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鴻
版權保護,尤其是創意產權保護肯定是大勢所趨。考慮到新媒體發展的不同方式和階段,未來對知識產權保護可能會更加細化,或許可以給短視頻創作者列出知識產權保護白名單,比如對視頻二次創作使用的時長、時段、單一作品的比例等進行細化,并劃定出可使用的范圍和范疇,既保證自媒體的基本使用權,讓更多人分享傳播,又能保證版權方的利益。
不過,這些細化的工作肯定是行業先去摸索。應該是版權方、平臺方、用戶等各方力量,大家互相博弈,互相探索,在實際操作中發現最合理的方式,并最終找到一個平衡點,再用法律法規的方式固定下來。眼下新技術越來越多,只有在實踐和摸索中,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辦法。
對于短視頻搬運、切條、剪輯等行為,絕對的“一刀切”也會帶來一些問題,過去短視頻的傳播擴大了作品的到達率,“一刀切”對作品本身的傳播也會造成影響。不過,目前需制止的是短視頻侵權泛濫的傾向,特別是“一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這樣的剪輯方式,確實會造成侵權。另一個問題是,這些剪輯素材的來源在哪里?這也會涉及版權保護的問題。
從行業協會的角度,目前我們只能呼吁各方努力尋找合適的平衡點,希望各方能就知識版權保護尋找到最優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