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俊凱
摘 要:小學數學教學階段是培養學生基本數學素養的關鍵時期,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基本解題能力,合理運用生活化教學法,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同時,還要不斷鼓勵學生形成、發揮創造性思維,學生在小學數學學習階段的效果,極大地影響著學生在數學課程中進一步的學習與探索。因此,首先分析了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接下來從兩個方面重點分析了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以此來供相關人士參考。
關鍵詞:新課程;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
小學數學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各項基本能力和數學基本素養,在整個小學教學階段中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小學數學是開發學生基本學習能力的重要課程。因此,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應合理運用生活化教學法,全面審視小學數學教材中的基本知識內容,根據小學數學教學的目標與要求,嚴格把控學生的教學計劃。同時,小學教學階段,更側重于學生能力的開發和意識的培養,所以教師應合理地培養學生的生活化學習意識,使小學數學教學與生活實際結合,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一、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分析
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教師往往只是簡單地講授考點知識,忽略了學生能力的培養和身心的發展,小學數學這門課程本來就比較枯燥,所以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動力,也無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失去了教學的實際意義,不利于小學數學教學進度的高效進行,也不利于學生相關能力的培養,教師往往運用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在黑板上進行立體演示,進行相應的理論知識講解,然后帶領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訓練,最后布置相應的作業來進一步補充與訓練。這一傳統的教學模式,往往會讓學生產生厭倦心理,也嚴重降低了小學數學教學的效率[1]。
二、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
(一)合理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
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思維比較活躍,教師不能按照傳統的教學觀念,課堂的知識學習不能過于死板,教師要嚴格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對教學計劃與教學方法進行合理地改革,教師可以合理借助游戲教學法,在課堂上適當引入一些益智的小游戲。例如,在講述“百分數”相關問題時,教師可以在課前尋找一些教材中出現的道具,在不透明袋子中放入各種顏色的小球,在課堂上讓學生自由進行摸球,然后通過老師的講解、分析、總結,最終得出相應的結論。這樣一來,會使學生從心底產生一種極大的成就感,會促進學生的學習動力,使學生對此模塊的相關知識點印象更深刻,同時還能增加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提升每一位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使學生在課堂上都能表現自我,發揮出自身的學習熱情,充分地表達出內心的想法與心思,可以與教師、同學進行心靈上的交流。另外,生活化教學法可以有效地降低小學數學的學習難度,使煩瑣的知識內容更利于學生的理解和感悟,合理地將抽象的知識內容進行了形象化,對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的提升也有極大的促進意義。
(二)合理滲透生活化教學思維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有效地應用生活化教學模式,可以在課堂上合理地對學生滲透生活化教學思維,因為只有通過生活中真實發生的案例,才能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基本知識內容。同時,社會生活中的實時動態,可以有效地引領學生關注社會熱點,感悟國家的發展方向。同時,通過對社會生活化思維的滲透,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例如,在教學“多邊形的面積”課題時,教師可以根據教材的基本教學目標,合理地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定期開展相關的活動,利用多媒體技術將近期生活實踐中發生的熱點話題與小學數學教材中的基本內容進行有效結合,在課堂上與學生共同探討、分析,教師要適當地引導學生在課堂上發表自己的看法與意見,不僅可以有效地引導學生掌握社會時事動態,還能不斷地為學生滲透生活化教學思維[2]。
三、結語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改革,教師應努力在教學過程中合理運用生活化教學法,還要合理地將知識與生活實踐結合在一起,使學生能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能對教學情境產生親切感,才更有利于課堂教學的進程,使小學數學講課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小學數學效率的提升也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同時,小學數學教學中合理地滲透生活化教學法,不僅有利于學生對教材中基本知識的掌握與運用,還能使學生將教材中的知識結合實際生活進行熟練地運用,更有利于學生基本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朱紅梅.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開展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4).
[2]張貽群.探究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J].讀寫算(教師版),201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