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我國教育事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各領域教育面臨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在這樣的形勢下財會教育要想獲得更好地發展需要積極構建新的結構模式。在本文中探索和研究了財會教育結構新模式,旨在更好地完善我國當前的財會教育結構,以期能培養出更多符合我國現代化建設需求的人才,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財會教育;結構新模式;探索和研究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對于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對于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我國當前的財會教育教學中存在不少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使得培養出的人才很難符合我國當前社會發展的需求。因此,亟需對財會教育結構進行全方位的改革,以期能更好地建立新的適合當前形勢發展需求的模式,從根本上將我國財會教育的質量提升上去。
1建立財會教育結構課程體系
對于我國的教育來說,它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培養符合我國社會發展需求的綜合性人才。要建立財會教育結構新模式,需要首先將教學結構體系完善好,完善的依據是當前的教學內容,完備的教學結構體系是財會教育結構新模式建立的基礎。教育部門還需要制定好合理的人才培養目標,人才培養目標應建立在我國當前人才培養計劃的需求上,相關課程體系的建設一定要完善好。進行財會教學的關鍵是理論聯系實際,因為財會專業是一個綜合性較強的專業,它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操作性,日常知識學習單純依靠傳統的機械學習法是很難完成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即使已經掌握了充分的財會教育結構新模式理論知識,但在實踐中處理相關事務時,面對問題仍會手足無措,不知道如何下手。因此,在當前的財會教學中需要首先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這也是財會教學的重要任務。[1]
2完善財會教育人才培養方案
當前要想對財會教育新模式進行不斷完善,需要首先培養財會教育專業人才,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教學環節。相關部門應積極制定出相關的人才培養計劃,計劃制定的依據是當前我國財會專業學生的實際發展情況,只有全面有效定位財會專業人才,才能培養出更多符合我國社會發展需求的財會專業人才。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我國的教育已經逐步完善了教育目標,財會教育也要根據我國現代化建設發展需求實現新模式的轉型。首先人才培養系統應積極完善好,然后根據學生的自身發展特點和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需求對人才培養系統進行不斷完善。財會專業有適合自身發展的教學內容,根據教學內容將應用型人才培養計劃制定出來,同時將相關創新教育培養體系建立并健全。財會專業有著自身的發展特點,教育工作者要積極結合財會專業特點和社會的人才需求情況,有效培養學生的職業適應能力,將教學模式的特色和人才的適用性突出出來。教育和教育之間是相互連通的,教師應加強教育間的連通性,積極指導財會專業學生實現多領域學習,以此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確保更全面地實現財會教育結構新模式的建立。[2]
3加強課程內容優化改革
財會專業學生提升應用技能的的關鍵是科學有效的課程內容,因此在制定相關課程時需要充分考慮到人才發展的需求,理論聯系實際,以此來促進財會教育的發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課程內容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讓學生所掌握的本領能夠適應我國當前的人才發展需求。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要向學生講授課堂理論知識,還需要積極指導學生的就業,為學生今后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4提高財會教育實踐
隨著我國社會的快速發展,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財會教育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努力培養出符合現代化發展需求的綜合性人才。這就需要財會教育積極構建結構新模式,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實踐性。根據當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努力創新教學模式,將校企間合作加強,讓學生在校期間就能獲得良好的實踐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尊重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積極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啟發式教育,有效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教學方式應確保項目化,將更多的實踐項目融入到教師教學過程中,為確保項目的順利實施,教師可以開展相關實踐活動,讓學生都積極參與進來,對學生進行分組,讓財會專業學生以小組形式展開實踐活動,確保理論聯系實際。財會教育專業教師可以都參與到實踐活動中,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通過課程進行綜合性的學習,這樣的教學方式打破了傳統教學方式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賦予財會專業學生一個全新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這種新的教學模式下能有效提高自身實踐能力,成長為現代化建設的合格人才。[3]
5注重教學課程綜合評價
財會專業教育新模式在建立后還需要不斷進行完善,以此來確保新模式的順利實施。課程評價是進行新模式完善的最后階段,通過課程評價可以有效反應當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可以展開分析,以此來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教師可以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來評價學生,評價要保證全面、有效,不能單純將學生的成績作為評價的唯一標準,讓這種單一的評價模式失去了客觀評價的有效性。[4]
6結語
當前的經濟形勢和社會發展形勢要求財會教育必須構建新的結構模式,這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也是人才發展的需求。財會教育結構新模式的建立應本著一切從學生出發的理念,分析當前社會需求,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教學內容要理論聯系實際,以期教育結構新模式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我國財會教育的整體質量提高做出積極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戈闖.網絡信息化影響財會教育探討[J].中國科創新導刊.2013.
[2]中偉俊.新形勢下財會教育改革研究[J].財經界.2016.
[3]裴霞.企業財務轉型與高校財會教育改革研究[J].雞西大學學報。2017.
[4]趙鵬飛.信息化對財會職業極其教育的挑戰[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8.
作者簡介:楊亞麗(1978.12-)女,云南省玉溪市人,漢族,講師,經濟師,研究方向:財務會計管理。
(南陽理工學院 范蠡商學院 473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