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麗云
摘要:“原生態”作文教學是以人為本,以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規律為依托,喚醒、激勵、鼓舞學生自由發揮,結合生活將內心的真情實感表達出來的教學模式。作文教學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并在課堂中不斷創設情境,讀寫結合,讓作文教學回歸“原生態”。
關鍵詞:“原生態”;“原生態教學”;“個性”;“情境”
一、認識“原生態”作文教學
提起作文教學,不能不說是一件讓許多語文教師都感到頭痛的事情,課堂上不斷地“傳道授業”,時間花進去了,可學生的作文水平總是不長進,有點吃力不討好的感覺。很多學生的作文要不就是寫成流水賬,就是變成“假大空”,讀起來索然無味。法國偉大的思想家盧梭曾說過:“教育要回歸自然”,我們的作文教學就是要學生展示生命的“原生態”,還生命之本色,因此,“原生態”作文教學應運而生。
原生態,作為一個新生的文化名詞,之前廣泛的流傳在各種媒體之間。它定義為沒有被特殊雕琢,存在于民間原始的、散發著鄉土氣息的表演形態,它借用了生態學科之“生態概念”。時至現在,“原生態”一詞已衍化成各種涵義存在生活的各個領域。在語文領域中,作文教學也應該回歸“原生態”,但是“生態作文”有別于“生活作文”,也有別于“心語作文”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寫作要寫自己要說的話,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作文教學要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币虼?,“原生態”作文教學是以人為本,以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規律為依托,喚醒、激勵、鼓舞學生自由發揮,結合生活將內心的真情實感表達出來的教學模式。
二、“原生態”作文教學本質
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作文教學除了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以外,還要注重人文內涵的熏陶和培養。孟子說過人之初性本善,每個學生心里都住著一個善良的天使—真善美。教師作為課堂的引領者和構建者,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培養學生作文寫作回歸“原生態”。
羅丹說過:“生活并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發現美的眼睛”,當然我們引導培養學生認識事物,不能只在事物的表面進行,要讓學生經過思考,掌握事物背后的“真實”,培養孩子們睜開心理的眼睛,情感的眼睛,去感受生活。車爾尼雪夫斯基也指出“美即生活”,闡明了美來源于生活,但不是任何現象都是美的。
三、“原生態”作文教學模式
(一)尊重個性,尋找“原生態”
尊重個性表現在尊重學生的發現,尊重學生的習作。
作文是一種表達思想的工具,那么它必然帶有作者的獨特性,有時就肯定與老師的審美觀不相符,如喜歡玩游戲的學生把他感興趣的游戲敘寫得淋漓盡致;擅長體育運動的學生,能把他喜好的項目描繪得精彩絕倫。追趕時鬢的女孩能把她們鐘情的服飾展示得美輪美奐。尊重學生的發現,引導學生去發現,這樣才能擺脫長期困擾學生習作的陳腐模式化的現狀,激發學生純真的感情。
對學生的習作,教師也不能輕易否定,要擅于捕捉習作中的閃光點,并給與肯定,盡量采用熱情洋溢的評價。如“我欣賞你”、“我為你驕傲”等,引發學生的寫作激情。在正確評價的同時,還可在班里自辦一些小報,定期發表學生習作,這樣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
很多高尚的、美的情感都出自真實的事情,發自內心的感受,這些真實的感受成為了寫作的第一手材料,不僅能豐富學生的內心體驗,同時提高了學生的認知水平,再現了他們心靈的“真、善、美”。
(二)創設情境,再現“原生態”
在作文教學中,學生總抱怨作文時無事可寫,無話可說。這種教學局面的出現,是因為有些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從而使學生對寫作產生了恐懼感和厭惡感??梢?,要解決學生 “寫什么”的問題,首先要激發學生寫作的熱情,而解決的最好辦法便是創設情境,根據學生生活實際、思想實際以及作文教學目標,為學生創設一種特定的情境和氛圍。
記得有一次,我給學生布置一道作文題目《上課鈴響后》,如果按照以前那樣布置題目提出要求的方法,學生定會叫苦連天。因為很多同學會想到鈴響后同學們紛紛準備上課,老師抱著書本來上課之類的。覺得沒什么新意,寫出來的文章也會是味同嚼蠟。但是那次,我故意遲到幾分鐘,而且氣喘吁吁地匆忙走進教室,手里并沒有任何書籍。這一改以往的場景引起了同學們的好奇心,很多同學在猜測,我讓他們一一把心里的疑問和猜測說出來,然后談談自己的感受,同學們紛紛發言,最后便順理成章地布置了這篇文章。這一次作文,許多學生也不再以前那樣撓頭苦想,感覺寫出內心所想是多么暢快的事情,深深體會到寫作的喜悅。
(三)讀寫結合,回歸“原生態”
我們說的“原生態“教學并不是靜止不變的,時代在發展,知識也日夜更新。在尊重學生作文個性的同時,以讀促寫,讓學生“我手寫我心”,如果在平時閱讀當中沒有一定的積累,就很難做到這一點。我提倡學生在讀書的時候做摘抄,把書中的好詞好句拿來為我所用。每篇課文學完后我都會給學生指出一些比較好的詞語,讓學生自由掌握它們,并且提倡他們在周記和作文中進行運用。
語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指導學生將課文的內容從課內延伸到課外,做進一步的挖掘,這樣對課文的內容和主題有更深層次的理解,而且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這樣的作文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規律,能在學生自由發揮的機會,結合生活將內心的真情實感表達出來。
作文教學的原生態改變以往作文技法滿堂灌的教學方式,更多注重的是引導學生真情實感的抒發,目的是讓學生敢說自己的內心話,敢寫自己對社會、生活、人生的獨特體驗,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寫作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