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慧
江西師范大學美術學院
中國傳統紋樣在長達幾千年的發展與演變過程中創造出了獨特的審美價值和文化內涵,并且憑借其極具特色的藝術裝飾效果得到世人的喜愛。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中國傳統紋樣也越來越多的應用于平面設計之中。但是,對于中國傳統紋樣應用于現代平面設計的具體形式與方法,傳統紋樣在現代平面設計發展中的傳承與創新等問題卻鮮有人關注。多數設計師與欣賞者對此也是一知半解。本文旨在梳理中國傳統紋樣的發展脈絡、分析其與現代平面設計的關系,并對優秀案例加以分析,以此來探究中國傳統紋樣在現代平面設計中繼承與發展的問題。
中國傳統紋樣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創造的最古老的藝術形式之一,具有特殊的藝術價值。它代表著不同歷史時期人們的審美與精神追求。筆者以為,通過分析中國傳統紋樣在現代平面設計中的應用,可以使傳統紋樣以更加新穎豐富的姿態呈現于現代平面設計之中,使當代設計具有中國風格,從而形成獨特的“中國設計”,并使“中國制造”變為“中國創造”。
中國傳統紋樣歷史悠久,種類豐富,隨著中國文明的發展而不斷演變,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具有不同的特點:
如遠古時期紋樣基本用色為紅、黃、黑、白、褐等色,紋樣表現形式多以“抽象的幾何形為主,但也不乏具象,紋樣內容包括自然氣候、動物、植物、人物等”。
商周時期,紋樣在裝飾手法上呈現出“隨形賦飾”的特點,具有強烈的節奏感與韻律美。這個時期的代表紋樣有:夔龍紋、鳳鳥紋、饕餮紋、云雷紋、幾何紋等。
春秋戰國時期的紋飾造型則由粗獷趨于成熟,由詭譎神秘轉向現實世俗;紋飾風格上也漸漸趨于細膩繁復、生動靈巧;題材上開始描繪龐大的場面。這個時期的流行紋樣主要有:蟠虺紋、蟠螭紋、攻戰紋、漁獵紋等。
秦朝的紋飾色彩則以黑色為主;龍的圖案在皇族中開始得到廣泛運用;紋飾風格多體現權威,不可侵犯的特點。
漢代的紋樣則在延續春秋戰國時期紋樣風格的基礎上顯得更加大氣、簡明。在用色上主要以對比為主,常用紅、黑二色。代表紋樣有:龍鳳紋、流云紋、四神紋、銘文、幾何紋、各種動物紋、漢錦茱萸紋等。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紋樣內容大多與佛經有關,出現了“飛天”“蓮花”等佛教紋飾。而盛唐時期的紋樣裝飾風格趨于體現富麗堂皇、雍容華貴的氣度;造型豐滿圓潤;題材多為花卉;用色上受到唐三彩的影響,以黃、綠、白、褐、藍、黑等色為主。這一時期的代表紋樣有:寶相花紋、團花紋、卷草紋、折枝花紋等。宋代的裝飾紋樣以寫實風格為主,花鳥為最主要的裝飾題材;以纖巧的造型和淡雅的色彩著稱,多追求自然之美;整體呈現出自然、靈巧、典雅、秀麗的風格。
元代的裝飾紋樣則多大花大葉的花草紋與成雙成對的紋樣,具有蒙古人豪放、質樸的民族特點。
明清時期的裝飾紋樣則吸收了許多外來風格,變得更加靈活多樣起來,題材眾多,用色豐富。吉祥題材的紋樣作為這一時期的典型代表,達到了“圖必有意、意必吉祥”,如松柏長壽、梅花高潔、牡丹富貴、蓮花清廉、石榴多子等。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與社會經濟的發展,國潮開始興起,越來越多的平面設計師選擇將現代設計理念與傳統紋樣相結合并進行設計創造。傳統文化元素是我國民族瑰寶,同時還是藝術設計中十分優質的材料,其中蘊含了抽象化的精神內涵、時代元素等,將其合理應用在平面設計中,可以賦予作品時代意義,使該行業可以更好的適應社會發展環境。同時,由于“現代的設計創作是由許多元素組成的,而傳統紋樣中的很多元素都傳承至今,成為了現代設計中非常重要的設計元素。”中國傳統紋樣具有繁多的種類,豐富的題材,為現代設計提供了大量準確而富有內涵的中國元素。設計師運用現代的設計手法將傳統紋樣巧妙地應用在更多新材料上,通過巧妙地運用不對稱、留白、均衡等設計手法,將傳統紋樣與現代設計理念相結合,創造出新的、帶有東方審美意趣的現代設計,給中國傳統紋樣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與能量。
現代平面設計與中國傳統紋樣之間實質上是一種傳承與發展,繼承與創新的關系。傳統紋樣歷經千年的發展,在表現形式,表現手法,造型用色上已經有了一套完善的體系。在現代平面設計中,一方面,我們要尊重傳統,按照傳統紋樣的設計體系進行設計創造,使其保留傳統紋樣的精髓與特點;另一方面,現代設計裝飾與傳統紋樣裝飾所尋求的效果還是有所不同的,現代設計講求簡練,明快,追求視覺沖擊與信息傳遞,而傳統紋樣設計則追求繁復精巧,對稱圓滿。如果只是一昧的將傳統紋樣套入現代平面設計之中,照搬傳統,不根據時代的發展進行創新,那么中國傳統紋樣的精髓是無法真正體現在現代設計中的,平面設計也將面臨停滯不前的窘境。
縱觀中國傳統紋樣的發展歷程,隨著朝代的更替,時空的變換,傳統紋樣自身也是不斷在根據實際需要進行突破創新的。所以,當中國傳統紋樣應用于現代平面設計中時,兩者的關系應該是既有傳承,又有發展的,既要傳承傳統紋樣的精髓,又要根據當代的設計理念,取其與時代相適應的部分進行發展創新,立足于傳統而不止步于傳統。
一直以來,中國的設計師都認為標志設計應該是簡潔,商業,現代的,與中國傳統紋樣之間沒有什么必然的聯系,從而忽略了從中國傳統的紋樣元素中尋找靈感,常常習慣性地運用西方的設計思維進行創作。這樣的標志設計雖然從一定程度上實現了現代標志設計的需求,但不可避免的造成了標志設計總是千篇一律的局面。近些年來為了改變這一局面,一些設計師開始進行大膽嘗試,也逐漸涌現出了一些十分優秀的作品。比如由韓美林和鄭天石共同為中國國際航空公司設計的航徽標志(圖1)。

圖1 中國國際航空公司標志
整個標志的上半部分由一只紅色的鳳凰以及藍色的英文字“AIR CHINA”構成。這只火紅的鳳凰與中國傳統紋樣中的鳳鳥紋有著異曲同工之處。標志的下半部分則對齊排列著“中國國際航空公司”黑色書法字樣。整個標志色彩鮮明,共用了紅、藍、黑三色,造型簡潔生動,充滿祥和之氣與現代感。
該標志左側紅色的鳳凰紋樣又像是英文“VIP”(尊貴客人)的字母變形,很好的體現了中國國際航空公司以人為本,將每一位乘客都視作貴賓的服務理念。而鳳鳥的造型既體現出了航空公司負責航班飛行的業務,又引用了“鳳凰翱翔,天下祈福”這一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美好傳說,盡顯中華民族的文化底蘊。鳳凰圖樣的中國紅也寄托了吉祥、喜慶、幸福、圓滿的寓意。而黑、藍二色的中、英文字則起到了襯托視覺焦點,緩解視覺疲勞,突出標志主次的效果。整個標志看起來簡潔大氣,在現代動感中保留著古典美感。
在科技與信息發展迅速的當代,包裝設計的好壞往往能直接影響到商品的受歡迎程度。所以近些年來,為了使某種產品更容易從同類產品中脫穎而出,設計師越來越重視對包裝的藝術價值與文化底蘊的發掘。
2011年八馬茶業曾請著名設計師靳埭強與劉小康共同命名并設計了一系列高端茶產品包裝。整個茶產品分為兩個系列,一個是針對普洱茶產品的“爾禮”系列,另一個是針對鐵觀音茶產品的“觀想”系列。
“爾禮”,意為“你的禮物”,既表達出對親朋的美好祝愿,同時也與普洱的“洱”字同音。整個“爾禮系列”的包裝(圖2)選用了水松木作為主材質,水松木的紋理像極了中國傳統紋樣中經絡紋與樹紋的結合,頗富禪意,既體現了產品的古樸和厚重感,又滿足了普洱茶要通風存放的要求。包裝外盒的把手部分則選用了金瓜茶形的金屬錠,為整體包裝增添幾分雅致的同時也暗示了包裝的內容物。整體包裝現代美與古典美兼具,令人印象深刻。

圖2 “爾禮”系列普洱茶包裝
“觀想”,即“觀其形,想其意”。整個鐵觀音茶包裝(圖3)從概念,造型,材質等不同角度詮釋了“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的包裝理念。微泛漣漪的水面上,漂浮著一片精巧的落葉,透過葉片和水紋的交融,既點明了包裝理念,又帶有幾分別致與新意。通過瓷、木、錫幾種不同材質的質感對比,將剛與柔的碰撞感完美呈現出來,極具東方意味。

圖3 “觀想”系列鐵觀音茶包裝
筆者以為,在現代平面設計中充分發揮中國傳統紋樣的特點與優勢,要注意以下幾個要點:首先,將傳統紋樣與現代構成相結合。吸收借鑒傳統紋樣中的精華,將其有效的利用到平面設計中去,使設計同時兼具現代感和古典美。其次,要學會對傳統紋樣進行取舍揚棄,了解傳統紋樣所蘊含的真正意義,充分發揮傳統紋樣的獨特文化內涵,提升設計的質感,而不是一昧追求形式上的“復古風”。最后,努力在遵守平面設計形式美法則的基礎上保留傳統紋樣的自然純真之意。只有使傳統圖案與現代形式取長補短,相互融合,才能真正將中國的傳統文化元素同當代的設計理念融合起來。這才是需要當代設計師發展的,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現代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