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繼祥
摘 要:核心素養是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重點。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避免局限于教材,合理開發資源,創新教學方式,助力學生根據實際經驗分析與理解地理現象,從而培養核心素養。
關鍵詞:核心素養;紀錄片;高中人文地理;育人價值;應用
隨著科學技術的持續發展,社會經濟文化持續進步,人才核心素養逐漸發展成教育界的重要詞匯,怎樣充分適應時代需求、提高人才核心素養是全球各個國家關注的主要問題之一。高中人文地理教學是地理教學的核心內容,可以培養學生區域認知、人地協調觀念等,是時代發展的根本要求。
一、高中人文地理與核心素養簡介
(一)高中人文地理
通常而言,人文地理是地理學的分支學科,主要探究人文現象。百科全書對其的解釋就是以人地關系理論為基礎,全面探索人文現象的地理分布、擴散和變化,還有人類社會活動的地域結構的形成以及發展規律的學科。
(二)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源自英語Key Competencies,外國一開始是鑒于市場經濟發展,從合作和沖突角度對核心素養進行界定的,其認為核心素養可以充分滿足現代生活需要、推動生活發展、完善社會的素養。
二、高中人文地理現狀
現如今,人文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展開教學設計時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具體表現在:
(一)概念理解不到位
高中人文地理教學設計環節,教師需要精準認識到課本的概念,同時嚴格考慮教材基本原理,繼而基于此展開科學有效的設計。不過,從現階段來說,高中人文地理教學設計環節,一些教師對地理基本概念還有各種各樣的認知偏差,從而造成教學設計缺乏合理性與科學性。
(二)教學設計過程簡單
現如今,高中人文地理教學過程中,出現教學方法單一化的情況,造成該情況的關鍵因素在于教學設計單一。這是由于地理教師在開展教學設計工作環節,時常只引導高中生將課本中整理的規律加以記憶,沒有利用各種案例對該規律以及原理等進行進一步分析。
三、紀錄片在高中人文地理中的育人價值
(一)提高區域認知
了解區域地理特點是學習區域地理的核心內容,同時還是培養高中生區域認知能力的重要部分。長期以來,因為教學方法比較單一,高中生對區域地理特點的學習大多是源自課本的圖文信息、景觀圖片以及教師在課堂上的講解,經過聯想與想象構建對區域地理特點的認識。
(二)培養學科思維
當學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理解了現實事物的抽象表現形式以后,方可積極參加抽象化的學習活動,給教學媒體選取提供重要的理論依據。紀錄片資源是一種視覺與聽覺媒體,可以幫助高中生實現直接經驗與抽象經驗的銜接,健全高中生的認知經驗結構,有利于彌補高中生直接經驗中的缺陷,把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將復雜的問題變得更加簡單,有利于高中生對復雜問題以及抽象化問題的深刻理解,從而幫助學生培養學科思維。
(三)樹立正確的人地觀
人文地理教學涵蓋知識和技能、價值觀和態度等諸多方面。人文地理教學除了幫助學生掌握人文知識和技能外,還要培養高中生的人文地理情感、態度以及價值觀。
四、基于核心素養的紀錄片在高中人文地理中運用的策略
(一)以生為主,構成認同價值
在選擇使用紀錄片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地理知識,同時結合學生的興趣點。知識在持續更新,技術在持續發展,教師在選取紀錄片的過程中應當注重新意。
(二)堅守相關原則,注重核心教育價值
所謂相關性,就是基于核心素養的紀錄片選取需要和高中人文地理教學內容息息相關。紀錄片資源構建是為高中人文地理教學提供服務的,選取的紀錄片要和教學內容有一定的關聯。
綜上所述,在新時代發展背景下,高中地理課本中的案例已然無法滿足學生和教師的“教學”需求,而諸多紀錄片具備自然與人文風光等地理要素,給高中人文地理教學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教師需要合理使用紀錄片開展教學工作,以激發高中生學習知識的欲望,并且做到靈活使用地理知識,增強學生將地理知識運用到生活中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謝長泉.淺析紀錄片對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優勢與應用[J].高考,2021(6):77-78.
[2]柯揚.淺談紀錄片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10):49-50.
[3]楊立明.核心素養下的高中人文地理教學設計創新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20(16):64,66.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一般課題“基于核心素養的紀錄片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育人價值應用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20]GHB0329)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