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春
在少年兒童心理與行為發展的小學階段,加強文明禮儀教育,對青少年兒童形成健全的人格起著重要作用。這需要教師能在文化意識形態上正確引領學生,在英語課堂教學生們正確接受外國文化的同時,不要忘記本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始終保持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以更加積極的心態面對外來文化,使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這是英語課堂教學以及英語教材編寫的初衷,更是關于民族之根的教育,而將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融入到英語教學當中也是當下需要英語教師重點探索的問題,如何讓學生感受中華文化之美呢?那么怎樣才能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更好地滲透文明禮儀教育呢?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和五年級英語教材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探討:
一、挖掘教材內涵,有機滲透文明禮儀
小學英語教學是英語學習的起始階段,其教學內容淺顯易懂,貼近學生實際。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找好禮儀的切入點和結合點,進行自然滲透,切忌長篇大論。例如:教師開課Greeting部分,可以使用Good morning!How are you? Hello!Nice to meet you!Thank you!Sorry,Bye-bye。等這些表示問候、禮貌的日常用語。課堂教學中,要善于挖掘教材內涵,有機滲透文明禮儀,例如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Unit1 Whats he like?以介紹老師、同學、朋友為主題,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描述一位男性長輩、女性長輩、男同學、女同學……并相機利用好polite,kind,hard-working,helpful,clever詞匯教學。
通過教學、使用來促使學生養成良好文明行為習慣。教師也可以借助語言習慣、節日習俗、風土人情等向學生進行英語語言文化滲透,使學生具備相關的文化意識,真正做到禮儀貫穿于語言教學之中。
二、精心組織教學活動,有機地進行禮儀滲透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禮儀教育主要依靠的是日積月累、潛移默化。任何形式的硬灌、勉強都不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相反有可能產生消極效應,使學生產生反感情緒。因此在課堂上,教師要做一個“有心人”。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精心組織教學活動,細心設計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語言交際場景,教學游戲及練習形式。以學生學會為目的,以學習情趣為主線,貫穿于每一個教學環節之中。同時教師要在教學的語境中、練習的活動中、模擬的交際中,關注學生的發展,找準機會,適時、適度地進行禮儀教育,讓學生在自然滲透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從而內化為自己的道德意識。又如在教學日常交際用語時,要說明不同的使用場合,讓學生做到語言文明禮貌,并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培養自身的良好品質。例如:lady first是尊重女士的一條基本準則,同時既體現了自我風度及良好修養,又培養了學生的紳士風度;What can I do for you?不只是一句客氣話,而是看到對方有困難而要真心實意的幫助對方;How do you do?是初次相識用友之間的問候:而How old are you?對女士而言是極不禮貌詢問。以五年級上冊三單元:What would you like?為例,教師就可以挖掘中國傳統文化中各地的用餐禮儀進行引導。教師只要善于抓住教材內涵,挖掘教材禮儀文化,讓學生進行生動活潑的語言實踐,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又能適時對學生進行禮儀教育。
三、尊重差異,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中國傳統文化的有機滲透
在教學中,教師向學生介紹一些西方國家的語言習慣。如稱呼姓名的不同:英、美國家是名在前,姓在后;問候語的不同:英、美國家一般喜歡以“天氣”為話題開始交談,面且他們比較忌諱別人問一些個人隱私的問題。同時在英語知識的傳授過程中,要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關注英漢習慣用語的不同,如:打電話時,英語習慣用this and that以表禮貌,而不習慣用I and you,并能在尊重西方禮儀的基礎上,用英語講述我們自己的語言習慣。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就中外歷史和社會風俗作比較,并用英語向世界更好的介紹中國。通過對話教學、課文閱讀和寫作訓練等有效途徑,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了解到各國文化風情、歷史地理、人文自然等,也認識到中西方在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差異以及產生的原因。
四、樹立文明榜樣,激發學生積極向上情感
小學生模仿能力強,很容易從榜樣的形象中得到啟發,受到感染。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用獨特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這就要求我們英語教師盡量用標準的、原汁原味的日常英語來表達對學生的關心、愛護、問候等,這樣就使得學生在學習、運用英語的同時養成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例如:學生在取得了好成績時,教師說一句Congratulations on your success!和學生相遇時,說一句Good morning!Nice to meet you again,學生交作業時,說一句Thank you等。這樣在和你朝夕相處的過程中,學生不僅會欽佩你淵博的學識,面且也會仰幕你溫文而雅的氣質,學生耳濡目染,行為舉止也會受到良好的熏陶。
五、細析教材內容,厚植學生愛國情感
教師應把握住教材內容中對于我國在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領域所取得成就的表達,將愛國主義情懷深深植入學生心中,增強其民族自豪感。例如:五年級上冊Unit6 In a nature park中介紹祖國大好河山,讓學生在了解我國各地的風景名勝時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教師將情感教育、個人理想與語言學習有機結合起來,巧妙地培養了學生們的家國情懷。
世界不同地區的自然特點和社會背景決定了各地文化的差異性。而在英語教學中,英語教師的設計絕不能僅僅止于流利朗讀課文、拼讀英語單詞,更重要的是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合到英語教學,使青少年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培養他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播奠定基礎,推動中國文化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