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卷
摘 要:對高中生而言,音樂學習不僅是單一知識與技能的學習,還需要結合新課改背景下的生本教育理念,關注并調動學生的強烈學習興趣,讓學生從被動學習向主動提高轉變,才能讓音樂教學充滿活力,以不竭動力助力教學質量的提升。對當前的高中音樂教學進行分析,并從興趣教學法角度對問題的解決方向和應用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中音樂;興趣教學法;應用實踐
高中音樂是重要的美育途徑之一。在教學中有效激發學生的音樂興趣,能在循序漸進的深化教學中讓學生的音樂學習在興趣的驅動下持續發展,從而充分高效地落實教學目的。高中生面臨較大的學習壓力,音樂課是高中生較為喜歡的課程之一,可以幫助他們緩解學習壓力,放松身心。因此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喜愛與表達動力。
一、關注學生個性,挖掘興趣點
興趣是學生音樂學習最好的老師。高中音樂課程理念要求在音樂教學中,要以審美為核心培養和發展學生的音樂興趣愛好,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發展美好情操、健全人格。例如,通過觀察發現學生為了緩解緊張的學習壓力,喜歡聽流行歌曲。在湘藝版高中音樂鑒賞的“中國流行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圍繞通俗音樂(即流行音樂)的學習,在課程中引入一些當前廣受學生喜歡的流行歌曲、熱門影視劇主題曲作為主要學習對象,如歌曲《天問》《海闊天空》《破繭》《平凡之路》。第一,這些歌曲廣受學生喜愛,能有效調動音樂學習和鑒賞的積極性;第二,學生對歌曲熟悉,可以快速學會演唱,能在多媒體資源的配合下,根據其節奏、韻律、詞曲,快速掌握流行音樂的特征及相關知識,積累音樂理論知識;第三,這些歌曲的歌詞內容配合節奏展現出的積極向上的態度,能對高中生的“三觀”產生積極的影響。
二、利用課程資源,構建興趣線
在“音樂與影視藝術”教學中,學生要學習影視音樂作品,了解影視音樂的演奏、音樂文化發展、影視音樂在當代人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教師可將這些教學目標與趣味的教學活動相結合,讓學生在參與活動教學環節自然高效地達成學習目標。如在影視音樂的演奏階段,教師可先播放一段特色鮮明的影視音樂作品,如《西游記》中的背景音樂,先讓學生結合自己對《西游記》的觀看經驗,對這段音樂對應的影視畫面展開聯想,構建一個小故事,讓音樂與畫面結合,獲得豐富的學習體驗,同時請學生根據聽見的背景音樂,思考問題:1.這段音樂中運用了你熟悉的哪些樂器和演奏方式?2.如果讓你來表現這段音樂、這個故事,你將選擇哪些樂器和演奏方式?問題1調動學生的觀看回憶,難度較低,學生通過聯想與感知能初步了解音樂的演奏知識。問題2則是對學生創造力的有效激發,讓學生自由地對給出的影視音樂進行再創作,滿足學生的表現欲,有效結合了教學目標。
三、融入生活元素,發展興趣面
藝術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在教學中融入生活元素,讓學生將自己對音樂的感知、理解,應用在實際的精神文化生活體驗中,既能發展學生的音樂創造力與審美鑒賞能力,又能讓學生將音樂滲透到生活、情感的方方面面,對自我身心進行良好的熏陶,助力美好人生。例如,在“中國民族民間音樂”的“戲曲”部分教學時,教師可在導入環節引入學生耳熟能詳的京劇作品,進行學習和鑒賞;在課程中,可請學生學習、借鑒戲曲與流行音樂融合的改編歌曲,并請學生根據自己受到的啟發,結合生活經驗、對世界的看法和情感,向戲曲流行化或流行音樂戲曲化進行簡單的歌詞、節奏等的改編、再創造。在成果展示環節,可以請學生利用一些生活元素豐富展示內容,例如,用手工樂器伴奏,用舞蹈律動加強純音樂作品的畫面感等。
總之,高中音樂興趣教學法,要關注高中生的發展個性,了解他們所關心的、感興趣的事物,從其興趣入手向教學中引入、豐富和發展,將教學與學生的興趣愛好、趣味教學元素有機整合,從而推動他們在音樂學習中各方面素養的發展進步。
參考文獻:
[1]王婷.高中音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節奏感[J].黃河之聲,2019,4(21):100.
[2]李珰霞.現代教育技術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甘肅教育,2019,4(2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