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濤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與新課改的實施,培養學生核心素養逐漸成為教育領域最重要的教育目標之一,而對于數學學科而言,培養學生核心素養能夠讓學生對數學的本質及思想形成深刻理解,還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學習能力,因此,在數學核心素養理念下對初中數學課堂進行教學實踐勢在必行。現針對該目標,對數學核心素養理念下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實踐對策進行探究,以此為廣大教育者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數學;核心素養;初中課堂;教學實踐;對策
初中是學生數學核心素養養成的重要階段,同時也是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興趣的關鍵階段,因此,教師應當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目標開展教學。作為初中重點學科,數學在知識點方面較之其余學科更顯晦澀深奧,也更加難以理解,若教師不能及時對教學方法做出調整,學生本身在數學方面的學習質量勢必會受到影響。由此可見,以數學核心素養理念為根本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實踐進行落實正是教育事業向未來邁進的必經之路。
一、教學設計
所謂“數學核心素養”,即以數學教材作為載體,基于數學學科的知識技能而形成的思維品質及關鍵能力,其培養對學生本身的發展具有切實而深遠的積極意義,在經過長期培養后,不僅能激發學生本身對數學學科的學習興趣與主觀能動性,還能對數學知識內涵形成深層次了解[1]。而在核心素養背景下,課堂的設計及核心素養培養措施的融入狀況直接關乎課堂效果,因此,為了保證課堂效果,教師應當積極進行教學設計并引導學生,將數學知識與文化取向有效融入課堂中。由于教師在開展教學前往往習慣于對課本知識形成“絕對掌握”,如此一來教學設計便會失去其應當具備的價值,最終導致教師“為了教學而教學”,而非“為了育人而教學”,忽略了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由此可見,教師應當在教學設計時將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融入設計內,不僅要著重對數學知識傳授的設計,更要考慮到知識獲取方法、邏輯思維等諸多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設計,如此方可為學生后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舉例而言,對“統計調查”這一內容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運用開放性教學設計開展教學,在完成基礎概念及其他數學知識的學習后,將可以引發學生自主思考的數學問題作為輔助進行教學,如“近數年內家中的收入”“近數年內家中繳納的電費”等,在提出問題后,教師還可要求學生通過圖標形式將這些數據表達出來。在此過程中學生數學方面的基礎知識不僅能夠得以鞏固,還能夠發現自身存在的欠缺,繼而加以補足,以此實現數學核心素養的提升[2]。
二、課前導入
除教學設計外,課前導入亦是保證課堂效率、質量乃至數學核心素養提升的關鍵階段,而在傳統數學教學中,數學教師往往會完全忽略此過程而直接進入教學,如此一來不僅課堂效率會受到影響,課堂質量更會大打折扣,兼之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難得以有效提升,因此,核心素養的培養也難以保障。針對此方面的問題,教師應當通過科學、合理的課前導入對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進行培養[3]。
舉例而言,對“三角形”章節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課前導入給學生介紹部分三角形的相關知識,隨后再切入教學正題內,通過課前導入的緩沖,學生在后續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會更容易,同時課堂氣氛亦會隨之受到調動,學生注意力可因此而集中到課堂內,以此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進行培養。
三、課堂教學評價
課堂教學評價是數學課堂的重中之重,課堂教學評價能夠幫助學生“查漏補缺”,找到自己存在的不足并予以改正,而在此過程中,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記憶會不斷增強,這正是傳統教學中有所欠缺的環節之一[4]。在傳統數學課堂中,教學評價模式往往趨于單一化,教師能夠對學生做出學習成績的評價但卻無法實現數學核心素養的評價,長遠來看不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而在新時期的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評價階段加入文化取向、數學思維等與核心素養相關的內容評價,如文化取向、學習態度、邏輯思維等,通過該類評價推進學生核心素養的養成。
綜上所述,作為初中教學的重點學科之一,數學學科較之其余學科更加重視核心素養的養成,其養成能夠為學生后續發展進步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教師應當以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為根本目標,結合學生實際狀況從教學設計、課前導入、課堂教學評價等方面做出改善,以此推進數學核心素養的養成。
參考文獻:
[1]朱晴晴.核心素養視角下的數學課堂教學探討:以新教材“指數函數的概念”教學實踐為例[J].考試周刊,2021(18):73-74.
[2]周茜.“希沃白板5”在盲校小學二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的案例研究[J].數學大世界(上旬版),2021(1):64.
[3]吳海榮.如何扎實開展數學課堂教學:以“因數和倍數的認識”教學為例[J].小學教學參考,2021(2):76-77.
[4]季小菊.直面小班現狀,優化教學策略:農村小學小班數學課堂教學行為存在問題及優化策略探究[J].新課程導學,2021(1):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