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強 牛靖雯
(1.陜西師范大學 陜西西安 710119;2.新鄉學院 河南新鄉 453003)
課程思政是指以構建全員、全程、全課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將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的一種綜合教育理念[1]。2020年6月,教育部于印發了《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2]。綱要指出課程思政建設是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任務,高校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充分挖掘各類課程思想政治資源。明確了課程思政的建設目標和內容重點,對不同類別課程的教學設計和不同類別專業課的教學內容提出了基本要求,成為高等院校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健全質量評價機制、加強組織保障的重要指導。
大學計算機基礎是一門面向高等院校非計算機專業大學一年級新生的公共必修課程,承擔著有效銜接中學和大學教育階段的重要任務,在培養學生的計算機應用技能和信息素養方面起著基礎性和先導性的作用,有助于提升非計算機專業學生的計算機素質與能力。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應全面了解計算機的基礎知識,掌握計算機的常用操作技能,培養良好的信息素養,具備利用計算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與應用能力,同時也應具備良好的溝通和表達能力。
本課程是面向我校的非計算機專業學生,包括文、藝、體、理、工等不同的學科專業,學生覆蓋層面廣。由于每位學生的教育背景不同,他們通過高考入學時,其計算機應用水平存在著較大差異,加之大班額授課,學生一起上課的人數偏多。教師在授課時,不但要照顧基礎薄弱的學生,而且還要兼顧基礎優異的學生,在教學進度與難易程度上難以達到平衡,可能會造成學生學習興趣低、受關注度低、學習動機弱、課堂秩序難把控,教學質量得不到保證。目前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內容偏重于基本知識和概念,而缺乏課程思政元素的融入與探索,在課堂上不能很好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另外,學生對常用應用軟件的實踐操作重視度不夠,并不能將所學知識與實踐操作很好地結合。
因此,要想讓每位同學都能高質量地學習好基礎理論知識,熟練掌握應用技能操作,同時對他們進行思想政治文化的教育,需要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多加重視。
我校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計算機基礎知識、計算機系統、Windows操作系統、文字處理軟件、表格處理軟件、演示文稿制作軟件和計算機網絡基礎及應用7個章節[3]。結合當前時代教育主題,針對具體的教學內容,對其所蘊含的課程思政元素進行深入挖掘。
第一章計算機基礎知識主要講授計算機的發展、分類、特點、應用以及信息的表示及存儲等內容。在講授本章知識時,著重引導學生多關注計算機的發展史及其應用領域,了解最新的計算機技術發展。在學習計算機發展史時,首先以我校的計算機發展為例進行介紹。早在1959年5月,學校派遣5名教師前往北京大學軟件學習班和硬件學習班研修;上世紀70年代,我校計算機研究室先后成功研制了中華-102計算機和DJS-130計算機,在國內產生了一定影響。瞬時可以讓學生產生自信心、自豪感。接著介紹我國計算機發展的輝煌歷程,比如我國在巨型機方面取得的偉大成就,從最初的銀河機系列到曙光機系列再到天河機系列的研制,性能已位居世界各國前列甚者榜首位置,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民族自豪感、樹立為國爭光甘于奉獻的遠大理想,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新精神。
第二章計算機系統主要講授計算機的基本組成、工作原理和計算機軟硬件系統資源等內容。在講授本章知識時,著重引導學生關注我國硬件研發的歷程。比如在講授CPU芯片時,以中國芯、華為麒麟芯片為例,中國芯是由中國自主研發并生產制造的計算機處理芯片,采用動態流水線結構,可在DOS、Windows等主流操作系統上運行。目前已研發生產了一系列中國芯,包括通用芯片和嵌入式芯片兩大種類。華為公司從2003年開始決定研發手機芯片,經過十幾年不斷的摸索與堅持,麒麟芯片在2019年成功發布。在手機芯片行業,尤其是高性能芯片領域,有著“得芯者得天下”的口號。以上案例體現了國人未雨綢繆的危機意識、精益求精的研發精神、堅持不懈的自研精神。同時引導學生要敢于創新、勇于突破、弘揚大國工匠精神。
第三章Windows操作系統主要講授了操作系統的基本概念、桌面操作、窗口操作以及文件管理操作等內容。在講授此部分時,以華為鴻蒙系統為例進行介紹,此系統是一款全新的面向全場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統,可用于手機、平板、電腦以及其他終端產品上。目前在操作系統領域,國產操作系統研發相對滯后,鴻蒙系統的問世給國產軟件的全面崛起產生戰略性帶動和刺激,國產操作系統的崛起之時指日可待。引導學生要擔起應有的社會責任,認真學習自己的專業知識,發奮圖強,敢于吃苦耐勞,克服困難,同時鼓勵他們要胸懷祖國。
第四章文字處理軟件主要講授Word的各種實踐操作。此部分可以要求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組內成員相互協作,結合最新的時代教育主題,制作精美海報,比如“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中國脫貧攻堅偉大成就展”“致敬抗疫英雄”“緬懷衛國戍邊英雄”等。學生可以在學習強國等主流網站上搜索相關素材,并注意在進行文檔處理時能夠合理排版、節約紙張。通過將具體的實踐操作技能與身邊的時代教育主題相結合,不但可以讓學生學習國內當前熱點,而且還能鍛煉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也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加強引導當代大學生做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積極發揚愛黨、愛國、愛民、愛軍的偉大精神。
第五章表格處理軟件主要講授Excel的各種實踐操作。此部分可以要求學生分小組把前面所學Word制作的海報,對不同主題中出現的數字數據進行計算、整理、排序、分類匯總,并繪制出不同類型的圖表(如柱形圖、折線圖、餅圖、條形圖、散點圖等),把這些數據形象地展現出來。通過本部分的講授學習,讓學生體會利用現代化技術手段來提升學習和工作效率,培養學生在實踐中掌握知識理論的能力。
第六章演示文稿制作軟件主要講授PowerPoint的各種實踐操作。此部分可以要求學生分小組把前面所學Word制作的海報,以演示文稿的形式給呈現出來,并按小組進行講解介紹。要求學生制作演示文稿時,能夠選擇合適的圖片,適當的顏色搭配,總體上要圖文并茂、動靜結合、設計美觀。這樣一方面學生可以發揮個人想象力,集思廣益,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探索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培養小組團隊合作解決問題的意識,鍛煉學生的溝通和表達能力。

表1. 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思政設計
第七章計算機網絡及應用主要講授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應用及計算機網絡安全等內容。在講授計算機病毒、網絡安全相關知識點時,緊密結合當下實際情況,以“新型冠狀病毒”為例,引申出計算機病毒;通過觀看計算機病毒發作的案例,認識計算機病毒對信息系統安全的危害。教育引導學生自覺維護計算機及網絡安全、文明上網;教育引導學生制造、惡意傳播病毒是違法犯罪行為,需遵守國家網絡安全法律法規;教育引導學生培養信息安全意識,加強個人數據與信息保護。學生通過本章的學習,可以更好地加強網絡安全教育,強化網絡安全意識,提高網絡安全技能。
以上根據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主要知識點,緊密結合當今時代教育主題,挖掘本課程思政元素。表1給出了本課程具體的課程思政設計,與教學內容緊密聯系。事實上,課堂教學實踐的方式多種多樣,遠不止表中所列的課程思政素材[4]。
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是一門面向全校非計算機專業的公共必修課,學生覆蓋面廣,思政教育范圍大。為了能夠適應新時代高校教育的發展,積極探索課程思政建設,實現全員全方位為黨育人、為國育才,需要學校、教師和學生的多方努力,共同打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創新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