區域劃分法,我們可以直接測算出城鎮化率為多少,省去了不少麻煩。
3.線性插值法
在計算城鎮化率的時候也可以采用線性插值法,首先,我們需要收集、整理官網上歷年公布的數據,將這些數據排序整理好,把這些數據用作線性插值法的插值點。將所有收集到的數值插入其中,構造函數,那我們所得到的線性插值就可以近似與原函數等同,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得到我們收集不到的數據。并且可以通過原來的數據直線外推,推算之后的數據,近似地得到我們想要的某一年的城鎮化率。
比如說我們在統計,濰坊市城鎮化率時,我們可以收集2015~2018年官網中發布的數據,繪制圖像,然后將這些數據外推可以得到2019年和2020年的數值。線性插值法可以在一定誤差允許的條件下,近似地代替原本的函數,可以通過插值的方法來得到我們整理表中沒有的數據。但是線性插值法也有一定的缺點,線性插值法講究近似估計,準確度不高,恐怕難以達到我們想要的精確度。
4.增長曲線預測法
首先可以利用聯合國模型,以城鄉人口增長率沒有發生變動這一假設條件作為前提。利用以往普查年份的統計結果所得到的城鄉人口數據,來求取城鄉人口增長率,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推導,預測未來城鎮人口所占的比重。除此之外,也可以采用線性回歸法來預測、推算城鎮化率。運用以往年份人口普查所得數據,采取最小二乘法來進行回歸方程的運算,最終得到自己所要預測年份的城鎮化率。但是這種方式不夠精準,誤差較大,不夠理想。
5.人口比重指標法
人口比重指標法是指一個國家或者某個地區的城鎮人口占該國家或地區的比重。首先我們需要統計出某個地區或某個國家城鎮中人口數量,然后統計出這個地區或者國家總人口的數量,將兩次統計所得數據作比,最終結果就是我們所要得到的城鎮化率。這種方式比較簡便易懂,操作也較為容易,我們在進行統計時比較方便,易于統計。
但是人口比重指標法也存在著一定的缺點,比如,有關鎮的劃分標準不明,標準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有的鎮,確實能夠達到鎮級生活水平,但是有的鎮人民生活水平、生活條件還是比較低。這就使得最終測算出的城鎮化率,并不能真實地、準確地來反映人民的生活情況,不能夠作為人民生活水平的衡量依據。
另外,由于行政區劃分發生改變,比如一些鄉村改成城鎮,又或是一些城鎮又改回鄉村,這就使得我們在進行統計時,不能準確統計出城鎮人口,使得最終的城鎮化率結果有一定的偏差,結果不夠理想。除此之外,如果發生大的變動,比如城鎮內人口大量遷入遷出,人口流動幅度太大,城鎮內常住人口也發生較大變化,這些因素,也會很大程度地影響城鎮人口的統計。會使得我們最終所得城鎮化率的結果誤差較大,但是與其他方法相比較,此方法還是較為精確的。
除了運用城鎮人口比重來進行城鎮化水平的測算之外,也可以運用非農業人口數量來進行城鎮化水平的測算。非農業人口占該國家或地區人口的比重,也就是我們要測算的城鎮化率。但是運用非農業人口來進行測算,也存在著一定的困難。比如,我們應當如何區分非農業人口與農業人口,僅僅依靠非農業人口的定義與農業人口的定義來進行二者的區分太過局限,不是能夠很清晰地將二者區分開。我們無法正確的識別農民與非農民,僅僅依靠其居住在城市還是農村是不夠準確的,我們也無法很好地區分其產業情況。這些問題的存在,使得運用非農業人口來進行城鎮化水平的測算是比較困難的。
6.通過城鎮土地利用比重測算城鎮化率
通過城鎮土地利用比重來進行城鎮率的測算,是指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城鎮所用土地占該國家或該地區總土地面積的比重。這種方式統計起來也較為簡單,只需測量土地面積,減輕了統計壓力。但是該方法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因為每個城鎮對于土地的利用率不盡相同,差別太大,有的地區人口較多,而城鎮面積比較少,那么該城鎮人口密度就比較大,對于土地的利用率也就比較高;而對于那些城鎮面積比較大,但是人口較少的地區,城鎮人口密度就偏小,城鎮對于土地的利用率就比較低。另外,僅僅依靠城鎮對于土地的利用率、城鎮的土地面積,并不能真是地反映這個地區經濟的發展水平,也不能反映這個地區的城鎮化的水平。這種方法更加適用于那些發展相對成熟的市或者鄉鎮,而對于那些正在發展中、或者發展較為落后的城鎮,這種方法并不適用。
四、城鎮化率準確測算的保障措施
首先,在進行行政區的劃分時,必須明確行政區的邊界,不能出現邊界模糊、邊界劃分不清楚的情況。如果有鄉村升至鎮級行政區,應當滿足鎮級行政區的相關要求與條件,一定要保障百姓的生活水平確實達到鎮級行政區生活水平,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保障城鎮化率的最終測算結果能夠真實反映城鎮化的水平。除此之外,各個小區、各個村莊應當留有常住人口的信息,對于遷入遷出的人口以及流動人口都要有相應的記錄,一方面可以保障小區或村莊內百姓的安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今后的人口普查工作,同時也為城鎮化率的測算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條件。
在進行城鎮化率測算時,如果想要通過城鎮土地利用率比重的方式來進行測算,那要保證所測算的城鎮發展已經相對成熟,今后不會發生較大的變動。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才能夠運用城鎮土地利用比重來進行測算。否則會造成較大的誤差,導致最終城鎮化率測算結果也并不能反映城鎮化水平。最后,在進行城鎮化率的測算統計時,我們可以運用先進的數據處理系統,選取專業的操作、計算人員,來保證最終結果不會出現計算錯誤,保證城鎮化率測算結果的準確性,減少失誤率。
五、結語
城鎮化是我國走向現代化的必經之路,城鎮化率的測算數值對我國相關政策的制定也有著重要意義,因此,如何準確測算、推算城鎮化率成為我們當前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在我們進行城鎮化率的測算時,可以利用往年人口普查數據,也可以利用年度人口抽樣調查所得數據。在進行測算時,我們可以采用區域劃分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數學模型預測的方法。數學模型預測方法又包括運用增長曲線的方法、線性插值方法,或者運用相關經濟因素來對城鎮化率進行分析。除了這些方法的運用外,我們還應當采取一定的措施,來減輕城鎮化率測算、統計的難度,來保障城鎮化率最終結果的準確性。這些措施的實施,能讓城鎮化率的統計值更加精確,更加具有可信度,同時,也為我國相關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參考。
參考文獻:
[1]孫曉晨,李婷婷,潘沙沙,等.城鎮化進程中濰坊市失地農民權益保障問題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28(21):210-212.
[2]呂貴興,張瑞業,劉建波.濰坊市新型城鎮化建設:現狀、問題及發展戰略[J].濰坊學院學報,2015,15(3):1-3.
[3]王俊杰.城鎮化進程中濰坊市義務教育階段民辦教育發展研究[J].濰坊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3,26(03):5-8.
[4]王玲.濰坊市城鎮化演進軌跡分析[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9(01):35-37.
[5]吳佩林,李玉江.濰坊市農村城鎮化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17(4):62-65.
[6]陳桂良,王國恩.中等城市的城鎮化發展現狀及規劃應對--以濰坊市為例[C].中國城市規劃學會,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論文集,201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