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橋 中央財經大學
在籃球運動損傷中,手指挫傷是較為常見的一種損傷。當手指受到側向外力沖擊時,并導致手指發生側屈或外力使手指過伸,便會引起掌指關節兩側副韌帶或者指間關節,關節囊的損傷,嚴重時甚至會發生韌帶斷裂、撕脫骨折或關節脫位,影響籃球訓練和體育訓練[1]。而手指損傷卻不能夠引起體育訓練者的重視,或者因為處理不當,會影響傷后手指功能性,從而給學習和日常生活中帶來許多不便及不良后果。在長期的籃球訓練和我的不斷探索中,我總結出籃球運動中經常發生的各種手指挫傷的原因及挫傷后的康復訓練方法,供各位經常從事籃球運動的愛好者們參考。
籃球運動中手指挫傷原因與康復。并以山東師范大學各屆喜愛籃球運動的同學為研究對象,對245位喜愛籃球運動的同學進行了相關調查,針對大學生籃球運動中手指挫傷的狀況進行具體研究。
1.文獻資料法
查找翻閱我國近幾年來公開發表在相關期刊上的資料,搜集、整理出有關籃球運動中手指挫傷方面的文獻資料。
2.問卷調查法
對山東師范大學2013.2014.2015級學生發放問卷進行調查分析,從中了解同學們在籃球運動中的受傷情況發放280份回收255份,回收率91.07%。其中有效問卷245份,有效率為87.5%。
3.數據統計法
將調查所得結果用EXCEL進行處理,研究調查結果并進行統計。
4.歸納推理法
運用歸納演繹法,對所收集的信息進行深入分析。
通過分析問卷調查,在被調查的245位同學中,打籃球時手指受過不同程度傷的有多達87位,手指受傷率達35.5%,手指受傷嚴重,骨折過的有4人,在手指受傷的人數中受傷率為5.0%。而在全部受調查的人當中,受傷率為1.6%,反觀一貫被人重視的腿腳部受傷人數有39人,受傷率為15.9%,受傷嚴重的有32位,受傷率為82.1%,可見腿腳處一旦受傷,一般都是較為嚴重的受傷,從上述結果分析中不難看出手指受傷是籃球運動當中最為常見的受傷方式,可是由于這種傷一般而言傷勢不嚴重,沒有引起大家的足夠重視。
在手指受傷的87位同學中,受傷后采取康復措施的有35位,40.2%的人會采取措施,筆者采訪幾位同學時發現,一些沒有采取措施的同學表示,手指受傷很普遍,但是不管,過幾天,自己會好,可是如此這般,在以后再次進行體育活動時,有31位同學表示受過二次傷,二次受傷率高達59.6%。
從統計數據當中來看,手指受傷的同學當中,大拇指受傷的人有33位,其次是近側指間關節,有21位,從此可以看出,在活動之前,做好手指準備活動是很有必要的,可以有效降低手指受傷的概率。
從表1中可以看出學生手指受傷的幾大原因:(1)同學們在活動過程中對運動損傷思想不重視,在運動之前沒有做足相應的準備活動;(2)同學們在運動中技術動作不夠規范、身體協調性、靈活性相對還是較差;(3)同學們在運動中運動量過大、過度疲勞。

表1 山東師范大學學生籃球運動中手指受傷的原因調查分析
準備活動不足是引起同學們手指挫傷損傷的主要原因。很多同學對于活動之前的準備活動認識不足,準備不充分,而之所以導致如此,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對準備活動沒有足夠的認識,認為準備活動無非就是簡單的活動一下身體熱熱身,要么敷衍了事,要么直接不做,根據筆者觀察,很多人在運動之前很少做準備活動,而能夠有效的做手指準備活動的就更少了。第二,沒有養成做準備活動的習慣;第三,有些學生運動之前準備活動做得不夠充分。造成運動損傷的最常見的原因無疑就是準備活動做得不夠充分。
技術動作錯誤也是造成籃球愛好者手指挫傷的一大重要原因。很多同學沒有系統的學過基礎的訓練,基本功比較差,比如不正確的接球動作,搶籃板動作都極容易導致手指挫傷,因為錯誤的技術動作沒有得到及時的糾正,使其成為了一種習慣,這時很難進行糾正。而這不僅僅會影響技術的掌握,而且非常容易發生傷害事故。也有不少的學生本身身體素質有限,但盲目的追求高難度的動作,這更是容易引起不同程度的挫傷。
手指的挫傷,一般依程度而言大概有五種。1.扭傷,2.脫臼,3.骨折,4.腱斷裂,5.挫創傷(皮膚裂開)[2]。前三種還算容易治療,后兩種則比較嚴重,也需要長時間的修養恢復,這種程度的挫傷,一般常見于籃球運動中的跳起爭球時,由指尖觸球導致;還常見于爭搶籃板,不正確的接球動作時手指尖接觸到了球,或者在運功前沒有進行有效的熱身,一般籃球運動中手指扭傷是最為常見的,然而也不能否認后幾者也常有出現,而且后幾者帶來的危害更大。
籃球運動中,被籃球打到手指間挫傷手指,但是沒有明顯破裂出血、活動無明顯障礙,只是一時疼痛,并伴有手指腫脹,一般有兩種可能:一為骨頭沒事,軟組織被挫傷;第二,極有可能是骨損傷,只是因為受傷時間短,沒有明顯的錯位,血腫形成較慢,暫時無明顯癥狀,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癥狀逐漸出現,此時應當盡快就醫。
指關節挫傷,是籃球運動中最常見一種手指挫傷。除大拇指只有一個指間關節之外,其他的四個手指都有近側指關節以及遠側指間關節。每個指間的相應關節關節都是由兩個部位組成,稱之為近節指骨和遠節指骨,在關節囊的兩側有著副韌帶緊張,指關節彎曲的時候,兩側的副韌帶呈松弛狀態。指關節正常時,手指只能做屈伸運動,但是無法進行側方運動。
急性期指的是受傷后的數分鐘及24小時之內。具體時間視嚴重程度而定,此時受傷的組織會產生炎癥反應,即使不動也會出現紅腫熱痛等等現象,這個時候的主要任務就是止血、消腫、止痛。
1.保護患肢
這種情況一般是受傷比較嚴重時需要注意,在球場上,如果受傷情況較為嚴重,比如發生骨折,肌腱撕裂,可以使用壓舌板、木棍、木板等固定工具,固定住受傷的手指。減少受傷部位所承受的外力與拉扯,以防出現二次傷害,需要注意的是:在固定手指時,一定要將手指固定在完全伸直的位置,否則伸指肌肌腱在愈合時會因為不正確的固定位置,而導致形成手指伸不直的現象[3]。
2.冰敷
這是一種我們常見的緊急處理方式,用塑膠袋裝冰塊或者冷水,再在塑膠袋外加上毛巾來進行冰敷,時間一般一次1敷5到20分鐘即可,然后間隔5至10分鐘再進行一次冰敷。
3.加壓
使用醫用白膠帶施加一些力環繞包裹住指關節的受傷處,注意不要纏繞的過緊,以防血液流通不暢而無法到達手指的末端,白膠帶的主要作用是對傷口進行加壓,如果有外傷,減少出血及腫脹,限制手指進行不必要的關節活動,減少外力或拉扯,減輕手指負擔,同時支撐韌帶并提供患部保護[4]。醫用膠帶透氣性能比較好,其他的代替品很難有較好的透氣性。
亞急性期是指受傷后的2-7天不等,同樣也是視傷勢的嚴重程度而定,此時受傷的軟組織已進入自身修補期,手指紅腫熱痛的癥狀也開始逐漸消退,受傷手指不動時一般不會出現疼痛,這個時期可以開始做手指頭的一些簡單的恢復訓練[5]。比如開始慢慢用受傷的手指做屈伸運動,或者用健康的拇指握住受傷的手指,慢慢進行側方活動,這個時候的活動量要少,前提是一定不能引起手指疼痛[6]。
恢復期時受傷組織大致修復完成,但強度還是不夠,需要繼續補強,這個時期可以積極進行關節的穩定恢復訓練,如果有物理治療師進行專業的評估和運動指導的話是最好的,這樣避免手指受到二度傷害[7]。
(1)用健側手捏住受到損傷的手指,輕輕的做伸直和屈曲活動。
(2)盡量將手指伸直,伸直后緩慢放松,再盡量將手腕背伸。
(3)練習手指事,每天做3組,每組做10次,每次在每個位置上堅持5秒鐘。
(1)五指展開,掌心放在桌子上。
(2)用力向上抬高指尖。
(3)練習時,每日3組,每組10次,每次堅持5秒鐘。
(1)五指及掌心握住橡膠球。
(2)用力抓緊并維持姿勢不動。
(3)練習時,每天做3組,每組做10次,每次堅持5秒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