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姍珊
【摘要】音樂治療作為一門獨立和完整的學科,誕生于1940年的美國。音樂治療學是一門新興的、集音樂、醫學和心理學為一體的邊緣交叉學科,是音樂的作用在傳統的藝術欣賞和審美領域之外的應用和發展。通過各種形式的音樂體驗與音樂活動,在自閉癥兒童康復的過程中起到了輔助作用。
【關鍵詞】音樂治療;自閉癥;自閉癥兒童
第1章? 導論
1.1兒童孤獨癥
兒童孤獨癥(Child? Autism)由Kanner于1943年第一次提出,并進行了定義。認為孤獨癥具有許多與其他兒童精神病或者發育障礙不同的特征,他們極端孤僻不能與他人發展人際關系,言語發育遲滯,不會用語言與人進行交往,常重復簡單的游戲活動,并渴望維持同一格式不變。其臨床特征主要表現為:①社會交往障礙;②言語發育障礙;③注意力狹窄,刻板行為。另外孤獨癥兒童的臨床特征還常表現在感知覺的異常、智力以及認知的缺陷上。
1.2音樂治療與自閉兒童
20世紀80年代,音樂治療開始從海外引進傳入中國,并且廣泛應用于特殊兒童的治
療。自閉癥作為一種廣泛性發育障礙的一種亞型,在兒童時期開始顯現,主要癥狀為兒童出現語言上的障礙,不能夠與同伴之間進行正常的對話交流,會影響到兒童之間的交往,嚴重甚至會產生智障等情況。音樂治療作為一種有效的刺激手段,對自閉癥兒童的治療介入具有一定的作用。實驗研究發現多數自閉癥兒童對音樂的感知覺與常人并無差別,甚至有些自閉癥患者的樂能感特別的好,這種對于音樂的反應也進一步證實了自閉癥患者是有可能通過音樂和外界溝通的,也就說明自閉癥患者是有可能通過音樂治療來加強他們與外界交往的能力,在語言、行動、情緒方面都能夠取得突破性的進展,最終到康復的目的。所以通常被作為一種對自閉癥干預治療手段,被廣泛應用。
第2章 正文
2.1音樂治療對自閉癥兒童語言障礙的影響
研究顯示,有大約一半的自閉癥兒童伴有語言發展障礙,他們當中有些兒童言語不清,有些兒童有著奇怪的言語語調,有些兒童常常自言自語,答非所問,有些兒童語言刻板,有些兒童甚至沒有語言。大量研究證實,音樂治療可以有效地促進自閉癥兒童的語言能力。音樂治療不僅能夠改善自閉癥兒童的社會回應行為,還可以顯著提高他們的語言溝通能力。治療者曾對一名3歲的無語言能力的自閉癥兒童實施過旋律語音治療。在經過1年傳統語言治療無效后,治療者采用在簡單的旋律伴奏下唱出短句與、句子、同時有節奏地拍擊其身體的方法實施干預,結果自閉癥兒童逐漸學會了這些短語和句子。最后,經過35次訓練后,患者能夠將此與合并為一句話,并且可以回答唱出來的問題。對11名6~9歲的自閉癥兒童實施為期10周的即興音樂治療以后,治療者發現即興音樂治療也能提高自閉癥兒童的語言交流能力。據此,研究者們認為,當語言元素與音樂元素相匹配時,音樂作為線索使語言信息更容易得到加工。除了音樂旋律外,樂器發出的獨特聲調同樣也能成為治療手段。有治療者認為,這些樂器產生的特別聲音可能會使自閉癥兒童產生語言表達的興趣。于是,他利用長號發出的聲音試圖治療1名能夠模仿長號聲音的6歲自閉癥女童。治療者用長號吹出一句話,要求女童模仿長號的聲音,隨后女童便能唱出這句話來。經過一年的治療,女童終于可以自發地說出這些句子。自閉癥兒童對音樂的積極反應表明,基于音樂治療手段對其語言障礙具有治療潛能。
2.2音樂治療對自閉癥兒童情緒障礙的影響
音樂治療能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自閉兒童緊張焦慮的情緒,使其情緒逐漸趨于穩定。在音樂治療前,患者情緒易焦慮,有很強的防御性。通過音樂治療訓練,特別是將歌詞改編加入患者名字后,患者開始逐漸與外界接觸,不再焦慮緊張得轉來轉去,并能接受治療師與他距離接觸,最終可拉手轉圈唱歌。自閉癥兒童不良情緒問題的改善,促進人際交往能力的提升。對于多數自閉癥兒童來說,他們沉浸在自己世界中,屏蔽周圍的人和物。在音樂治療中,治療師通過音樂作為媒介,與自閉癥兒童建立起情感,使自閉癥兒童逐漸接受身邊的人與物。自閉癥兒童的音樂治療是一個長期過程,治療師用音樂為自閉癥兒童搭建一座橋梁。多種結果顯示音樂治療對自閉癥兒童的情緒障礙干預效果較為明顯。
2.3音樂治療對自閉癥兒童社會交往障礙的影響
社會交往領域是音樂治療目標的重要領域,個案患者在接受音樂治療之前寧可獨自一人,很少向父母打招呼,也盡量避免接觸別人,不會分項,脾氣經常發作,不會感覺到別人的感情,對別人的喜愛和父母的離開漠不關心。而在接受音樂治療之后,患者能夠掌握基本的社交禮儀,會場時融入集體,與同伴玩耍,見到母親會打招。治療師在每一次的治療目標為提高社會交往能力的音樂治療活動中,為個案與外界的互動交往創設機會。設計的目標從最容易做到的肢體動作作為切入點,用個案喜歡的音樂作為背景,引導個案進行目光對視和眼神的交流,再逐步過渡到主動語言。到治療結束時,患者已經能夠掌握基本的“你好”,“謝謝”,“再見”等禮貌用語,能夠在每次治療活動的開始和結尾主動和治療師以及輔助人員打招呼,并握握手,能夠和治療師以及輔助人員有意識的微笑,且微笑的次數逐步增多。
第3章 結論
音樂治療對自閉癥兒童的語言訓練也有其獨到之處,語言障礙對自閉癥兒童來說是一種質的全面損害,他們或沉默不語,或自顧自的說話,或重復別人的話,總之無論有語言的或美與語言的都不會使用語言與人進行正常的交流,而且他們說話還缺乏聲調變化,不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音樂是一種信息的載體,語言可以通過音樂傳遞,通過音樂學習?;颊咴诟纳普Z言障礙時使用音樂進行訓練比直接的語言訓練效果要好,音樂音樂具有豐富的內容,一個簡單旋律就具有高低、強弱、快慢、節奏、時值和音色的性質。讓患者在音樂的情景中學習語言的高低、語速的快慢和語氣的強弱等。而音樂與語言又存在于大腦的不同部位,通過大腦的不同部位代償機制的作用,患者在音樂的刺激下逐漸修復語言的功能。
音樂治療對自閉癥患者的自我控制能力的培養及自閉癥行為的干預有著積極的作用?;颊咧话炎⒁饬信c自己刻板或重復的行為上,只對自己喜歡的東西感興趣而這天沉溺其中。音樂作為一種刺激因素,它能作用于患者的大腦,刺激大腦的某些部位和器官,激活其他大腦有關的部委,使自閉癥行為得以減弱或者抑制?;颊邔σ魳返呐d趣以及通過音樂與治療師建立起來的關系會使患者江精力投入治療中,從而干預他的刻板行為。
音樂治療可以培養自閉癥兒童與人交往的能力,有利于改善自閉癥兒童的社會交往障礙。自閉癥兒童具有極端的社會回避性,他們不會與人交往,甚至對親人也沒有依戀,有的還缺乏目光對視、對叫自己的名字也沒有反應。音樂作為一種非言語交流的工具用于治療中可以鼓勵和支持自閉癥兒童自發地融入交流,加之音樂刺激對自閉癥兒童來說是一種無威脅性的人際信息。治療方法要根據自閉癥兒童的具體情況來設計,因此自閉癥兒童可以在為他設計的音樂中獲得安全和自由。另外盡管自閉癥兒童大腦某個部位的發育受到影響,差鞥了廣泛性的發育障礙,但他們對音樂的愛好,對音樂的反應并沒有受到損傷。
通過音樂治療自閉癥的嘗試,充分證實了音樂治療在這一領域的明顯作用和不可取代的優勢,為我國自閉癥兒童的治療提供了一種新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參考文獻:
【1】高曉娟.音樂治療在自閉癥兒童情緒干預中的作用【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19,34(05):114-118.
【2】黃云,賀文均,趙靜.音樂治療對自閉癥兒童情緒障礙的干預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9,(16):114-118.
【3】常欣,劉雨婷,王沛,張家瑋.音樂干預對自閉兒童語言障礙的影響【J】.心理科學進展,2016,24(09):1391-1397.
【4】蘇琳,張鴻懿,高天.1例兒童孤獨癥的音樂治療【J】.中國康復.1999,(01):49-50.
【5】高琲月.音樂治療對自閉兒童影響的研究綜述【J】.北方音樂.2020,(15):255-256.