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妍霓
摘要:高效課堂能大大提高教學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大限度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真正實現老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但在如今的農村小學英語教學中,由于受農村孩子們的自身條件、教育環境以及教育資源等方面的影響,使得教學會出現許多問題。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就結合自己的實際教學經驗,淺談“五育合一”課改下如何構建農村小學英語高效課堂。
關鍵詞:農村,小學,英語,“五育合一”
目前農村小學英語中學生成績不理想的主要因素有三個:第一,部分農村家庭不重視教育;第二,一些學生的自身理解能力較差,或者是并沒有將自己的全部注意力放到學習上;第三,教師因自身有限的經驗,使用了效率較低的教學手段。因此提升教學手段,讓教學形式多樣化,以求提升在“五育合一”課改下構建農村小學英語高效課堂。
一、構建”情景化”課堂
因為小學英語教材涉及的對話和事物是生活中常見的,與生活同在,色彩斑斕,所以教師可以合理設計導入環節。借助生活情景引入,激活學生頭腦中已有的生活經驗,促進學生在自己所熟悉的環境里學習語言。例如,在學習外研版五年級上冊第二模塊“What did you buy?”時,教師可以背一口袋的東西走進教室,假裝自己剛從超市回來,口袋里裝一些蘋果、香蕉、奶酪之類的東西(這些東西可以自己制作英語單詞卡片來代替)。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問答,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降低學生學習本單元主要句型和重點內容的難度。學生能夠直觀了解本單元重點句式的含義,打造繪聲繪色的的英語教學課堂,使得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提升,把學生的英語學習欲望勾起來,提升教學質量。
二、分組合作探究
教師在講授一堂新課的知識點,可以通過分組合作操練的方式來進行教學。學生通過小組交流的方式促使學生們之間能建立親密的關系,從而互相幫助、支持、進步。在分組時,老師要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如:學生人數、學習基礎、學習接受能力、學生性格特點等,這樣使每組優差生搭配合理,從而使班上學習效率達到最優化。例如在教授外研版六年級上冊第三模塊“Whats your hobby?”時,教師可以提前調查清楚學生的基礎能力和學習接受能力,然后將學生合理分組,讓學生以分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接下來的學習活動。在課程開始前,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自己平時的愛好,或是喜歡收藏的東西,以此引導出學生討論有關個人興趣愛好的話題。通過這一趣味的小組合作方式,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問對方的喜好,讓不同的學生之間可以得到充分的交流,除了能順利地完成本節課的知識重、難點,還能加強學生的英語表達,促進學生之間的關系更為親密。
三、合理布置動手操作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1]因此,為了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老師可以給學生們布置合理的動手操作作業。動手操作制作某種模型,不僅調動了學生的感官參與的能力,還能訓練手、腦結合的能力。動手親自制作某種模型不僅創建學生直觀學習的能力,還能讓英語學習更加生動、形象、豐富。比如:在學習外研版六年級下冊Module6 Unit1 It was Damings birthday yesterday.一課時,讓學生們小組合作制作一個生日禮物——一艘紙質宇宙飛船,不僅對本課單詞paper,spaceship,present等進行鞏固,還激發了學生對宇宙探索的興趣。動手操作不僅讓英語學習變得簡單、有趣,還能最大限度激發學生的其它興趣愛好。
四、批改作業
批改作業是教師檢查學生學習好壞的重要途徑之一,但作業的批改是不是只有“√”或“×”這兩種簡單的符號呢?教育家葉圣陶說:“批改不是挑剔,要多鼓勵,多指優點,此意甚好。”[1]在批改作業時不僅讓學生知道對錯,還要知道錯在哪里,讓學生有好奇心、吸引力,最好能鼓勵學生。在批改學生的作業時,我把批改作業當成一種師生情感的交流,適當參雜一些鼓勵式評語、幽默的簡筆畫等,而不是僅僅只是給學生一個“√”或“×”冰冷的符號。有效、多樣的作業批改不僅能提高教學質量,還能走進學生的內心。
五、布置與學習內容相對應的家庭作業
適當的家庭作業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除了必要的抄寫、背誦作業外,還應該布置一些有特色的作業。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讀習慣,讓學生自主選擇模仿課文朗讀、英文童謠、歌曲原文的語音語調,最后把錄制成的音頻或視頻發到班級QQ或微信群,便于老師和同學賞析。此外,教師還要激發學生們自編、自創家庭作業的熱情。如:在學習外研版六年級下冊Module2 Unit1 What are we going to eat?一課時,可以讓同學們自主設計自己的周末計劃,學生們的自主周末計劃大爆發,那么這節課知識點“be going to” 的掌握與運用得到了鞏固。家庭作業形式的精彩紛呈,能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
六、進行教學反思
美國著名學者波斯納提出一個教師成長的公式:經驗+反思=成長[3]。所以,教學反思在農村小學英語教學中尤其顯得重要。評價一堂高效的英語課不僅僅只局限于課堂上四十分鐘的表現。比如,在上課的時候學生們雖然積極舉手回答問題,但課后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識點?上課時只注重學生的讀、說,那么聽和寫的能力有沒有跟上?總之,老師上完一堂課后要進行全方位、科學合理地反思,從而總結經驗,提高教學水平。比如,我在執教外研版五年級下冊第9模塊“Are you feeling bored?”時,通過歌曲導入,老師自己設定情景表演情緒,學生模仿情緒,互相猜情緒等多種形式交織在一起,這堂課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做到了讓學生們寓教于樂,但也存在很多不足,如:課堂上有些同學單詞(bored,sad)發音有錯誤沒有及時糾正,還有聽力部分的設計對學困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
農村小學生們在學習英語時受特定環境和家庭教育的影響,與城里孩子相比缺少一些優勢,所以教師要盡力給孩子們創設一個樂學、好學、團結、積極、友愛、和諧的集體氛圍。借我縣“五育合一”改課東風,結合英語學科特點、教學對象、環境等因素,創設英語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杜坤 編譯.給教師的建議.
[2]葉圣陶.葉圣陶教育箴言[D].
[3]蘇力 譯.波斯納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