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翠賢



《音頻的獲取與加工》出自粵教高教版廣東省初中信息技術課本八年級上冊第二章第一節,要求學生感受音頻在視頻表達中的作用,學生掌握日常聲音獲取方法和剪輯加工技巧。因為書本案例較為陳舊,對學生吸引力不夠,因此本人在設計本章節內容時,采用了任務驅動法與項目式學習相結合的方法,以“致敬經典,為動畫配音”的任務,讓學生在完成任務中,熟練掌握相關操作并體驗學習、協作的樂趣,提升問題解決能力與團隊協作能力。
一、學情分析與教學準備
在梳理過課標要求與章節目標時,明確教學目標。經過與學生的對話,了解學情,得知大部分學生對下載音樂等操作較為熟悉,對錄音、聲音剪輯幾乎沒有基礎。學生對錄音比較感興趣,可以結合項目式學習,選擇學生喜聞樂見的無配音動畫《貓和老鼠》,學生分組、分角色完成從選擇角色、制定講稿、錄音以及剪輯,最終完成學生配音版《貓和老鼠》,并從中獲取音頻相關知識,提升協作能力和成就感。
根據學情,給學生提供完成項目式學習所需的腳手架。為錄音與保存、降噪、拼接、混音等關鍵環節制作微課。選取學生們喜聞樂見的《貓和老鼠》片段,根據情節劃分為5個1分鐘的短片,將聲音與畫面剝離,保存為學生練習素材。
二、教學過程
三、教學反思
本節設計思路來自致敬經典,為貓和老鼠配音,選擇素材生動有趣,給學生充足的創作空間,并提供相關微課以及分層作業,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所學習,有所提升。學生在完成項目過程中,需要協作展示,參與感良好。
在錄制完的音頻導入視頻剪輯軟件中,與視頻合成,更能幫助學生建立對學習音頻加工的意義感知。
一、錄音與保存
1、錄音準備:打開AdobeAudition3,點擊“編輯-音頻硬件設置-控制面板”,勾選正確的揚聲器和麥克風并確定。(usb開頭的,微課1)
2、錄制并保存在電腦桌面,命名成對應片段如“片段1解說”
3、導入對應的背景音樂,可以直接拖拽或者點擊
二、降噪---降低噪音
1、選中一段純噪音,點擊“效果-修復-降噪器(進程)-獲取特性-波形全選-確定”。(對應微課2)
2、如果有多錄制的聲音片段,選中聲音片段,點擊“編輯-刪除所選”,刪除多余片段
三、聲音的拼接(刪除與復制)
1、選中聲音片段,右鍵復制,選擇粘貼點,粘貼。
(既可以復制本音頻內容,也可以復制別的音頻)
2、選中要刪除的片段,點擊“編輯-刪除所選”
四、混音
1、在多軌界面,將不同的聲音分別拖到不同音軌
2、根據需要調節某條聲音的大小:選擇對應音頻,右鍵單擊“剪輯屬性”,拖動改變音量大小
3、合成導出:單擊“文件-導出-混縮音頻”
五、變調
1、選中要變速與變調的片段,“效果-變速/變調-變調”,拖動改變“半音”數值,感受音調的變化
六、混響效果
1、添加回聲效果
選中音頻,點擊“效果-混響-房間混響”,增大房間大小,可以增大混響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