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延虎, 羅建利, 梁遠香, 冷書娟
(溫州大學商學院,浙江溫州325000)
1999年第一屆關于全國高校經管類專業實驗室建設會議召開以來,部分高校開始初步探索經管類實驗課程建設問題,2005年教育部印發《關于開展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和評審工作的通知》[1]后,各高校按照評審標準先后投入大量資金加強經管類實驗室的建設,2013年教育部印發了《關于開展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建設工作的通知》[2]后,相繼有南開大學、南京大學等30余所高校建成經管類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因此,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經管類實驗室建設、課程改革、信息化建設等方面得到了飛速發展,大量的學者聚焦于經管類專業實驗的研究,而目前已有的文獻多從獨立、分散的理論視角去探討經管類實驗存在的問題和對策,缺少對該領域系統、綜述的研究。因此,本文采用文獻計量學方法研究國內經管類實驗相關文獻,分析經管類實驗研究的現狀、研究熱點和演化路徑,為我國經管類實驗研究提供參考借鑒。
本研究將研究范圍限定在經管類專業實驗領域,以“經管”并含“實驗”或“經濟管理”并含“實驗”為搜索主題在中國知網(CNKI)數據庫進行專業檢索,期刊來源類別設置為全部中文學術期刊。為了便于分析且讓數據分析更具借鑒意義,本文將檢索時間限定為2000-01-01~2020-12-31,共檢索到2 048條記錄。然后通過逐一對檢索到的文獻標題、摘要和關鍵詞進行閱讀,人工剔除與研究主題相關度較低的文獻,并過濾掉重復記錄、廣告、新聞和報告等非學術論文,最終得到1 122篇有效文獻作為研究樣本。
本文綜合運用文獻計量法與知識圖譜工具對經管實驗領域的相關文獻進行梳理和統計。首先,利用Bibexcel軟件分別對年發文量、作者、期刊、機構以及高被引論文方面進行統計分析;其次,采用Ucinet可視化分析軟件對高頻關鍵詞繪制的知識圖譜進行內容分析,挖掘研究熱點;最后,將關鍵詞數據導入到CorTexT平臺進行主題演化路徑分析,揭示研究熱點的發展規律。
通過統計經管類實驗論文發表數量的時間序列分布,可以了解該研究領域的發展歷史和現狀。從圖1可知,2000~2020年國內經管類實驗研究發文量整體呈現出先升后穩的態勢,2004年后,發文量迅猛上升,在2013年達到發文量的高峰(101篇),而此后文獻量逐漸下降,在2019年又開始平穩增加。文獻發表的總體趨勢呈現“倒U形”,可將其分為3個階段。

圖1 年發文量
(1)萌芽期(2000~2004年)。該階段研究的學者較少,相應的研究成果也比較少,文獻數量僅維持在個位數,并且文獻趨勢不穩定,這表明經管類專業實驗研究尚處于一個初期階段。
(2)發展期(2005~2013年)。此階段是國內經管專業實驗研究領域迅速發展階段,發文量從2005年24篇增長到2013年的101篇。這可能是因為教育部在2006年先后批準廣東商學院、上海理工和重慶工商大學等29所高校為經管類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單位[3],國家的重視和投入使得各高校開始紛紛重視經管類專業實驗教學,該領域的研究文獻也迅速增加。
(3)成熟期(2013年以后)。2013年以后發文量有所減少,經過近10多年來的發展,實驗室、實驗中心等基礎設施條件趨于完善,經管實驗建設得到發展,經管類專業實驗開始進入成熟期。
通過分析經管類實驗研究的高產作者來識別該領域的核心作者。表1統計了發文量排名前13名的核心作者,并列出了每位作者在2000~2020年期間關于經管類實驗主題全部發文的被引次數和篇均被引次數。在這期間,發文量最高的作者為劉桂艷和李虹,各自共計發文7篇。而文獻被引總數和篇均被引次數最高的作者為曾小彬,其被引量高達257,篇均被引量更是達到51.4的高水平。進一步分析高發文作者發現,這13名高發文作者的發文量均在5篇及以上。

表1 發文量前13的作者統計
分析經管實驗文獻的高產期刊來源,可以了解該領域研究主要發表在哪些期刊上,便于科研人員文獻搜集。從統計數據來看,2000年以來經管實驗研究論文共分布在398種來源期刊中,刊平均載文量為2.82篇。
表2列出了經管實驗研究文獻發文量前8的期刊,這8類期刊的發文量占總發文量的比重達到了26.65 %。其中,《實驗室研究與探索》是刊發經管實驗領域文獻最多的期刊,達到94篇,占論文總量的8.38 %;《實驗技術與管理》和《實驗室科學》緊跟其后,發文量分別為64篇和39篇,各自占比為5.70%和3.48%。發文量排名前8的期刊還包括《中國管理信息化》《實驗科學與技術》和《教育教學論壇》等。這些期刊共同組成了經管實驗研究領域的核心載體和情報源,涵蓋了經濟學、教育學以及管理學等多學科領域。

表2 發文量前8的期刊來源
圖2顯示了2000~2020年發文量前6的期刊來源發展趨勢,2005年后,前5大來源期刊論文數量都開始增加,尤其是《實驗室研究與探索》和《實驗技術與管理》表現最為明顯,論文數量激增,這表明經管類實驗研究領域進入了發展期。

圖2 發文量前6的期刊發展趨勢線
發文機構分布可以反映一個機構對某一領域的研究底蘊和熱衷程度。據統計,2000~2020年我國共有240個研究機構發表過經管實驗方面的文章。發文量排名前10位的機構如圖3所示。這10個機構所發表的論文數量達85篇,約占總發文量的7.58%,可以看出這10個研究機構對經管類實驗出版研究的發展作出了一定的貢獻。其中,發文最多的是重慶工商大學,共有23篇,緊跟其后的是北京工商大學和山東農業大學,發文量均為10篇。這表明這3個研究機構對經管類實驗研究領域有更多關注,在研究上相對其他高校也更加活躍。

圖3 發文量前10的研究機構
高被引論文能較好地反映一個時期內某一領域學術研究的熱點與前沿,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該文獻及作者的學術影響力。
表3統計了經管實驗研究排名前10位的高被引文獻,結果表明,這10篇高被引論文共刊載在5本期刊上。其中,有6篇文獻來源于《實驗室研究與探索》,總被引次數達到509。從高被引文獻作者來看,前10篇高被引文獻有3篇來自廣東商學院的曾小彬學者,這3篇高被引論文的被引頻次達到305??紤]了論文發表時間長短對被引頻次的影響,表3還標識出了前10篇文獻的年均被引次數。從表3可知,李秀芳等學者發表在《實驗技術與管理》的文獻以高達18.75的年均被引頻次在前10篇高被引論文中排名第一,這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經濟管理實驗研究領域學者們近年關注的焦點問題。

表3 排名前10的高被引文獻分析
高頻關鍵詞能夠較好地反映某一研究領域的重點關注問題或研究熱點[4]。因此,科學分析高頻關鍵詞是認識某領域研究特征,特別是對研究熱點進行可視化梳理的重要路徑。
本研究利用Bibexcel軟件抽取了1 122篇文獻中的高頻關鍵詞,將關鍵詞按頻率進行排序,最后篩選出52個頻次為10及以上的高頻關鍵詞進行深入分析。從表4可以發現,經管類實驗研究內容非常多元化,既涉及了實驗室建設、實驗教學平臺等硬件設施研究視角,也涉及實踐教學體系改革,包括教學體系建設、教學內容設置、教學手段選擇以及教師隊伍建設等方面;研究方法也呈現多樣特征,有利用計量經濟學分析方法展開實證研究,也有運用案例教學進行現實場景的模擬,還有宏觀定性探討等。

表4 高頻關鍵詞(部分)
知識圖譜是將應用數學、統計學以及信息科學等多個學科相結合,用可視化技術來分析數據或文本之間的相互關系,從而對某一學科的發展歷程、研究現狀、研究熱點、前沿趨勢等進行可視化展示[5]。隨著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的發展,基于知識圖譜建立起來的聚類分析最受到研究者的關注,它是將具有內部相似性的對象分組為多個類的過程[6]。本文利用Ucinet軟件將表4的高頻關鍵詞進行聚類分析,分析結果如圖4所示,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聚類,共劃分為5類。
根據圖4的關鍵詞聚類分析結果,經管類專業實驗領域的研究熱點主要包括以下5個方面:

圖4 關鍵詞聚類分析
(1)實驗課程體系建設研究。實驗課程體系研究是最大的一個聚類,聚類的關鍵詞內容主要包括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課程體系、實驗教學和管理信息系統等15個關鍵詞。長期以來,經管類專業實驗課程體系主要問題就是學生知識學習過于書本化,進而造成的思維不活躍。在經管類專業實驗課程體系建設中,有學者構建出5個層次的實驗課程體系,包括專業基礎實驗課程、單元性實驗課程、綜合性實驗課程、專業綜合性實驗課程和創新創業實驗課程[7]。在課程設置的具體實施上,除了沙盤模擬等實踐性課程外,計算機管理軟件與輔助管理系統類應用課程的開設也是必不可少的[8],從而構建出具有分層次和模塊化的實驗教學新體系。
(2)跨學科綜合實驗研究。該研究主要涉及經管類實驗、統計學、創新能力、跨專業和應用型等9個關鍵詞。經管類專業交叉性、關聯性和共同性的特點,促使跨學科的綜合實訓課程和項目成為經管類實驗教學的發展趨勢。例如重慶工商大學打破學科和專業界限,將地理學中的3S技術與經管類專業實驗教學充分結合起來[9],經管類專業實驗的跨學科交叉融合,通過整合全校各類實驗教學資源,使得各個專業的知識優勢互補,為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培養應用型人才打下了基礎。
(3)實驗教學模式研究。這一內容主要包括實驗教學模式、ERP、虛擬仿真實驗和實驗實訓等10個關鍵詞。隨著信息技術手段在經管類專業實驗教學的普及,各高?;谧陨淼膶嶋H教學情況開始將綜合虛擬仿真實驗、ERP等新型教學平臺融入到整個實驗教學過程中[10-11],這打破了傳統的驗證模擬式教學方式。這一實驗教學模式的創新,不僅優化了實驗教學方法和實驗教學內容,培養了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還有效地提高了學校的實驗教學質量,推動實驗教學的科學化和現代化。
(4)創新創業實驗研究。這一聚類的內容主要涉及實驗教學體系、創新創業、實驗課程和實驗教學平臺等10個關鍵詞。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總書記對高校創新人才培養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后,經管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教育理念在實踐課程教學中掀起了熱潮。但當前存在的瓶頸是地方本科院校經管類專業實驗實踐課程與創新創業課程融合度不高,甚至相分離[12]。因此未來的改革路徑要進一步深化創新創業教育理念的實踐教學體系,把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于專業教學和實踐教學全過程。
(5)實驗室建設與管理研究。這一聚類主要涉及實驗室管理、實驗室建設及應用型人才等8個關鍵詞。2005年以來,在國家級示范中心建設的推動下,高校經管類實驗室建設的規模和資金投入都有了顯著提升。然而,目前高校經管類實驗室的建設管理工作中始終存在著“重投入、輕管理”的現象,從而直接導致了實驗室資源利用率不高、開放模式受限、大學師資隊伍建設落后等一系列難題,這使得高校經管類專業無法有效地開展實驗教學,更無法同飛速發展的高等教育規模相匹配。因此有學者針對性地提出完善經管類專業實驗室建設管理工作的對策,如李巧璇提出經管實驗室的建設在建設理念、實驗教學體系、實驗室管理制度、人員管理機制方面都要進行創新[13]。楊晉認為實驗室的管理是一個系統的過程,不僅要完善實驗師資隊伍建設,還要建立實驗評價系統[14]。
為了進一步揭示經管專業類實驗研究領域的主題隨時間的演化過程,本文將2000~2020年的高頻關鍵詞分割為4個時間切片,利用CorTexT平臺得到4個階段中核心主題的演化路徑圖(見圖5)。圖中主題方向在橫軸上表示該主題的演化路徑時間軌跡,縱軸上的長度表示該主題關鍵詞詞頻所占比重大小,沖積面積的擴張與收縮表示其在不同時間區間規模的變化[15-16]。

圖5 經管類專業實驗研究主題演化軌跡
(1)“實驗室建設和實驗教學”成為規模最大、延續性最好的主題,該主題經過“實驗教學和教學改革”和“改革和實驗教學”兩個階段的演化,最終在2018年形成“經濟管理和虛擬仿真”研究方向。早期經管類專業實驗領域的研究主要是針對實驗室硬件設施的建設和管理,而近幾年,隨著科技的進步,虛擬仿真技術越來越多地融入到實驗教學中,尤其是一批國家和各省的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的建設完成,極大豐富了實驗教學方式。
(2)“實踐教學和教學改革”方向在2005~2010年通過主題的分化、融合,最終演化成3個主題方向,在這一時期,經管類實驗教學不斷地在教學手段、教學內容等方面進行改革,其中ERP課程改革最受到重視,許多高校從不同層次人才培養的角度探索改革方法。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實驗課程越來越依賴實驗室的硬件設施,因此近期實驗室建設又成為經管類專業關注的主題。
(3)“經濟管理學科和實驗教師隊伍”主題的路徑演化主要跨越2個階段,在2005~2010年間演化為“實踐教學體系和應用型人才”,之后演化為“培養模式和經管類專業”研究方向。這一演化路徑強調實驗教師隊伍在經管實驗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實驗教師隊伍既包括專業教師也包括實驗室實驗員,他們是實驗教學的執行者,擔負著經管專業人才培養的重任,因此演化過程中突出了“教學體系”和“培養模式”。
(4)“模式和教學”這一主題也具有一定的延續性,沖積面積呈現出先收縮后擴張的特點,在2005~2014年的兩個區間內相繼演化為“實驗教學平臺和電子商務”和“沙盤和ERP”,并在2018年演化成為“實驗實訓和實驗教學體系”主題。這一路徑圍繞著“實驗教學”而演化,“電子商務”和“ERP”課程是經管專業最基礎的實驗課,因此學者研究得較多,但是2018年后實驗教學則從重視某門課程發展到構建系統的教學體系。
(5)“創新和應用型”主題演化路徑單一,僅在2005~2010年演化為“人才培養模式和創新”。早期從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角度開展實驗教學,2005年后逐漸上升到從人才培養的高度設計實驗,但創新始終是這兩個主題的核心。
(6)“經管專業和管理信息系統”這一主題在2014年才形成,形成時間較晚,但經過2015~2018這一階段的分化融合演化為3條路徑,其中最主要的路徑演化主題是“大數據和教學改革”。2015年前后各高校陸續開展了實驗室信息化建設,通過安裝信息管理系統,經管實驗室逐步實現了管理信息化。2018年后在信息化基礎上,大數據挖掘技術的課程逐漸融入到經管實驗中,如Python、金融數據挖掘、大數據營銷等課程,成為這一時期的熱點。
近年來,全國各高校經管類實驗研究的論文數量顯著增加,但相比于高等教育飛速發展的趨勢,該領域的研究仍顯不足。在新文科建設的背景下,高校需要更加重視經管實驗教學的發展,加大實驗教學的資金投入,加強實驗室建設與管理,不斷提高實驗教學質量。本文對經管類實驗研究的聚類分析和演化路徑分析,對今后經管類實驗研究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學者既可以根據研究熱點開展研究,也可以根據路徑演化近期趨勢開展研究,如虛擬仿真實驗、大數據實驗就是最新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