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麗娟
摘 要: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公共參與的素養,要讓他們成為當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高素質青年。對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師應該增強政治認同,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公共參與意識,深化他們的責任,整體提高他們公共參與的能力。基于此,對高中思想政治課公共參與素養培育進行探索。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公共參與;素養培育
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教師應該注重培養能夠復興民族大任的時代新人。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師應該以此作為導向,切實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責任和擔當意識,激發他們公共參與的熱情,提高他們公共參與的能力,讓他們具備膽識和本領,成為時代的“弄潮兒”。
一、增強政治認同,培養公共參與意識
以人教版高二政治課本教材為例,教師在教學“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時,這一理念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來的,他旨在讓全世界形成和諧、平等的統一體。在這一理念指引下,中國擔當起了大國責任,充分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積極努力地學習,給他們講解一些積極的黨員模范、時代楷模的人物和事件,潛移默化地引導他們領悟作為一個公民應該具有的團隊意識和互助精神,讓他們熱心于公益事業和志愿者服務,能夠為創建和諧社會付出自己的力量,培養參與現代化建設的責任意識,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積極分子。
二、深化責任教育,激發公共參與熱情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的價值在于創造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將責任擔當看得十分重要,這也是當代中國學生應該具備的核心素養之一。它體現了一個人的心胸和格局,體現了一個人的理想和抱負。因此,作為高中的思想政治教師,就應該引導學生自覺地承擔起社會責任,要培養他們形成公共參與的熱情,能夠采取一些措施激發學生的公共參與熱情,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學生在心中埋下真善美的種子。
以人教版高二政治課本教材為例,教師在教學“實現人生的價值”時,應該基于這個教學內容,合理地選擇教學素材,給學生呈現一些十分具有正能量的圖片。例如,在特殊期間的白衣天使、在火災中的最美逆行者、清早路邊的環衛工人等。讓學生通過這一張張照片,深刻地明白“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這句話的深層含義,促使他們在這些正能量的人身上理解“舍小家、為大家”的集體主義思想。
三、參與社會實踐,提高公共參與能力
教師應該注重學生的社會實踐參與,讓他們在實踐過程中提高自身的公共參與能力。對此,教師就應該積極展開生活化教學,要充分利用生活實踐這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寶庫,引導學生展開多樣化的實踐活動,獲得更為積極的實踐體驗。
以人教版高二政治課本教材為例,教師在教學“糾紛的多元解決方式”時,就可以充分挖掘身邊可以利用的社會資源,鼓勵學生在課前聯系所在的社區委員會,深入地了解一些糾紛,并且了解這些糾紛的解決方式,形成具體的實踐報告。學生通過這樣的實踐探索過程,不僅能夠積極地參與社區委員會的工作,還能夠讓學生深刻地明白社會上的糾紛類型以及解決方式,在不斷的摸索和實踐中探尋更為有效的糾紛解決方式,能夠更為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社會公共事務當中,能夠承擔社會責任,將個人的發展與社會基層的治理能力相結合,進而在這個事件過程中逐漸提高自身的政治參與能力,為自身后續的發展奠定更為堅實的基礎。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不能忽視學生公共參與意識的培養,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策略和措施,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和栽培,能夠自覺地肩負起“立德樹人”的歷史使命,引導學生在學習和實踐探索過程中,加強自身的意識和理念,提高思想品行,增強社會責任感,積極地融入公共事務,讓自己成長為能夠承擔起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參考文獻:
[1]王娟.“互聯網+教育”視野下高中思想政治課學生公共參與素養培育研究[D].揚州:揚州大學,2019.
[2]洪玫.公共參與素養導向的高中思想政治課活動型課堂教學探究[D].貴陽:貴州師范大學,2019.
注:本文系甘肅省蘭州市“十四五”教育科學規劃2021年度教師“個人課題”“高中思想政治課公共參與素養培育研究”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LZ[2021]GR1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