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文珂 成都體育學院
操化動作是基本步伐與手臂動作結合,完成除有動感、有節奏、復雜多樣連續的一連串動作;難度動作分為靜力性力量、動力性力量、跳與躍、柔韌與平衡四個板塊;主體內容包括過渡與連接動作、配合、托舉、技巧動作。
競技健美操一共分為五類,男單、女單、混雙、三人、五人項目。三人和五人項目中沒有規定性別比例,可自由結合。在單人項目中,不會出現托舉、配合動作,主要是個人競技能力的展示,在多人項目中,必須出現配合動作、托舉動作,除了要展示個人競技能力還要展示團隊能力。
這個項目需要運動員具備較好的絕對力量和爆發力、身體關節和肌肉的柔韌性、身體整體的協調性和靈敏性以及較好的心肺耐力和肌肉耐力,主要就是力量、柔韌、靈敏、耐力四個主要的身體素質。在科學合理的訓練監控下對運動員的能力進行評估,能夠有效的彌補運動員的不足之處和有效利用運動員的長處,使運動員的成套動作得到最大有效分。
1.針對力量素質的評估與監控
競技健美操所需要的是絕對力量和相對力量。在不考慮體重的情況下,能夠完成的最大重量就是絕對力量。例如,在混雙中需要男伴的絕對力量夠大,才能更好完成對女生的托舉。不論是否做托舉的運動員都需要在短時間內以最大速度克服一定阻力的能力,也就是需要爆發力。
評估方法為,針對上肢要記錄臥推和挺舉的最大重量,針對下肢是記錄負重半蹲的最大重量。爆發力的評估為完成25米兩個往返折返跑,一共100米。每個往返記錄時間,結合運動員的運動心率進行監控。
2.針對柔韌素質的評估與監控
競技健美操作為難美項群的一項運動,當然身體的柔韌不能太差,左右腿縱叉、橫叉、肩關節、踝關節柔韌都是很重要的。因此對每個部位的柔韌都需要進行評估,一是增加動作美感,二是能夠預防受傷。具體見表1。

表1 身體柔韌的評估方法與監控
3.針對靈敏素質的評估與監控
競技健美操的操化單元是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并且學習技巧動作和難度動作的時候更需要運動員具有很強的協調性和靈敏性。協調能力是運動員有機體各器官系統的功能、各運動素質、心理品質和個性特征以及技能儲備等聯系密切,是各種能力的綜合表現。靈敏素質是運動員在復雜條件下隨機應變,迅速、準確、協調地改變身體運動的能力。是在一種不損失平衡、力量速度和身體控制的情況下改變運動方向的能力。
評估協調能力和靈敏能力的方法為以下三種。一是完成行進間的俯撐爬行,例如蜘蛛爬、熊爬、袋鼠跳等需要四肢協調發力的動作,每個動作完成10米,每個動作之間間隔1分鐘;二是學習兩個A+操化單元,并跑出三條路線;三是快速完成原地縱跳、團身跳和分腿跳。通過運動員的運動心率和競技健美操規則中的藝術得分要求進行打分監控。
4.針對耐力素質的評估與監控
競技健美操需要在不超過一分25秒,不少于一分15秒的時間內完成動作。此時需要運動員具有肌肉耐力和基礎的有氧能力。因為在成套動作中肌肉最多需要高強度運動1分25秒,一直要有爆發力、控制力。子啊完成動作的時候要學會調整呼吸,攝入氧氣。會通過跑400米,男生達到58秒以內,女生達到1分05以內,完成兩組來評估運動員的肌肉能力;通過跑800米,男生達到2分50以內,女生達到3分鐘以內,完成兩組,來評估運動員的心肺能力。結合心率和乳酸閾LT1和LT2的變化,對耐力訓練強度進行監控。
競技健美操是一項非對抗性項目,所以對于技戰術而言,就是運動員成套動作的創編,如何能在編排中揚長避短,發揮自身最大優勢,這就是競技健美操的技戰術。在成套中選擇適合的難度動作、操化單元;將操化單元和難度動作合適的分配到成套中;對于一些動作來說,哪些是不會有難度分,哪些是會有難度分但是要扣完成分,這些都需要計算清楚。
1.難度動作的舍取
單人項目的難度要求為10個,多人項目為9個。在四個組別中,難度至少包括三個組別難度,且難度不能出自同一根命組。若彈跳好就可以在C組中選擇多的難度,若柔韌好就可以選擇更多的D組難度。具體方法如下:
(1)羅列出能夠完成的難度。
(2)對羅列出的難度進行篩選,對同一根命組的難度進行取舍。
(3)看還差幾個達到要求,若差就學新難度。
(4)難度個數達標后,對難度進行算分,選擇能夠完成的難度最高分。
(5)預估每個難度扣去完成分后得分,選擇能夠完成很好的10/9個難度。
2.操化動作的創編
無論是單人還是多人項目都必須有8個操化單元。操化動作是步伐與手臂結合的一連串動作,操化單元則是指一個完整8拍的操化動作。操化動作主要是在音樂的伴奏下完成,所以動作會根據音樂的變化而變化,那么選擇音樂的風格很重要,需要結合運動員的性格、風格或者喜好進行合適的選擇,運動員在根據音樂風格對操化動作進行創編,完成操化動作的時候要毫無違和感。
3.成套動作的分配
在成套動作中,難度和操化的分配能夠看出以為運動員的能力水平。能力水平高的運動員可以在成套快結束時完成一個高分值得難度動作,一般來說運動員會將高分值的難度和不穩定的難度放在成套的前部分,在身體機能各方面都很好的狀態下完成。因此成套動作的分配需要根據運動員的能力來定。將幾個難度放在一起完成然后將幾個操化單元放在一起完成,也是一種常見的模式,這樣可以讓運動員能夠有時間分配體力,調整身體。
訓練監控:在訓練中將難度動作放在訓練前、中、后訓練,以便觀察運動員在不同疲勞情況下對難度動作的完成。
4.比賽監控
對于比賽的監控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監控,得分、心率和血睪酮與皮質醇比值。得分監控:記錄訓練時模擬打分和每一場的比賽得分。心率監控:記錄基礎心率、安靜心率、賽前心率、賽后心率、訓練時成套前心率、訓練時成套后心率和比賽前一周的靜息心率。血睪酮與皮質醇比值監控:記錄訓練時模擬比賽前后和真正比賽時的前后比值。
分為三種模式,分別是壓力模式、投入模式和授權模式。
1.訓練壓力模式
對運動員增加訓練壓力,觀察運動員是否能夠適應,若積極適應則運動員會獲益,得到有效訓練;若消極適應則運動員訓練進展會減慢,且臨近泄氣狀態,就會導致運動員退出訓練。
2.投入模式
對運動員的訓練提出了一些承諾,如果運動員喜歡接受承諾,則會積極熱情的投入訓練;若運動員不滿意、不接受承諾,則會出現心理耗竭,消極訓練,退出訓練。
3.授權模式
使用運動心理技能量表、運動應對技能量表和心理狀態量表,了解運動員目前情況,根據運動員情況設計心理輔導和學習。進行心理輔導和調整后再次進行評估。
運動員需要力量素質、柔韌素質、靈敏素質和耐力素質,整個成套動作非常考驗運動員的全能性,因此從身高體重上就要開始注重。運動員的體重不能過重,否則無法完成成套動作中的難度動作、技巧動作和托舉動作,且在多人項目中也需要注意身高的比例,需要有一名身材較小的運動員成為托舉的尖子。
一套成套動作除了必須得完成的9或10個難度,其余的主體內容和操化單元都是可以自由發揮,因此成套動作需要結合運動員優勢進行創編,首先確定運動員的風格,再選取音樂,然后根據運動員能力選擇合適的難度并且根據運動員的能力安排難度順序,然后將操化單元穿插其中,通過操化單元來調整運動員的呼吸,使運動員能夠合理的攝入氧氣,最后能夠輕松、高質量的完成整個成套動作,這樣才能使成套動作的得分達到預期的目標。
心理狀態對運動員的訓練效果影響非常大,如果說在強度訓練后,運動員出現了消極情緒,此時很容易出現受傷和泄氣狀態,從而導致運動員對訓練失去興趣和信心,可能導致運動員訓練效果降低、進程耽誤,甚至可能退出訓練。如果說運動員在強度訓練后,積極面對適應,此時就對訓練效果極好。
常用的監控指標可以分為三個方面心率、血睪酮與皮質醇比值和血紅蛋白。心率中有安靜狀態心率、基礎心率、負荷后心率、運動區間心率,血睪酮與皮質醇比值是監控機體疲勞或肌肉損傷情況,血紅蛋白是監控機體有氧代謝能力,以及機體酸堿平衡狀態,通過合適的指標對訓練進行監控。
通過身高體重儀、結合生物電阻抗技術BIA對身體成分和脂肪含量進行了解,只有從一個人的脂肪含量可以看出這個人是否肥胖,單從體重是不能看出肥胖,如果體重不重但是脂肪含量過高,說明有可能是肌肉含量不足,則會導致運動員無法完成規定動作。教練員知曉運動員身體成分中的各項指標,才能“對癥下藥”對指數不正常的指標進行調整。更加科學的對運動員進行訓練,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訓練時教練員要關注運動員的情緒,經常與運動員進行溝通交流,了解現階段運動員遇見了什么問題或者是對訓練有什么建議,溝通后盡力屈幫助運動員解決問題或者進行訓練調整,并且間隔一個固定的時間就完成一次運動心理技能量表、運動應對技能量表和心理狀態量表,隨時留意運動員的心理狀態變化,以便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